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情者

同情者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阮清越(1971-)

Viet Thanh Nguyen

2016年普利策小說奬得主

2017年麥剋阿瑟天纔奬得主

2018年入選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

生於越南邦美蜀。1975年隨父母從越南逃難至美國,在難民營度過一段時日後,全傢定居加州聖何塞。

1997年畢業於加州大學伯剋利分校,取得英語博士學位,後任 教於南加州大學至今,現為英美研究和民族學、比較文學教授。

2016年憑藉長篇小說處女作《同情者》一舉拿下諸多國際大奬,包括第100屆普利策小說奬,實屬罕見。同年,其非虛構族裔研究作品《從未逝去:越南和戰爭的迴憶》入圍美國國傢圖書奬。

2017年,阮清越獲麥剋阿瑟天纔奬,被公認為未來最具潛力的作傢,他的作品“顛覆瞭大眾對越戰的認知,深描因戰爭失去傢園的人的生活狀態”。

2018年,阮清越入選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同為該院院士的有石黑一雄、瑪格麗特•阿特伍德、麥剋尤恩、米蘭•昆德拉、奧爾罕•帕慕剋、愛麗絲•門羅等。

出版者:上海譯文齣版社
作者:[美] 阮清越
出品人:
頁數:445
译者:陳恒仕
出版時間:2018-8
價格:65.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32777884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普利策小說奬 
  • 小說 
  • 越南 
  • 阮清越 
  • 美國 
  • 外國文學 
  • 普利策 
  • 文學 
  •  
想要找書就要到 本本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第100屆普利策小說奬獲奬作品

★2016年卡耐基優秀小說奬作品

★2016年美國優秀亞太裔小說奬

★越南裔美國作傢對“反思越戰”的反思之作,匹敵《現代啓示錄》,亦劍指科波拉的深刻之作。

《同情者》集曆史、政治、間諜、驚悚等元素,講述瞭一個潛伏於南越的北越間諜的故事。故事背景設於1975年,越共占領西貢,美軍大撤退,真實身份是越共的主人公也隨其南越“長官”逃難至美國,在美國繼續進行間諜工作,嚮北越匯報敵情。在此期間,他作為難民和間諜,身心經曆瞭非同尋常的摺磨和掙紮。小說著重刻畫瞭他的“同情者”的特質和身份,對越南的同胞、北越的同誌、南越的士兵、美國白人社會中弱勢的越南難民和其他少數族群,他都抱有深刻的同情。主人公背負雙重身份,感受和跨越兩種文化,由此發齣睏惑,在對自我和身份的探索中艱難行進,這也是文學的永恒的主題之一。作者以獨特的眼光,通過巧妙的情節設置,讓讀者深入主人公的自白,追蹤蛛絲馬跡,臨近尾聲纔恍然大悟。

普利策奬評審委員會將其歸納為“一個層次豐富的移民故事,一個雙麵人的辛辣獨白,一個橫跨越南、美國兩個世界的聲音。”結閤阮清越最新短篇小說集《難民》,讀者可以更直接地瞭解作者的成長經曆,尤其對中國讀者,讀阮清越的作品會生齣一種獨特的曆史縱深感,跳齣作品本身思考戰爭與和平、傢庭與個人的命運。

【編輯推薦】:

1.天纔作傢的長篇處女作,文學大奬收割機。2016年,阮清越憑藉長篇小說處女作《同情者》一舉拿下諸多國際大奬,包括第100屆普利策小說奬、2016年卡耐基優秀小說奬作品、2016年美國優秀亞太裔小說奬等。

2.阮清越在文壇和學術界都十分活躍,被公認為未來最具潛力的作傢,與眾多大傢比肩。2018年,阮清越入選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同為該院院士的有石黑一雄、瑪格麗特•阿特伍德、麥剋尤恩、米蘭•昆德拉、奧爾罕•帕慕剋、愛麗絲•門羅等。2017年,阮清越獲麥剋阿瑟天纔奬,這是美國跨領域最高奬項之一,獲得過該奬的文藝界人士有蘇珊•桑塔格、科馬剋•麥卡锡等。他的作品,無論是小說還是非虛構作品都“顛覆瞭大眾對越戰的認知,深描因戰爭失去傢園的人的生活狀態”。

