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佩甫
1953年10月出生,河南许昌人。1979年参加工作,历任许昌市文化局创作员,《莽原》杂志副主编,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作家协会主席等。
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羊的门》《城的灯》《城市白皮书》《等等灵魂》,中篇小说《黑蜻蜓》《村魂》《田园》等。
小说以主人公吴志鹏从平原农村走向城市的生活和心理转变为主线,勾画出近五十年的社会变迁场景,记录了属于很多人的“生命册”。在作者笔下,“乡村与城市、历史与现实、理想与欲望并置,并试图从中摸索出时代与人物命运的关联”。作者通过主人公和“骆驼”等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在社会转型期做出的大学毕业、进入“体制”工作、辞职、下海经商等一系列人生选择和精神状态的描写,完成了对一代人命运的审视。本书荣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
在《中国作家网》上搜到的一些评论、访谈。 整理如下。 小说评论 一份独特的文学证词 河南日报 李少咏 http://www.chinawriter.com.cn/wxpl/2012/2012-07-16/134655.html 盘活了现实生活经验——读长篇小说《生命册》光明日报 何弘 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2/2012-...
评分读过的李佩甫的第二部小说,和平原三部曲的第一部《羊的门》一样,长、农村、语言朴实,读完这本书你甚至找不出其中有什么好的细节,感觉就是一部故事发生于农村的网文。 故事分两条线穿插讲述,一条是丢的故事,一条是村里的人和事,然而这两条线并没有多大关联,作者从第一条...
评分读过的李佩甫的第二部小说,和平原三部曲的第一部《羊的门》一样,长、农村、语言朴实,读完这本书你甚至找不出其中有什么好的细节,感觉就是一部故事发生于农村的网文。 故事分两条线穿插讲述,一条是丢的故事,一条是村里的人和事,然而这两条线并没有多大关联,作者从第一条...
评分断断续续读完了这本书,因为自己是农村长大的,所以对农村题材格外关注。吸引我的地方有三点,一是对善与恶的剖析,平时善良温顺的村民,在批斗大会上,瞬间都变成了吃人的恶魔,而人人鄙视的虫嫂,确真正散发着光芒。二是对农村生活入木三分的描写,放佛真的回到在农村生活的...
评分高一时读过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影响极大。感觉书中的描述就是我曾经的生活,曾今自认也算个孙少平了。后来也陆续的读了一些小说,感觉现代作家里,茅盾的水平算是较高的,蚀三部曲就很好看,里面有几个异样的女子让人印象深刻,小资情调弥漫。巴金的寒夜也不错,其余小说...
所谓家乡,只是一种方言,一种声音,一种态度,是你躲不开、扔不掉的一种牵扯,或者说是背在身上的沉重负担。可是,当我越走越远,当岁月开始长毛的时候,我才发现,那一望无际的黄土地,是唯一能托住我的东西。
评分人物众多 塑造的很鲜活 整本书由一个个的经典故事组成 还不错
评分浮世绘兮生命曲,各艰辛兮不容易。 岁月如歌钟情处,自有因缘各自知。 ——勿论成败,各自艰辛,结构如《析空茹氏钞》,各自成章,人物却是勾连一体! 生命之册难书写,人生如意不曾多。 都是浮世来一遭,艰难苦恨历风波。 ——读小说,体验生命的艰辛,珍爱人生!
评分记忆游走在都市和无梁村之间。一开始觉得语言俗,故事俗,但慢慢读下来,发现这可能就是生活最浅层的面貌、最残酷的面貌,是乡村走出来的人所熟悉的。
评分补标:聆听中原大地的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