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景芳
1984年生於天津,九歲時看過《十萬個為什麼》後立志做科學家,2002年獲得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2006年從北京清華大學物理系畢業,進入北京清華大學天體物理中心。同年,郝景芳正式開始科幻寫作,其科幻作品包括長篇科幻小說《流浪蒼穹》,短篇小說集《孤獨深處》、《去遠方》。2013年北京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博士畢業,現從事經濟研究工作,閒暇時間仍致力於寫作。
得獎紀錄:
.2016 雨果獎最佳中短篇小說得主
.2014 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銀獎得主
.英國《衛報》2016 年度最佳科幻小說書單推薦作者
.中國豆瓣2016年度讀書榜單前十大中國文學
.中國新京報年度致敬青年作家
发表于2025-04-10
生於1984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说来这本书读了有一段时间了,读的时候正是大四毕业找工作的时候,看到主人公徘徊茫然,不知未来该怎么走时,简直就是在描述我当下的生活,那种对未来的迷惘和对当下的焦虑也与我很相符。我以为这种焦虑是只有我独有的,身边的同学不是找好合适的工作、就是准备考研,只有我 }}...
评分 评分在这个纷繁喧闹的当下,似乎迷失自我不再思考才是必然的选择,而期望自已自由和保持自我的独立的过程是那么的痛苦,在书中这样的痛苦作者不得不用精神抑郁的方式来呈现。 我们都是飘荡在生活大潮中的蒲公英的种子,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一个点来确定位置,这个点和这个点的位置是...
评分被裹挟在大千世界之中随波逐流,我很少读书,更很少读小说,静不下来,无法沉浸在长篇幅营造的氛围与故事之中。少而又少读过的几本,无一不是让我边读边哭,等看完了眼睛也肿了,只能说我太感性了。让我感动并不是我判断书好不好的标准,比如看《解忧杂货铺》我也哭得稀里哗啦...
图书标签: 郝景芳 小说 共鸣 中国文学 自我 文学 中国 2017
「我跟你討論這些東西,其實不是想解決世界的問題,而是想解決我自己的問題。」
《生於1984》是郝景芳尋找自我的紀錄,也是初次對於純文學的嘗試。內容講述三十年裡兩代人的心路歷程和人生選擇。
1984年,正是中國經濟狂飆的時代;經歷文革、上山下鄉的父親,本應重享天倫之樂,卻捲入一場黑市外匯交易的危機,在內心負疚的驅使下,前往世界各地,尋求精神出路。1984年,女兒出生,被歸類為「八零後」;她從小按部就班上學讀書,生活平穩,卻在大學畢業那年面臨人生方向的選擇,陷入迷茫,試圖從紛雜的現實中尋找自己,以及內心疑問的答案,經歷了公務員生活、北漂生活、精神崩潰的痛苦,最終獲得領悟,找到內心的清明安寧和一生志向。全書部分內容暗合喬治•奧威爾的作品《一九八四》,從1984年出發,是平行宇宙的一個分岔口,Y字型的歷史走到這一點,和小說終於在陌路的兩端彼此相望。
不太值得7.8这个分数。很多描写不知所谓,又不是为了渲染情绪又对故事发展没有帮助,如果不是凑字数的话,那只能是啰嗦的文笔了。作为第一本郝景芳的书,对她的文笔产生质疑,等鼓起勇气读一下得奖的北京折叠再对这个作家有比较全面的评价比较好。
评分似乎是我
评分真是很厉害~
评分“我有时候在想,这个世界上有没有真相这个东西,是不是所有真相其实都是某种图景?后来我想,不管有没有,我都还是可以找。如果有真相,就找真相。如果没有,我就去找尽可能多的图景。”
评分与作者同龄人,佩服她的高度,自由不在他处,而在此心归处
生於1984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