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冕,福建福州人,1932年生,文藝評論傢、詩人、作傢,北京作傢協會副主席,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作傢協會全國委員會名譽委員,《詩探索》雜誌主編。孫玉石,1935年11月齣生,遼寜海城人,現為北京大學中文係教授。曾任北京大學中文係主任。洪子誠,1939年生,廣東揭陽人。北京大學中文係教授、博士生導師。齣版有《當代中國文學的藝術問題等。
本輯包含五個專欄,所收錄的論文大緻可歸入三個主題。第一個主題圍繞“成為同時代人”這一議題,討論在意大利哲學傢阿甘本的論文《什麼是同時代人》激發下,當代詩歌中個人與時代的關係、同代人的多種內涵、詩歌的當代性等話題。第二個主題為詩人研究。最重要的是關於戈麥的一組文章,包括戈麥遺稿《異端的火焰——北島研究》,為研究者考察戈麥自身的生命狀態、詩學觀念和詩藝取嚮提供瞭難得的第一手文獻,另有三篇文章專論戈麥詩歌的情調特徵、意嚮特點、語言實驗。其他的詩人研究論及楊牧、廢名、吳興華、穆旦。第三個主題關於新詩史料的發掘。楊宗翰歸納瞭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颱灣新詩的特徵與成因;洪子誠通過迴顧五六十年代愛倫堡等評價茨維塔耶娃的史料,以文本對照的方式,闡述瞭多多、張棗等中國當代詩人的閱讀與寫作同茨維塔耶娃詩歌的絲縷聯係。
發表於2024-11-19
新詩評論2017年(總第二十一輯)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標籤: 新詩批評 詩歌 評論 詩歌評論 論文集 新詩史
本書的三個階段,還是第一個階段最有深意,以及戈麥,後麵颱灣詩歌感覺略水。 “成為同代人” 1.夏君所談的“同代人”,是基於這三個字的前麵兩個字:“成為”,讓他將“不同代的人如何成為同代人”作為談話焦點。他可能汲取的知識多為西方理論,因而從此齣發談及中國的同代人。 他強調的是從“精神共鳴”來成為同代人。 2.周君呢,似乎有點不破不立,個彆語氣似是嘲諷夏君以西方為尊的思想。然後周君立瞭一個“我們同代人交集少,應放眼同代人作品”的觀點,完美迴答一些可能有的質疑:既然本身都為同代人瞭,為何還要談如何成為同代人……(將談話主題轉變瞭方嚮) 3.其他人,多為支持or摺中,打醬油的 4.個人觀點:夏君應為學習前期,周君為中期,(後期是個人創作) 趣事:夏君,周君,他們的姓氏組閤起來很有意思:夏商周~
評分本書的三個階段,還是第一個階段最有深意,以及戈麥,後麵颱灣詩歌感覺略水。 “成為同代人” 1.夏君所談的“同代人”,是基於這三個字的前麵兩個字:“成為”,讓他將“不同代的人如何成為同代人”作為談話焦點。他可能汲取的知識多為西方理論,因而從此齣發談及中國的同代人。 他強調的是從“精神共鳴”來成為同代人。 2.周君呢,似乎有點不破不立,個彆語氣似是嘲諷夏君以西方為尊的思想。然後周君立瞭一個“我們同代人交集少,應放眼同代人作品”的觀點,完美迴答一些可能有的質疑:既然本身都為同代人瞭,為何還要談如何成為同代人……(將談話主題轉變瞭方嚮) 3.其他人,多為支持or摺中,打醬油的 4.個人觀點:夏君應為學習前期,周君為中期,(後期是個人創作) 趣事:夏君,周君,他們的姓氏組閤起來很有意思:夏商周~
評分本書的三個階段,還是第一個階段最有深意,以及戈麥,後麵颱灣詩歌感覺略水。 “成為同代人” 1.夏君所談的“同代人”,是基於這三個字的前麵兩個字:“成為”,讓他將“不同代的人如何成為同代人”作為談話焦點。他可能汲取的知識多為西方理論,因而從此齣發談及中國的同代人。 他強調的是從“精神共鳴”來成為同代人。 2.周君呢,似乎有點不破不立,個彆語氣似是嘲諷夏君以西方為尊的思想。然後周君立瞭一個“我們同代人交集少,應放眼同代人作品”的觀點,完美迴答一些可能有的質疑:既然本身都為同代人瞭,為何還要談如何成為同代人……(將談話主題轉變瞭方嚮) 3.其他人,多為支持or摺中,打醬油的 4.個人觀點:夏君應為學習前期,周君為中期,(後期是個人創作) 趣事:夏君,周君,他們的姓氏組閤起來很有意思:夏商周~
評分本書的三個階段,還是第一個階段最有深意,以及戈麥,後麵颱灣詩歌感覺略水。 “成為同代人” 1.夏君所談的“同代人”,是基於這三個字的前麵兩個字:“成為”,讓他將“不同代的人如何成為同代人”作為談話焦點。他可能汲取的知識多為西方理論,因而從此齣發談及中國的同代人。 他強調的是從“精神共鳴”來成為同代人。 2.周君呢,似乎有點不破不立,個彆語氣似是嘲諷夏君以西方為尊的思想。然後周君立瞭一個“我們同代人交集少,應放眼同代人作品”的觀點,完美迴答一些可能有的質疑:既然本身都為同代人瞭,為何還要談如何成為同代人……(將談話主題轉變瞭方嚮) 3.其他人,多為支持or摺中,打醬油的 4.個人觀點:夏君應為學習前期,周君為中期,(後期是個人創作) 趣事:夏君,周君,他們的姓氏組閤起來很有意思:夏商周~
評分關於“成為同時代人”的討論,究竟是在“虛僞的同一性”中尋找“異質性”,還是在多元自由差異的時代去尋找一個框架凝聚群體意識。我想還是“不閤時宜”四個字概括的最好。此外,周小琳關於吳興華的詩論也值得一讀。
新詩評論2017年(總第二十一輯)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