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南·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1902-1985),法国年鉴学派第二代著名的史学家。代表作品为《地中海与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世界》、《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1920年入巴黎大学文学院攻读历史,1923年毕业,经过一段在海外中学教书的经历之后,1937年回国时遇上年鉴学派的创始人之一的费弗尔,开始受其影响。1946年,他加入《年鉴》学报的编辑部,其后与费弗尔创立高等实验研究院第六部(社会科学高等学院前身)。1956年至1972年间,担任该部主任。1984年他当选为法兰西学院的院士,翌年逝世。
本书是法国年鉴学派历史学家布罗代尔的集大成之作,作者经二十余年才完成该作品。除了展现出作者的丰富学识、广阔的视野以及运用了令人惊叹的各种丰富资料之外,其基本结构是年鉴学派所重视的长时段发展,以及重视经济社会结构的看法。作者选择了长达400年之久的时段作为研究对象,融多种学科于一炉,从特定角度描述了全世界四个世纪的历史。在20世纪写作资本主义史的历史学者当中,布罗代尔是很具代表性的一位,也提出了他独特的资本主义发展史观。本书引用的历史素材远远超过了一般历史著作的范围,日后的研究者必然能从书后附注的书目里得到相当的启发。书内所附的诸多地图、图表、统计数字、相片、图画等等,也都是很有用的视觉辅助,有时甚至比正文还更具吸引力。资本主义史必然会一而再地被改写,布罗代尔的这三卷本巨著也必然会一而再地被引述。
曾经被多次推荐过所谓年鉴派扛鼎之作的《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世界》,但更想全面了解欧洲历史从经济角度的发展,因此一狠心就在618的时候入了三大卷实体书。前前后后啃了3个月,总算是粗略地读完了。 第一册构建了经济世界的背景,所能够交换的商品和生产力水平。第二册构建...
评分如何用“概念”而达至“掌握”是一个长久且富争议的问题。概念相对于精神活动或者经验事实,比较能够产生对彰(对扬)关系的,就是一个好的把握。相反的,概念失于浮泛、语焉未详,就是比较差的把握。首先要指出,Braudel使用概念的方式令人印象极为深刻。我们都知道Braudel对...
评分专访莫里斯·埃玛尔:“重回长时段”,我们如何认识布罗代尔 莫里斯·埃玛尔:布罗代尔是历史学家,要认识他,我认为还是要谈谈他的史学研究,特别是他的三部核心研究——《地中海与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世界》、《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和未完成的《法...
评分如何用“概念”而达至“掌握”是一个长久且富争议的问题。概念相对于精神活动或者经验事实,比较能够产生对彰(对扬)关系的,就是一个好的把握。相反的,概念失于浮泛、语焉未详,就是比较差的把握。首先要指出,Braudel使用概念的方式令人印象极为深刻。我们都知道Braudel对...
评分第一次看《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是在近18年前,那时候还在读高中。当时由于学业繁忙也就在学校图书馆内看了一些片段,但是却深深把我吸引住了。 工作后,一直想买三联版的,但却很难寻见。 后来终于被我发现原来台湾人也发行了这版本,而且还是和三联版内容...
内容还没看,绝版好多年的书。但是这次商务印刷馆这印刷质量真是有点对不起这书价。有的页深有的页浅,有的页正有的页歪。上边的空白大,下边的小。。。纸质也很一般,没有封面给人的精良感。能不能走点心阿,这么经典的书,这么贵的价!内容看了再评
评分神作。
评分1、布罗代尔的巅峰之作。一部世界史背景之下的欧洲经济史。作者冀图对长时段的经济变迁的研究来考察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经济结构的形成过程,也即经济基础如何塑造上层建筑。2、第一卷讨论的是经济生活最基础的部分:人口、衣食住行、技术、货币和城市生活,都是在短时段的日常经验中变化缓慢,习以为常的内容,却是推动长期内物质生活进步的隐蔽力量。3、多年之前读这本书的时候,喜欢新鲜热闹的年纪对缓慢的物质生活变化完全没理解。多年之后,则在书里发现了很多读过历史书的影子,无数的经济史、物质史和全球史的著作从这里得到了灵感。4、赞誉无需多说。非要说一点批评的话,就是时代局限性,世界史的部分比较薄弱,只是作为欧洲变化的背景板。比如中国的部分,基本上还是魏特夫治水国家的调子。
评分内容还没看,绝版好多年的书。但是这次商务印刷馆这印刷质量真是有点对不起这书价。有的页深有的页浅,有的页正有的页歪。上边的空白大,下边的小。。。纸质也很一般,没有封面给人的精良感。能不能走点心阿,这么经典的书,这么贵的价!内容看了再评
评分创新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结构,带来新的自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