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斯坦贝克(1902—1968),美国作家,曾获得1962年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人鼠之间》(1937年)、曾经获得普利策奖的《愤怒的葡萄》(1939年)、《珍珠》(1947年)、《伊甸园东》(1955年)、和旅行记录《与查里一起旅行: 寻找美国》(1960年)。斯坦贝克的作品多描写大萧条时期的平民阶级及移民工人的生活,他的作品里经常出现在生活中挣扎的人物,被认为是受了自然主义文学的影响。他的故事和人物都是来自20世纪上半叶时真正存在的历史环境和事件。他的小说反映了他广泛的兴趣,比如海洋生物学,爵士乐,政治,哲学,历史和神话。
他的17部作品,包括《人鼠之间》、《愤怒的葡萄》、《珍珠》、《伊甸园东》等都曾被好莱坞搬上银幕,而斯坦贝克自己写的剧本也有相当的好评,他给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电影《救生艇》写的剧本曾经在1945年得到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剧本奖的提名。
约翰•斯坦贝克,美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斯坦贝克的许多作品以美国的土地和人民为题材,刻画了富于同情心和人情味的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他们生活时世的广阔壮丽的图景。
《愤怒的葡萄》是斯坦贝克的代表作,小说描写的美国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贫苦农民乔德一家从风沙迷漫的俄克拉何马州平原流落到富庶的加利福尼亚州谷地的悲惨故事,是一部美国现代农民的史诗。《愤怒的葡萄》因其历史性和重要性成为美国高中和大学文学课上的必读作品。1940年,它被好莱坞搬上银屏,亨利•方达主演,约翰•福特执导。
《愤怒的葡萄》书中开场所描写的沙尘暴,即1930-1936年期间发生在北美的一系列沙尘暴侵袭事件。该事件被称作黑色风暴时间(Dust Bowl),灾害的中心区域为德克萨斯州和奥克拉荷马州的走廊地带,以及新墨西哥州、科罗拉多州和堪萨斯州的衔接区域。干旱致使上百万英亩土地荒芜,...
评分昨日读罢斯坦贝克的《愤怒的葡萄》,一种哀伤的情绪环绕着我。 先人垦荒得到了土地;遇到灾荒,就向银行借款;还不上钱,土地变成与银行共有;再还不上,土地变成银行所有,他们成了银行的佃农;银行使用了拖拉机,他们从此没有了家;几十万人奔向宣传中的西部乐土---加利...
评分只是说我像耶稣一样疲惫了,我像他一样想迷糊论文,我像他一样走到荒野里去,连帐篷都没有。我夜里仰天看着星星,早晨我坐着看太阳出来,中午我从小山上望着起伏的原野:傍晚我就眼睁睁地看着太阳落下去。有时候,我像往常一样祷告。不过我不明白是向谁祷告,为什么祷告。我...
评分 评分记得当年看肖申克的救赎时,印象最深的,是摩根弗里曼在监狱的楼上喝着啤酒,夕阳笼罩在他的周围,他啜了口酒说,“Hope 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 昨日看完愤怒的葡萄,就突然想起了这句话。 在梦里画的最大的饼,是加利福...
一位写作者要对得起自己的笔,他需要让自己的力量付诸于必要之物上,使原本低微的它变得强壮有力,受损害的它重回完好。斯坦贝克的《愤怒的葡萄》正是这样一次实践。作者的天赋展现的淋漓尽致,而作品所表现悲哀、愤怒,与冥冥中的拯救与礼赞,让惨淡的现实被记录,同时也被祝福——那些在度日如年的日子里颠沛流离,受着自己不知为何就突然降临之厄运的人们,其实正掌握着拯救与成就美好的秘密。
评分与其说是左翼文学,不如说是人道文学,穷苦人的慈悲就像种子洒满大地,愤怒才不致绝望。最后一幕神来之笔,说是圣经故事也不为过。PS 一个冷知识,这版的译者胡仲持是《财新》胡舒立的外公,译笔有老派知识分子的那种温柔敦厚。
评分一位写作者要对得起自己的笔,他需要让自己的力量付诸于必要之物上,使原本低微的它变得强壮有力,受损害的它重回完好。斯坦贝克的《愤怒的葡萄》正是这样一次实践。作者的天赋展现的淋漓尽致,而作品所表现悲哀、愤怒,与冥冥中的拯救与礼赞,让惨淡的现实被记录,同时也被祝福——那些在度日如年的日子里颠沛流离,受着自己不知为何就突然降临之厄运的人们,其实正掌握着拯救与成就美好的秘密。
评分1.谁让我们这么穷?银行么?也许是产业本身。2.乡愁。3.反宗教,反圣经。穷让信仰即将崩塌。4.美国版西天取经。加州理想缘起又幻灭。5.贫穷让家庭慢慢解体,像人类奔向死亡的过程。真是眼泪不足以象征的悲哀。
评分虽然中学政治课上学过资本主义社会会倾倒过剩牛奶,但是小说描写的大逃离,人吃人的社会还是让人一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