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光中(1928—2017)
1928 年齣生於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因母親原籍為江蘇武進,故也自稱“江南人”。
餘光中一生緻力詩歌、散文、評論、翻譯,自稱其為自己寫作的“四度空間”。他馳騁文壇逾半個世紀,涉獵廣泛,被譽為“藝術上的多妻主義者”。他的文學造詣深厚廣博,是當代詩壇健將、散文重鎮、批評傢和翻譯傢。
現已齣版詩集 21 種,散文集 11 種,評論集 5 種,翻譯集 13 種,共計40 餘種。代錶作有《白玉苦瓜》(詩集)、《記憶像鐵軌一樣長》(散文集)及《分水嶺上:餘光中評論文集》(評論集)等。
本書是餘光中先生生前最後一本親自審訂的散文集,展現瞭先生對故園與人生的思考與懷戀。
此心安處,便是吾鄉,鄉愁是心頭的月光,但若得遇心安,處處亦可為吾鄉。在文學的愛與美中,願讀者可以和餘光中一起,體味漂泊人生的酸甜苦辣,看心靈豐盈者在暮年的沉靜與灑脫,尋找生命的真諦。
此心安處,便是吾鄉,這是“鄉愁詩人”餘光中先生一生的注腳,也是超越時間與空間的最後歸宿。
發表於2025-02-05
此心安處,便是吾鄉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餘光中《鄉愁》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裏頭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每每看到這首《鄉愁》,就會想起已經故去的詩人、作傢...
評分對於餘光中先生,我們一定不陌生,一首《鄉愁》感動瞭多少中外讀者,遠離故土的遊子聽來豁然淚下。去年年底,先生與世長辭,享年89歲,想他在另一個世界裏,定能再無鄉愁。這是我在餘光中先生去世之後,第一次閱讀他的文字,本書名為《此心安處,便是吾鄉》,是餘光中生前親自...
評分對於餘光中先生,我們一定不陌生,一首《鄉愁》感動瞭多少中外讀者,遠離故土的遊子聽來豁然淚下。去年年底,先生與世長辭,享年89歲,想他在另一個世界裏,定能再無鄉愁。這是我在餘光中先生去世之後,第一次閱讀他的文字,本書名為《此心安處,便是吾鄉》,是餘光中生前親自...
評分跟編輯聊天的時候得知,本書校對的時候餘老還在,親自挑瞭配圖,篩選瞭章節,等到堪堪印齣的時候,餘老已經走瞭。第一章閤訂名字為“思念比遠方更遠”,不知道餘老是否有過人之將死的預兆,現在想起,隻有一種對著老者安然長眠的紀念,談不上傷感的傷感吧。 曾經寫過餘老在翻譯...
評分餘光中《鄉愁》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裏頭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每每看到這首《鄉愁》,就會想起已經故去的詩人、作傢...
圖書標籤: 餘光中 散文 好書,值得一讀 很值得推薦的一本書 中國文學 我想讀這本書 餘光中,散文 青春
可能因為深處不同的時代,也沒有體會過背井離鄉,所以很難對作者的鄉愁感同身受,比較讓我觸動的部分是寫他與妻子女兒之間的往事的部分,親情總是讓人更有感觸,後半部分的參觀西敏寺之類的遊記讀起來有點沒有味道。
評分沒想到開篇第一文便是高考前做過的閱讀 餘先生的文字啊 值得細細品味一萬次。
評分除最後的作傢迴憶來說,真的蠻喜歡的,散文的要意在最後一篇錶現齣來,我很喜歡。
評分我極恨 未能再更好一點 能早點遇見您
評分可能因為深處不同的時代,也沒有體會過背井離鄉,所以很難對作者的鄉愁感同身受,比較讓我觸動的部分是寫他與妻子女兒之間的往事的部分,親情總是讓人更有感觸,後半部分的參觀西敏寺之類的遊記讀起來有點沒有味道。
此心安處,便是吾鄉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