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希利•浦洛基(Serhii Plokhy),哈佛大学乌克兰史教授、哈佛乌克兰研究院院长。他生于俄罗斯,成长于乌克兰,专攻东欧思想、文化、国际关系史。浦洛基著有《大国的崩溃:苏联解体的台前幕后》(The Last Empire: The Final Days of the Soviet Union)、《欧洲之门:乌克兰2000年史》(The Gates of Europe: A History of Ukraine)、《斯拉夫民族之起源》(The Origins of the Slavic Nations)等十部专著,所获众多奖项包括美国乌克兰研究学会著作奖、表彰俄罗斯思想文化史佳作的新历史奖,以及非虚构类标杆奖项莱昂内尔•盖尔伯奖。
发表于2025-02-07
雅尔塔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在这场确定二战最后走势及战后世界格局的著名会议上,丘吉尔的感性和易怒,斯大林的狡猾和强硬,罗斯福的工于心计和理想主义都得到充分展现。围绕波兰政体、欧洲解放地区走向、联合国创立、恢复法国大国地位、巴尔干的将来、德国赔偿和苏联对日作战等问题,三巨头展开了长达8天...
评分又看了一遍中信版的《雅尔塔》,与江苏文艺版的《雅尔塔》相比,两者至少存在三个方面的差异:中信版人名地名的翻译比较规范,后者误译太多(参见相应商品的评论);中信版没有任何插图,后者附有部分相关照片(这一点我有些搞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呢?总共也没有几张照片啊)...
评分本书首先以较多的笔墨介绍了雅尔塔会议的背景。解释了罗斯福急于召开三巨头会议的迫切心情,斯大林故意拖延时间以争取更大利益的算计,以及丘吉尔欲与罗斯福协调立场以达成有利结果的想法。期间也介绍了当时的战场形势,英美与苏军在东西线的战场态势,以及历史上克里米亚和雅...
评分又看了一遍中信版的《雅尔塔》,与江苏文艺版的《雅尔塔》相比,两者至少存在三个方面的差异:中信版人名地名的翻译比较规范,后者误译太多(参见相应商品的评论);中信版没有任何插图,后者附有部分相关照片(这一点我有些搞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呢?总共也没有几张照片啊)...
评分又看了一遍中信版的《雅尔塔》,与江苏文艺版的《雅尔塔》相比,两者至少存在三个方面的差异:中信版人名地名的翻译比较规范,后者误译太多(参见相应商品的评论);中信版没有任何插图,后者附有部分相关照片(这一点我有些搞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呢?总共也没有几张照片啊)...
图书标签: 历史 二战 世界史 外交 雅尔塔体系 政治学 国际关系 美国
从1914年到1945年,世界经历两次大战的浩劫,人们从未如此渴望和平。
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和平曙光初现,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带着精明的谈判代表,在雅尔塔举行秘密会议。短短八天里,三巨头手握大小不等的筹码,时而两两联手,时而互相背叛,时而强硬,时而妥协,在理念与现实、道义与利益、意识形态与地缘政治之间摇摆权衡。他们想尽快结束战争,想维护战胜国的利益,还想遏制一切战争的根源,而这一切,都是以小国的利益为代价的。波兰、德国、中国……许多国家的战后轨迹就此改变。
会议结束时,与会者充满了乐观的希望,他们得到了各自想要的,也相信雅尔塔精神所代表的妥协和谅解,将成为战后盟国关系的基础。然而,1947年,铁幕降下,冷战开始。雅尔塔成了错失和平机会的象征。
哈佛大学东欧史专家沙希利•浦洛基则要为雅尔塔会议正名。他梳理苏联解密档案、各国政府文件、与会者回忆录和未发表日记,生动重现了这场争议极大、影响深远的会议。他重建当时的情势,从会议参与者的选择、计算、利益、理念出发,证明雅尔塔虽是通往分裂、危险的世界之路上的重要一步,却绝非冷战的肇因。实际上,与会者协助结束战争,建立了经由谈判得到的和平环境,尽管和平仍有缺憾,但在当时的情形下,恐怕不会有更好的结果了。当然,这场意在为和平铺路的会议,也为达成和平付出了代价。
冷战的起源,对于诸多成见,如“罗斯福因为身体疾病原因而在雅尔塔会议上被斯大林完全操纵”、“西方国家因为被间谍渗透(这点倒是真的)而吃了大亏(这点不一定)”进行了有力的分析和驳斥。对于雅尔塔会议的评价,始终不应该忘记的一点——同时也是西方政治家们铭刻在心的一点是:苏联在对德作战中付出了无人能比拟的最大牺牲,而这样的牺牲(在预计即将发生的对日作战中)是任何一个西方政治家都绝对不能承担的。因此,从一开始,雅尔塔会议就必然是苏联占据优势的格局。本书对于几位领导人的生活、个性、轶事也很有趣。
评分阿尔戈英雄前往黑海之滨,寻找巨龙看守下的金羊毛。力不从心的老牌帝国,一心创立新秩序的新兴大国,在战事里厥功至伟的社会主义老大哥。八天的事扎扎实实写了三十一章,还言犹未尽。想起当年在国关疗养院的日子,读点这类书倒好了。
评分罗斯福的想不到:想不到两个月后自己死了,想不到原子弹威力巨大日本脆跪,想不到美国是动用否决权最多的常任理事国;丘吉尔的想不到:想不到四个月以后自己落选了,想不到战后的两极对抗英国不是主角,想不到法国不愿意当美英的枪手;斯大林的想不到:想不到联合国的席位助长了乌克兰与白俄罗斯的独立倾向最后埋葬了苏联,想不到东欧一直不服管最后拖垮苏联,想不到自己的历史地位比苏联更早崩塌。一个时代最顶尖的政治家,其实连半年以后的世界都预料不到。
评分冷战的起源,对于诸多成见,如“罗斯福因为身体疾病原因而在雅尔塔会议上被斯大林完全操纵”、“西方国家因为被间谍渗透(这点倒是真的)而吃了大亏(这点不一定)”进行了有力的分析和驳斥。对于雅尔塔会议的评价,始终不应该忘记的一点——同时也是西方政治家们铭刻在心的一点是:苏联在对德作战中付出了无人能比拟的最大牺牲,而这样的牺牲(在预计即将发生的对日作战中)是任何一个西方政治家都绝对不能承担的。因此,从一开始,雅尔塔会议就必然是苏联占据优势的格局。本书对于几位领导人的生活、个性、轶事也很有趣。
评分罗斯福的想不到:想不到两个月后自己死了,想不到原子弹威力巨大日本脆跪,想不到美国是动用否决权最多的常任理事国;丘吉尔的想不到:想不到四个月以后自己落选了,想不到战后的两极对抗英国不是主角,想不到法国不愿意当美英的枪手;斯大林的想不到:想不到联合国的席位助长了乌克兰与白俄罗斯的独立倾向最后埋葬了苏联,想不到东欧一直不服管最后拖垮苏联,想不到自己的历史地位比苏联更早崩塌。一个时代最顶尖的政治家,其实连半年以后的世界都预料不到。
雅尔塔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