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霍夫曼(David E. Hoffman),美国作家、记者。1982年加入《华盛顿邮报》,在里根及老布什的任期内报道白宫新闻,包括美苏首脑峰会;随后负责国外新闻,1992年出任耶路撒冷记者站站长;于牛津大学学习俄语后派驻俄罗斯,1995年至2001年间出任《华盛顿邮报》莫斯科记者站站长;现为《华盛顿邮报》特约编辑。
2002年出版第一本书《寡头:新俄罗斯的财富与权力》,被誉为终结这一主题的里程碑之作;2010年出版的《死亡之手:超级大国冷战军备竞赛及苏联解体后的核生化武器失控危局》获美国普利策非虚构作品奖。
《寡头:新俄罗斯的财富与权力》一书记录了后苏联时代新富阶层的崛起。
从1985年戈尔巴乔夫改革开始,一直到普京上台初期,几个最为瞩目的寡头引领俄罗斯进行了前所未有的险峻试验。
从权力推手别列佐夫斯基、媒体大王古辛斯基、石油大亨霍多尔科夫斯基、银行巨头斯莫伦斯基、青年改革家丘拜斯到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这些寡头化身新秩序的建筑家和鼓吹者,反过来操纵旧制度,推动了财富与权力的联姻。在寡头资本主义走向巅峰之时,他们基本上控制了国家的石油、电力、冶金和金融业,并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媒体,操纵着舆论。
时任《华盛顿邮报》莫斯科记者站站长的戴维•霍夫曼亲身见证了这段波诡云谲的历史。他参考了大量新闻报道、历史资料和纪实文献并与当事人多次面谈,将新俄罗斯政治权力架构和寡头之间的复杂关系条分缕析,生动详细地讲述了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读到寡头们在政坛呼风唤雨这段感觉很是过瘾。这很像我之前玩过的一款经营类游戏,基于三国演义的历史背景。军阀,也可以叫做军政寡头们在华夏大地展开生死争取,有合纵、有反间、有诽谤。人在玩这款游戏时,感觉很有意思,大概是我这种小人物、小屌丝才能靠这种游戏体验权利的...
评分寡头的诞生和消亡和国家权力息息相关,畸形的强盗资本主义造就了苏联之后寄生于国家之上的寡头群体。他们作为一个整体的兴亡可以划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戈尔巴乔夫改革后期合作社的兴起到叶利钦的第一届政府。在这一阶段寡头吮吸国家的遗产,通过权力寻租得到大量的资本积累...
评分 评分这本书像政治老师写的,三句话离不开意识形态,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充斥全书。 这本书主观性很明显,虽然读之前我不是非常了解变革后的俄罗斯,但是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很难让读者相信他陈述的过程是不是事实,因为其使用的词语都不是中性的,而都是贬义的。看上去与朝...
评分文 / 郑渝川 1999年8月9日,当时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指派名不见经传的弗拉基米尔·普京为代总理。叶利钦在1996年的俄总统大选后获胜后,将更多的政治权力放手给几家寡头,所以这种情况下,无论是政坛老手切尔诺梅尔金、普里马科夫,还是技术官僚斯捷帕申等,都经常会因为得不到...
中国也很相似,值得参考
评分【2019080】挺惊人的。民众这边是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匮乏、“看到什么买什么”的极度饥渴,寡头那边是无忌惮、无底线的投机游戏与制度冒险、“看到什么操纵什么”的极度嚣张……啊,权力令人膨胀,财富令人迷狂,二者五花八门的勾连,令人目盲……啊,战斗种族最先富起来的人们脏事儿可太多了!每一个毛孔、血、肮脏的东西……每到这种时候都觉得马克思不能再对了【喂】大体上,前半本儿是一九八四,后半本儿是纸牌屋,普京出来以后瞬间变奏,成了一首冷硬的钢铁直男之歌【欸】
评分新自由主义俄罗斯幻灭录,实际上共产制度在苏联晚期已经腐朽不堪,自由化摧毁的是旧体制最后的束缚,所以打破旧帝国进行得比较顺利,而以新体制束缚旧时代之恶很难,九十年代基本就没有做到……需要注意的是本书的主人公都是从戈尔巴乔夫时代到叶利钦时代的一代寡头,这些人身上都有着企业家和冒险家精神,与普京时代那些代理人寡头行事作风生存环境实际上大不相同。
评分俄罗斯混乱的、寡头肆意攫取财富的90年代以普京的上台终结。他起初被认为是俄罗斯的救星,但很快人们就会发现,他对“民主”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解。这是个讲述寡头们踏着时势的鼓点在政治和经济舞台上驰骋,又因不同的选择而分道扬镳的故事。故事的寓意是,政治意志无法违背人性,人性却又能造就疯狂。
评分新自由主义俄罗斯幻灭录,实际上共产制度在苏联晚期已经腐朽不堪,自由化摧毁的是旧体制最后的束缚,所以打破旧帝国进行得比较顺利,而以新体制束缚旧时代之恶很难,九十年代基本就没有做到……需要注意的是本书的主人公都是从戈尔巴乔夫时代到叶利钦时代的一代寡头,这些人身上都有着企业家和冒险家精神,与普京时代那些代理人寡头行事作风生存环境实际上大不相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