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Frederic S.Mishkin)是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学院研究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艾尔弗雷德•勒纳教授。他还是国家经济研究局的助理研究员。自1976年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以来,他曾先后执教于美国芝加哥大学、西北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他还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名誉教授。1994—1997年,他担任过美国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研究部执行副主席和主任,是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助理经济学家。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货币政策及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和总体经济的影响。他先后出版了十几本书,并在《美国经济评论》、《政治经济学杂志》、《经济学季刊》、《金融杂志》、《货币经济学杂志》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本书是货币银行学领域的一本经典著作,自十几年前引入中国以来,一直畅销不衰。此次修订,作者除了把相关材料和数据尽可能更新到2014年之外,还增加了“证券化和影子银行体系”的讨论和“全球金融危机后金融监管的变化”的介绍等相关章节。此外,还根据课程需要对一些章节进行了调整,把“金融危机”一章调整到“”银行业与金融机构的管理”、“金融监管的经济学分析”与“银行业:结构与竞争”这三章之后。 虽然本版较前版做了较大的改动,但依然保留了其作为*畅销货币银行学教材的基本优点,即建立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用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帮助学生理解金融市场结构、外汇市场、金融机构管理以及货币政策在经济中的作用等问题。
本书适于货币金融学课程使用,同时,作为一部经典著作,也可供渴望了解货币金融知识的读者学习和参考。
看样子是教科书. 作为一个初次经济学的人,我读起这本砖头来并不费力. 行文通俗易懂,而且揭示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读完700多页用了我3个多星期的业余时间. 收获很多. 对利率,汇率,通货膨胀都有了较深刻的了解.
评分本来这本书在我心中的地位很高的,直到我在coursera上看了哥大的货币银行学,我才知道这本书过时了。印象深的是关于金融界中信息不对称问题和利率期限和风险溢价理论。虽然本文花重墨写了货币乘数理论,可惜货币乘数并没有什么卵用。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6190562/...
评分这么说吧,本来本人学的专业和金融八杆子也打不着关系,不过,自从中国的资本市场开放了,汇率放开了,股权分置改革结束了,我就开始关心世界经济形势了,可是总听新闻里说什么存款准备金率,什么m1、m2,什么期权,什么贴现,不太明白啥意思。碰巧在书店看到了这本书。说实话...
评分译文总的来说还算晓畅,但雷人的低级错误不少,恐怕只能解释为翻译和审校者的责任心问题了。 以下页码为中文版页码。 第226页,第14题 原文:$90 billion of liabilities 译文:9000亿美元负债 说明:应为900亿 第364页,第二张表格 译文:将“准备金”列为银行的负债,而将...
评分一直很关注国家的经济形势,但是总感觉有很多基础的东西不懂。读完这本书,好多东西豁然开朗,虽然还有好多不懂得。
我最喜欢的一本金融教科书。
评分作为金融基础书籍,很多我想了解的东西却没有了解到,也许那些不属于金融基础?总之书是很好的,讲的详细生动
评分终于啃完了一本本行的教材,书中洋溢着对货币的扬弃。
评分科普性比较强,后半部分涉及到一些很简单的数学公式。全书的缺点很明显,无用的废话多。优点也很明显,后半尤其明显,可以用刚学的知识应用到十分恰当的例子。然而仍然觉得数理性强点会更好。
评分五星不够用系列,能真正自学的教科书才是好教科书!读这本比读曼昆那两本认真多了,书上记划满满,虽然没有按时读完(躺平任嘲)。 数理能力差的人读经济学,有时候会有点像符号学或是后期维特根斯坦的意思:词语的意义只在于它的用法或者说同其他词语的联系——所以当看不懂曲线移动的时候,只要记得“滞涨”往往与“短期供给冲击”有关就好了╮( ̄▽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