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富俊,美國夏威夷大學農藝及土壤博士,現任中國颱灣中國文化大學景觀係教授,講授景觀植物學、植物與文學、颱灣的植物文化等課程。所學與植物相關,所愛與中國古典文學密不可分。田野工作與古典文學都是他的最愛。數年前,將颱北植物園從研究用植物園成功轉化為教學園及颱北市民優質遊憩點,讓民眾在林木花草中,悠哉吟詠古典詩文。著有《草木》、《詩經植物圖鑒》、《楚辭植物圖鑒》、《唐詩植物圖鑒》、《成語植物圖鑒》、《紅樓夢植物圖鑒》等。左手文學,右手科學,在看似無關的兩個領域摸索潛行,編枝結草搭建起一座溝通文學與自然科學的鵲橋,為中國古典文學賞析增開瞭一扇視窗。
本書是作者多年來文獻研究與田野考察的總結,其內容幾乎囊括瞭植物與文學這一主題的方方麵麵——文學作品中植物名稱的辨析與古今演變,植物的文學意境,國畫中錶達畫傢情意誌趣的植物,禮儀植物及文學植物引進史均有涉及,可以說是作者近半個世紀研究成果的最為係統、最為集中的展現,可以滿足讀者對該主題的閱讀需求。第二版藉鑒、吸收瞭近年來國內外相關領域最新的研究成果,修訂內容達一百餘處,置換圖片二十餘幅。
你相不相信植物會解決文學史上的公案?它們說《紅樓夢》不是曹雪芹一個人寫的。《紅樓夢》前80迴平均每迴齣現植物11種,後40迴每迴3.8種。
本書為我們描繪瞭中國古典文學中的植物世界。作者潘富俊先生是一位熱愛中國文學的科學傢,他業餘時間樂於沉浸在詩文歌賦,在書房中遨遊於文學世界,在田野中實地探訪中國古典文學中的每種植物,將古文中的植物與現代植物學體係中的植物相比對,追根溯源,考訂名目,分辨其中虛實,考評植物所在地的自然生態,還原幾韆年來文人筆下的植物原貌,解析不同時代有著不同名稱與寓意的植物麵貌,並找齣植物引進中國的脈絡,以科學印證文學,以文學豐富科學的維度。他左手文學,右手科學,在看似無關的兩個領域摸索潛行,編枝結草搭建起一座溝通文學與自然科學的鵲橋,為我們展現瞭一幅幅精妙細緻美好的中國古典場景。讓我們跟隨作者的腳步,一麵親近古詩詞,一麵認識大韆植物世界。
怪不得有人說這屆文津圖書奬中科普類占半壁江山,大概也把本書算上瞭。其實,本書是跨界的成果,由熱愛古典文學的植物學傢完成。雖然跨界現在很時髦,喜歡專業之外領域的人不在少數,但是真正當真格動筆寫如此高水平著作的,也是鳳毛麟角。這本書看上去比較學術,其實對於學生...
評分這是一本很有趣的書,內容就是中國古典文學中的植物世界,從詩經、楚辭、小說、成語典故、國畫中的植物,以及文學中的植物名稱、與文學的相關性,以及文學中的蔬菜瓜果、藥用植物、庭院觀賞植物等方麵進行闡述。 好的地方是,終於讓我理解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的植物名稱為何物,...
評分書的整體質量還不錯,但是知識性錯誤較多,我也是昨天看過,略掃一通。 P55:《楚辭》各篇章的作者中,隻有屈原、宋玉是楚人。 王逸是南郡人,從地域上講,南郡正是楚地的核心地帶。 P108:元代文人不滿異族統治,加上元人的政治歧視,多數讀書人無法緻仕,隻有隱居山林吟詩作...
評分 評分關心自己的心靈,是我自己長大之後,慢慢纔學會的事情。古人,作者,我,從植物和詩文中體味到的樂趣,我希望你也能感受到,並且能夠因之更愉快地生活。這是我推薦這本書的原因。 商務印書館的書,有些是有一股濃濃的植物蛋白味道,有人覺得是豆腥氣,對我,有點像維維...
泛而淺,羅列歸納不錯,偶見謬誤,也許用作索引更適閤
评分更正瞭一些先前的認知誤區
评分要是能將植物的文化內涵和科普知識很好地結閤起來倒也新奇有趣,可惜這兩方麵做的都不夠,隻是空泛無趣沒章法地羅列、歸類和統計,對於涉及的植物也沒有深入挖掘其有趣的文化內涵,泛而淺,真·【有草木而無情】,配圖也粗糙。關鍵還賣得貴,真不懂當時怎麼就買瞭,讀來嫌無趣,當工具書也是個廢,悔啊。略讀,棄之。
评分要是能將植物的文化內涵和科普知識很好地結閤起來倒也新奇有趣,可惜這兩方麵做的都不夠,隻是空泛無趣沒章法地羅列、歸類和統計,對於涉及的植物也沒有深入挖掘其有趣的文化內涵,泛而淺,真·【有草木而無情】,配圖也粗糙。關鍵還賣得貴,真不懂當時怎麼就買瞭,讀來嫌無趣,當工具書也是個廢,悔啊。略讀,棄之。
评分本來抱著想好好讀一下的心,結果看第一節發現裏麵說桃花源記是駢文,開始自我懷疑去百度,感覺好像不是吧-。-就開始擔心有沒有講錯的東西,最後就大緻翻瞭一遍,做瞭一點筆記。 按各種分類方式詳實地講瞭古典文學中的各類植物,統計數據也多,圖也不少,看著還是挺好的。 希望其他地方沒有錯吧…(桃花源記真的是駢文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