係統的哲學

係統的哲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作者簡介】

金觀濤

生於1947年,現任颱灣政治大學講座教授、中國美術學院南山講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高級名譽研究員。

197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係,曾在鄭州大學任教;1978年到中國科學院工作,曾任《自然辯證法通訊》雜誌社編輯部主任,科學哲學研究室主任、研究員;20世紀80年代創辦“走嚮未來”叢書;1989年到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工作,擔任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講座教授;2008年退休後到颱灣政治大學任教。

主要著作有《控製論與科學方法論》(與華國凡閤著,1983),《係統的哲學》(1988),《曆史的巨鏡》(2015)。與劉青峰閤作以下幾本著作:《興盛與危機》(1984),《開放中的變遷》(1993),《中國現代思想的起源》(2000),《觀念史研究》(2008),《中國思想史十講》(2015)。

出版者:鷺江齣版社
作者:金觀濤
出品人:三輝圖書
頁數:370
译者:
出版時間:2019-1
價格:75.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45914795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哲學 
  • 金觀濤 
  • 係統論 
  • 係統的哲學 
  • 思維 
  • 中國 
  • 三輝 
  • 鷺江 
  •  
想要找書就要到 本本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站在係統論和20世紀科學的前沿,用新的思路去考察古老的哲學命題,嘗試重建理性哲學

···

【內容簡介】

科學和哲學有無內在的共同基礎?當代人又怎樣基於科學的要求和進展來改造哲學?如何迴應量子力學對客觀性的挑戰,重建科學認識論的基礎?

《係統的哲學》收錄當代著名思想傢金觀濤的“哲學三部麯”——《人的哲學》《發展的哲學》《整體的哲學》,以及迴顧學術曆程的長篇序言。金觀濤在本書中對其把握社會曆史研究、理解現代性的分析工具進行瞭全麵總結,吸取瞭係統論、控製論等20世紀新興方法論科學的重要成果,還結閤瞭社會科學研究中首次運用的一些新概念,建立瞭一套獨特的組織係統理論。它不僅解決瞭自身的難題——給組織係統整體性一種科學的錶述,還齣人意料地解決瞭辯證理性中“客觀性”和“發展悖論”這兩方麵的難題。對於如何運用現代的科學方法論去分析古老的哲學命題,本書是一個重要範例。

···

【編輯推薦】

◆《係統的哲學》不僅收錄金觀濤的“哲學三部麯”——《人的哲學》《發展的哲學》《整體的哲學》,以及迴顧學術曆程的長篇序言,還新增瞭近年來撰寫的《關於意識的哲學思考》和最新的2018版序言。

◆ 科學和哲學有無內在的共同基礎?當代人又怎樣基於科學的要求和進展來改造哲學?如何迴應量子力學對客觀性的挑戰,重建科學認識論的基礎?所有這些問題都可以在本書中找到答案。

◆本書作者金觀濤是當代著名的思想傢,他的中國思想史研究備受贊譽。在本書中,他對其把握社會曆史研究、理解現代性的分析工具進行瞭全麵總結,並做瞭進一步的哲學錶述,對於想深入理解金觀濤思想的讀者來說,本書是必讀書目。

◆本書不僅吸取瞭係統論、控製論等20世紀新興方法論科學的重要成果,還結閤瞭金觀濤與劉青峰及其他閤作者在社會科學研究中首次運用的一些新概念,建立瞭一套獨特的組織係統理論。它不僅解決瞭自身的難題——給組織係統整體性一種科學的錶述,還齣人意料地解決瞭辯證理性中“客觀性”和“發展悖論”這兩方麵的難題。對於如何運用現代的科學方法論去分析古老的哲學命題,本書是一個重要範例。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說實話,我讀《係統的哲學》這本書過程中是受到瞭極大的震撼。剛看瞭開頭一點金觀濤對唯心主義的批判,我就有點手足無措,分不清內外瞭(我本來有兩個手機,放兜裏時一個放裏麵,一個放外麵,一直沒有弄錯過,這時竟然想不起哪個在外哪個在裏瞭)。看到觀察者與客體耦閤形成的...  

評分

“沒有觀察的時候電子處於什麼狀態?”這個問題等價於“沒有溫度的時候水是氣體、液體還是固體?”,“沒有溫度”顯然是荒謬的前提。他得齣一個條件公理:事物錶現齣一定的性質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  

評分

說實話,我讀《係統的哲學》這本書過程中是受到瞭極大的震撼。剛看瞭開頭一點金觀濤對唯心主義的批判,我就有點手足無措,分不清內外瞭(我本來有兩個手機,放兜裏時一個放裏麵,一個放外麵,一直沒有弄錯過,這時竟然想不起哪個在外哪個在裏瞭)。看到觀察者與客體耦閤形成的...  

用戶評價

评分

我覺得這是一本人人都該讀讀的關於認識論和方法論的係統哲學經典。

评分

依然記得前些年讀到舊版長長的自序時不能自已的熱淚盈眶。

评分

1.公式幾乎無排版差評 2. 幾張dynamical system的最基礎的圖反復用 3.感嘆號消解瞭其中太多視角轉換的力量——當然我在今天這麼批判一本很多年前的書,過於刻薄瞭。它帶給我的價值是給瞭我重新審視一些問題的勇氣。

评分

的確是夠形而上的

评分

放棄瞭。問題恰恰齣在這是一本關於“如何思考”的時代精神(那個時代的)作品。30年後的今天,它是“落伍”的(當然,思考本身永遠不落伍,尤其30年前),作者的語言中二又不剋製,囉哩巴嗦,對於儲備量足夠的讀者,雜糅太多似是而非的東西,有些(比如關於費耶阿本德的)甚至讓人懷疑作者自己也沒有看明白一手觀點。本書的真實價值在於“啓濛”,有時代的意義,缺點如上也明顯——30年前它是一束光,30年後依然這麼高分,就讓人唏噓瞭,從批判性思考學起,多接觸理科知識不好麼?總好過激動萬分淚如泉湧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