3.越南裔美國作傢對“反思越戰”的反思之作,匹敵《現代啓示錄》,亦劍指科波拉的深刻之作。

《同情者》是一部結閤瞭真實曆史和作者個人經曆的作品。阮清越1975年隨父母從越南逃難至美國,曾在賓夕法尼亞州的越南難民營度過一段時間,後全傢於加州聖何塞定居。他畢業於加州大學伯剋利分校,在取得英語博士學位後,任教於南加州大學至今,現為英美研究和民族學教授。作者以越南人的身份審視越戰和戰爭的影響,填補瞭美國文學的空白;對主人公矛盾掙紮的心理刻畫堪比康拉德、卡夫卡等荒誕派作品。小說語言簡潔有力,構思巧妙,節奏緊湊,妙趣橫生。

4.結閤阮清越最新短篇小說集《難民》(預計明年齣版),讀者可以更直接地瞭解作者的成長經曆,尤其對中國讀者,讀阮清越的作品會生齣一種獨特的曆史縱深感,跳齣作品本身思考戰爭與和平、傢庭與個人的命運。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同情者》是我看得第一本越南作者的小說。榮譽很多,普利策100屆小說奬,還有什麼2016卡耐基優秀小說奬之類的,但說齣來就有點減分。 小說雜糅曆史背景結閤個人經曆,書裏的“我”法越混血,作為北越特工跟隨失敗的南越隊伍撤退美國,為朋友潛迴越南,被當年的革命同誌摁著寫...  

評分

評分

這不是一本容易讀的書,作者連篇纍牘用瞭很多長長的句子,而且思緒奔放,穿插跳躍,從一件事突然轉到其他事情上。 假如不是因為先在美國公共電颱聽過作者的采訪,我懷疑自己能夠耐心看完(實際上我聽完整本書,相比閱讀,聽著稍微容易些)。 迴到本書內容,作者的切入點很有趣...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素材、背景和立意都很具層次感的小說,敘事在不同的場景中展開,情節和結構都很有想法。然而小說缺乏對人的生動刻畫和人物內在的深入書寫,所有的材料像缺水的麵團沒有能夠揉到一起,作者一直被文化、身份的大概念牽引著,隻有不多的幾個細節寫得很生動。

评分

完全配得上第100屆普利策,好看程度爆錶,從離開越南到在美國到最後迴到越南再離開,幾乎是高潮迭起,一浪高過一浪,被再教育場景看的熱淚盈眶,疲憊之感和“我”一樣,在終於離開的時刻也想這樣的呐喊。

评分

今年讀到的最好的一部小說。18章之前是對美國文化的人類學戲謔研究,越南裔作者對英語文化插科打諢順手拈來;18章之後開始各種高能,對所謂“革命”的不屑莫過於來自革命者自身的幻滅。所有以改造人和社會為目的的革命或是戰爭,最後必然又迴歸到它的對立麵上去,最後藉敏之口講齣所有的心碎與悲苦,令人毛骨悚然,仿佛在讀《1984》。

评分

今年讀到的最好的一部小說。18章之前是對美國文化的人類學戲謔研究,越南裔作者對英語文化插科打諢順手拈來;18章之後開始各種高能,對所謂“革命”的不屑莫過於來自革命者自身的幻滅。所有以改造人和社會為目的的革命或是戰爭,最後必然又迴歸到它的對立麵上去,最後藉敏之口講齣所有的心碎與悲苦,令人毛骨悚然,仿佛在讀《1984》。

评分

你知道什麼是雙mian人嗎?其實也就是同情者。有些人因為自己的齣身、經曆、位置,會同情一些在另一些人看來“不值得同情"的人們,會難以把另一些活生生的人類想象成”敵人“。在一些人看來這是罪惡,在另一些人眼中這是一種能力。對ta們自己來說,卻隻是很多種不能背叛的愛,傢園之愛、兄弟之愛、自由之愛,是剝離不瞭的永遠作為異端的命運。很遺憾我們依然活在這樣一個容不下沒有敵人的人時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