邓联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博士,曾在美国麻省州立大学阿姆斯特分校和哈佛大学访学一年。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大学外语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近年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外语学刊》《外语教学》《外语与外语教学》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20篇,主编并出版教材3部:主持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多项:参与修订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参与制定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指南》;担任国家精品课程“大学英语”负责人。
目前主要研究兴趣为在华传教士翻译史和大学英语教育。
发表于2025-01-08
委曲求传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标签: 传教士 基督教 中外关系 翻译史 晚清 历史 中国 东西交通
《委曲求传:早期来华新教传教士汉英翻译史论(1807-1850)》基于1807年至1850年间新教传教士所译中国图书与文献之统计,将17名传教士所译的80余种文献分类为儒家典籍、官府文献和民间俗文三大类别,系统分析了传教士翻译在翻译动机、文本选择、操作方式、策略选择以及传播途径等方面所具有的主要特征,并列举个案对传教士翻译进行具体入微的研究,揭示了传教士在传教逆境中借由翻译,委曲实现传教目标的史实,以及这场翻译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影响。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看这本书......看了沉默后对传教士产生了兴趣吧.......
评分翻译采取异化策略的原因有维多利亚时代忠于原文的翻译风气影响,并有基督教新教神学理念的作用(?),其次因译介中国文献宗旨所致,还因为将其作为中文学习工具。 “译儒攻儒”“我们想要在这个国家引入一个新的宗教,自然就要了解他们目前对于神圣和永恒事物的看法,并指出他们自身体系的缺陷,作为推荐另一个体系的前提。” 中国圣贤认为“人生而有大德大智”“人可以凭借自身努力达到至善境界”,而西方认为人并非生而掌握真理,而是来自上天。 传教士要将自己心目中“不过尔尔”的儒家典籍“原样”呈现给西方读者,以获取国内对其传教事业的信心与支持。(译者们反复声称“忠实”和“直译”原则会提高其塑造的中国形象的可信度。) 想了解明末清初耶稣会士的翻译活动,做一个比较。看完皮姆的翻译史研究方法再来看这本书。 表白邓老师,哈哈。
评分资料性与学理性兼具的一本书,与《汉学主义》同时看的时候不禁感慨,不仅写得清通简要,而且作者没有被文化战略所冲昏头脑,能冷静地看待传教士对中国儒教、(晚清)制度、文化与民俗的批评问题,且从中得出了甚为可靠的结论。阐释得当但看得不够过瘾,有些地方没有深挖。
评分只第九章有点意思。
评分关于清末传教士在华翻译史的学术性专著,作者的研究领域相当小众,但功力非凡,研究相当扎实,更可贵的是立场冷静,三观很正,并没有像很多近代史著作那样对西方传教士一味赞美歌颂,而是客观指出“早期传教士在译介中国著作时对中华文明带有极大偏见和敌视、热衷渲染和夸大中国人当年丑陋卑俗的黑暗面”,因为:1-传教士几乎接触不到中国文人和精英阶层,最底层的仆人农夫给他们的印象极为脏乱恶劣;2-传教士蓄意丑化中国形象,以便美化自己找借口推广基督教福音的所谓圣徒光环。总之,早期英美传教士对中国形象的极力妖魔化,造成百年来欧美黄祸论和排华法案的滥觞,至今恶果仍在
委曲求传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