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房子

造房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浦睿文化/湖南美术出版社
作者:王澍
出品人:浦睿文化
页数:276
译者:
出版时间:2016-8
价格:78.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3567809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建筑
  • 王澍
  • 设计
  • 艺术
  • 美学
  • 传统文化
  • 中国
  • 随笔
  • 建筑
  • 儿童
  • 手工
  • 创意
  • 启蒙
  • 房子
  • 绘画
  • 学习
  • 空间
  • 设计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世界建筑最高奖普利兹克奖得主、著名建筑大师王澍的建筑文化随笔集。本书从建筑出发,却不止于建筑,更是一本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当代性的著作。传统文化的当代性一直是这些年学界反复思索和讨论的重要课题,王澍以自己的学术素养,以及营造经验,构建出独特的关于东方美学的审美体系,也给出传统文化进入当代的路径,这对于当下有非常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

10篇建筑文化随笔——从宋代山水画的意境,到明清园林的审美情趣,作者深入剖析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更以建筑的角度,从中探寻传统文化、东方哲学的美学价值。

4篇建筑作品历程书写——王澍的著名建筑作品 包括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宁波美术馆等,在本书中,从设计开端、建造过程,直至建成后续,作者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还原这些作品的诞生历程。从中,我们看到的是作者对于“好的建筑”以及“如何做出重返传统的当代建筑”的深入思考。

6篇散文随笔+1篇对谈——作者漫谈个人经历、社会与人生,更触及当下人关心的居住空间等话题,大师的成长历程和人文情怀一览无遗。

作者简介

王澍,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兼职教授,哈佛大学研究生院丹下健三讲席教授,香港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客座教授。1997年与他的妻子陆文宇成立业余建筑工作室,致力于重新构筑中国当代建筑的研究和工作,并体现在他的作品宁波博物馆、宁波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位 于杭州转塘)、上海世博会宁波滕头馆、垂直院宅(杭州钱江时代)、杭州南宋御街综合保护与改造等一系列作品中。2010年,和陆文宇获德国谢林建筑实践大奖及威尼斯双年展特别荣誉奖。2011年,获法国建筑科学院金奖。2012年,获普利兹克建筑奖。2012年,获《华尔街日报》评选的“全球创新人物奖”。2013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百大最具影响力人物。

目录信息

自序
⊙ 素朴为家
意识
⊙ 造园与造人
⊙ 自然形态的叙事与几何
⊙ 走向虚构之城
⊙ 当“空间”开始出现
⊙ 营造琐记
⊙ 循环建造的诗意—— 建造一个与自然相似的世界
⊙ 隔岸问山—— 一种聚集丰富差异性的建筑类型学
⊙ 剖面的视野—— 滕头案例馆
⊙ 为了一种曾经被贬抑的世界的呈现
⊙ 走入树石的世界
语言
⊙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 我们从中认出—— 宁波美术馆设计
⊙ 中山路:一条路的复兴与一座城的复兴
⊙ 问答录:一个人需要多大的房子
对话
⊙ 叛逆的征途
⊙ 触碰另一个世界的边缘
⊙ 精神山水
⊙ 重返自然的道路
⊙ 问答录:一个人需要多大的房子
尾声
⊙ 那一天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所以建筑到底是什么?建筑师到底应该做什么?文艺复兴时期之后,失去了其为宗教表意的使命,所以对这件事的理解莫衷一是。王澍的《造房子》在阅读上是享受,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但当我查其他资料去对应他的得意之作国美象山校区时,又发现其他的问题,到让人五味杂陈。象山...  

评分

昨天在一个小微信群里聊天,一个朋友说了这么一件事情——单位里一个姑娘和男朋友分手了,因为她觉得对方的level比较low,她的目标是要再往上爬的。 我有点诧异,为啥自己往上爬就要和男朋友分手?而且就能成功吗?用任素汐的话说,难道分手了就可以去“睡服”上层人物呢?朋友...  

评分

我对迪士尼乐园有种复杂的情绪。 第一次去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的迪士尼世界(Walt Disney World)是本科大三那年的暑假。佛州的迪士尼乐园因为由几个不同的园区组成,因而统称“迪士尼世界”,我去游玩的是其中最有童话色彩的园区魔法王国(The Magic Kingdom)。那是我第一次...  

评分

应朋友之邀,到贵州的盘县去做公益培训,因为是长途出差,路上抓了好几本书看,其中一本就是我从孔夫子网上以半价买来的王澍的《造房子》。 最早知道这个名字我是当年在同济的时候,认识的建筑系的同学雍俊这里听说过这个人,大概就是这个人很有才华。无意中看到了这本书,就下...  

评分

在还是高中的时候我就知道王澍这个人,央视10套的一个访谈栏目《人物》,印象中最深的是浮在水上的“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以及东南大学苍郁的法桐大道,那时的我对这么酷的建筑充满神往,直接影响是我高考后志愿报了东南大学。那个暑假东大在西安交大设有招生咨询处,得到...  

用户评价

评分

以前只接触过他的建筑,没看过他的书。这次刚好借到这本书就读了起来,也意外的发现文字真的非常奇妙。居然可以看一本书就能讨厌起一个人来。这本书里满是文人和园林,我看到的却是真是一个离文人很远,也不懂园林的人。为什么呢。实际,文人少有标榜且反复自诩文人。而把园林说成形式,只看到园林中的建筑的人,所说的绝非是园林。反复借用这两者,好像一直以对世界宣告自己的立场为目的来标榜作品,而感受不到真正做作品的单纯和乐趣。这样的阅读感受,让我极其厌恶。这样的私利感极强的傲慢和文人相距甚远。这也让我想到,中国有很多好的研究者和创作者默默的做自己,也幸好他们没有以得奖为目的去经营,然后满篇去争辩,留下这么难堪的文字。

评分

可以在一个叫”借书人“的公众号上借来看,全国送书上门的

评分

论文集,可以在知网下载。

评分

大部分在上海到重庆的火车上读完,在移动的空间上读一本空间营造的书,过了宜昌,车窗外不断涌现出作者反复提到的传统山水画中景象,这是很特别的体验。作者对空间的理解,除了大量的宋元山水画之外,常常让我想起博尔赫斯。

评分

看这本书就是见识王老师的深厚功底,不仅仅是在建筑上的造诣,清晰可见走到今天,最重要靠的还是思想和修养。前阵子刚去苏州,然后下午对照着里面一些关于园林的阐释,与自己的理解,完全的云泥之别....建造象山校区的一系列经历也有很大感触。当然啦,道理全都懂,真的在王老师造的房子里活了一年,实用性.......大概就是每三个礼拜会感冒一个礼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