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麗莎白•斯特勞特(Elizabeth Strout,)
美國當代作家。1998年,出版長篇處女作《艾米與伊莎貝爾》,獲《洛杉磯時報》最佳首作獎,以及《芝加哥論壇報》文學獎,並入選「柑橘獎」決選及「筆會/福克納獎」。2006年出版《與我同在》,登上全美暢銷榜,入選美國獨立書商協會選書。第三部作品《微不足道的生活》(Olive Kitteridge)獲2009年美國普立茲小說獎,不但席捲全美暢銷書榜,原著並被改編成HBO影集《愛,當下》(2014年)。
13篇短篇小說,圍繞著奧麗芙而展開,每一篇卻都像我們心尖上的一根刺。
在最看似平靜無波、微不足道的日常裡,底下卻騷亂澎湃著我們每個人都曾有的,無從被聆聽的悲傷、難以下嚥的苦澀,以及一點點輕微觸碰,就足以迸發燎原之火的層層疊疊傷口。
《生活是頭安靜的獸》曾獲美國普立茲小說獎,改編為HBO電視影集,更獲艾美獎6項大獎。伊麗莎白•斯特勞特擅長描繪人與人之間的孤獨、倚賴、背叛與猜忌,她既能以細節去熨燙出婚姻、愛情裡的隱忍與緩慢崩潰,但也能以溫柔大度去縫補滿布坑孔的人生,因為誰的生命不是擁著黑暗前進?誰的身後不是拖著一道長長的陰影?
《Olive Kitteridge》,中文被译为了,《微不足道的生活》。这样的译名,很贴切的描述了这本获得美国文学最高的普利策小说奖。“和任何人相比,她既不更加幸运,也不更加可悲”,对那位钢琴演奏者来说,对奥丽芙来说,都是这样。 十三篇的小故事,围绕着奥丽芙的故事,...
评分我读《奥丽芙·基特里奇》的过程中,一直想着伊利莎白·斯特劳斯是不是汲取了美国南方文学的精髓,虽然关于这位作家的资料并不多,但得知她出生在美国最东北部的缅因州——也就是闻名全球的恐怖小说家斯蒂芬·金的故乡——并在那里度过童年时,大概也不无理由认为,为什么她...
评分伊丽莎白·斯特劳特是个陌生的作家。不只对我来说是这样,大多数中国读者或许都有同感。借助网络,不难发现她的第一本书在二〇〇年获得橘子奖和美国笔会福克纳奖提名,而她的第三本书《奥丽芙·基特里奇》夺得了二〇〇九年的普利策小说奖。我认为比奖项更能说明斯特劳特这...
评分伊丽莎白·斯特劳特是个陌生的作家。不只对我来说是这样,大多数中国读者或许都有同感。借助网络,不难发现她的第一本书在二〇〇年获得橘子奖和美国笔会福克纳奖提名,而她的第三本书《奥丽芙·基特里奇》夺得了二〇〇九年的普利策小说奖。我认为比奖项更能说明斯特劳特这...
评分虽然伊丽莎白·斯特劳特(Elizabeth Strout, 1956-)凭借其第三部著作《奥丽芙·基特里奇》成为2009年美国普利策小说奖得主,但其名声依旧没有在中国大陆被广泛传开。大部分读者对其知之甚少。她的第一本中文著作《艾米与伊莎贝尔》其实早在2004年就有台湾出版社出版。然而,她被...
這種美國家庭親子夫妻間互相折磨的故事已經有點看煩了。。。
评分纯净得让人发烫。他说他不要他人独自度日,可是谁没有那一堆未完的旅程。
评分這種美國家庭親子夫妻間互相折磨的故事已經有點看煩了。。。
评分大陆版译作「奥丽芙基特里奇」,台版与大陆版都是张芸翻译,翻译的非常好。初次接触该作者缘起于「大方」杂志中的短篇小说「药店」,老实说,当时并不觉得很精彩,但被其叙事技巧所折服还是购买了单行本。也幸好是因为这样,才没有让我错过这位大师的著作。书中把人与人相处过程中产生的幽微情感(可能是带有神经质的,过于敏感的)描写的淋漓尽致,这些容易被忽视的情感如同塔米诺骨牌般导致了冲突和矛盾的发生。就像生活中你看到一个人对一点小事情突然生起气来一样,而这件小事,就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书中描述的就是这样过程的变化。
评分這種美國家庭親子夫妻間互相折磨的故事已經有點看煩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