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丁·布萊澤
1948年生於紐約,受教於賓夕法尼亞大學和紐約大學醫學院。自1973年起,曆任科羅拉多大學醫學中心博士後,美國疾病預防與控製中心流行病疫情專員,範德比爾特大學微生物與免疫學教授、醫學教授和該校感染性疾病係主任,紐約大學醫學院院長,美國感染性疾病學會主席,國 立衛生研究院的評審專傢。現任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醫學教授、微生物學教授,紐約大學人類微生物組計劃負責人。美國醫學院院士,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布萊澤多次在報刊媒體上撰文、露麵、發聲,提醒公眾濫用抗生素及剖宮産帶來的危險。《消失的微生物》一書係統地總結瞭他的論點。2015年4月,他入選《時代》雜誌評齣的全球最具影響力100人;同年9月,他受命為美國總統防治耐藥細菌顧問委員會主席,任期四年。馬丁·布萊澤現居紐約。
傅賀,生於山東滕州。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微生物學博士,現於佐治亞大學從事微觀海洋學與生態學研究。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越來越高、越來越胖?為什麼青少年糖尿病越來越多、發病年齡越來越小?為什麼越來越多的現代人患上瞭哮喘、過敏性鼻炎以及五花八門的食物過敏?種種“現代疾病”背後是否有一個共同的“罪魁禍首”?
美國著名科學傢馬丁·布萊澤申論,在過去的幾十年裏,由於濫用抗生素及剖 宮産,我們在不經意間已經傷害瞭與人類協同演化瞭數十萬年之久的“微生物朋友”,特彆是在我們的孩子們身上。這擾亂瞭人體內微生物的穩態,打破瞭人體與微生物之間的平衡,進而危害瞭我們孩子的代謝、免疫和認知能力。
恩格斯的告誡猶在耳畔:“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對自然界的每一次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大自然都報復瞭我們。”在《寂靜的春天》裏,蕾切爾·卡森提醒我們,濫用滴滴涕等殺蟲劑會危害地球上其它的生物;在《消失的微生物》裏,馬丁·布萊澤提醒我們,濫用抗生素及剖宮産會危害我們自己的後代。
作為人類微生物群係研究的先驅之一,馬丁·布萊澤在本書中既從科學的角度梳理瞭上述問題的來龍去脈,又從個人及社會的層麵探討瞭可行的解決方案。廣大的中國讀者,特彆是生物科研工作者、醫療衛生從業者、政府機構決策者,或可從中有所藉鑒。
發表於2025-02-02
消失的微生物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在《瘋狂實驗史》裏看到的關於幽門螺杆菌的事情原來還遠沒有結束,在這裏看到瞭後續。 書後長達六十餘頁的注釋部分是個富礦,但也很奇葩。一是在正文中沒有任何標示,二是所標頁碼好多不準,要找到正文非常睏難。這是編者跟讀者玩“找彩蛋”遊戲麼? 幾乎把所有的現代病都跟微...
評分 評分濫用抗生素會造成耐藥菌株的産生,已經是世界公認。世界上很多國傢都開始謹慎剋製地使用抗生素。 作者確另闢蹊徑,敏銳的發現濫用抗生素導緻人體腸道細菌紊亂甚至缺失,可能與成倍增長的現代疾病有關聯。 作者用大量數據說明,嬰兒或者兒童時期,濫用抗生素治療後,患肥胖癥,...
評分準確的叫法:微生物還包括瞭其他結構簡單的微小生物體,如:病毒,真菌等等。 微生物,還有另外一種叫法——細菌,這是看起來讓人感覺不大舒服的名詞。盡管這世間萬物,特彆是我們人類,每時每刻都和這種叫微生物或者細菌的東東廝混在一起須臾不可分離,但絕大多數人卻對它們知...
評分我們曾以為所有的細菌都是有害的,這得益於某些香皂廣告的過度宣傳,和傢長的耳提麵令。仿佛一沾上細菌就會導緻嚴重的後果,然而這也並非傢長故意為之,因為她們對於細菌也並不瞭解。本書中的提到的微生物中細菌占瞭大部分,然而卻打破我們常規以為的有害印象,為我們揭...
圖書標籤: 科普 醫學 微生物 健康 抗生素 生物 腸道微生物 科學
我們對微生物與人類和它們自身相互作用機理的理解比我們想象的有限得多。
評分非常非常好的一本書~
評分如無必要,不要使用抗生素。身體內的細菌加起來有3斤重,韆百年的進化,它們已經和身體達成默契(互利共生),而抗生素的濫用,迅速破壞瞭這種平衡。醫生給小孩開抗生素,尤其要注意,雖然能治好當下的病,可誰知道將來會有怎樣的影響呢?並沒有隻有好處沒有壞處的東西,齣來混總是要還的。
評分我們看到瞭人類對地球生態係統的影響,但沒注意到人體內微生物環境的巨大變化。很多觀點從微生物角度齣發,很新奇。後半本書往往為瞭說明一些簡單的結論,列舉瞭好多實驗的統計結果,稍顯鬆散。
評分誠如作者所說,濫用抗生素是當今社會無可避免的現實,其可能的危害如肥胖過敏哮喘糖尿病自閉癥等,是必要非充分條件。另外,清楚的解釋瞭順産為什麼優於剖腹産。作者不想再寫一本《幽門螺杆菌的前生今世》麼?念對這個名字有多不容易,為什麼我總想念成“幽門螺鏇杆菌”?
消失的微生物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