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桐,金陵古琴家、吴门琴人。吕建福、崔益华师从吴门老琴家吴兆奇先生、琴学著述共笔名“老桐”、并发行有《琴道》CD。崔益华,常州人氏,南京大学外语部副教授、南京大学“古琴与中国文化”公选课教师、南京大学古琴社指导老师、金陵吴门琴禅馆琴禅导师。吕建福,苏州人氏,中国佛教协会理事、金陵刻经处研究员,吴派琴学传人,“吴门琴禅•古琴课程”创办人,金陵吴门琴禅馆琴禅导师,南京东南大学古琴社指导老师,江南书院古琴导师,北京古琴文化研究会名誉理事,国际古琴养生学会副会长,致力于传统圣贤文化的弘扬和经典国学智慧的传播,“以琴静心,以禅明心”,悉心传授佛学、古琴和禅道。抚琴风格乃传统山林派琴风、清和大雅、古意盎然,崇尚中正平和、清微澹远的传统理念。
作者从正统的角度指出了“琴道”、“琴艺”、“琴品”、“琴德”、“琴技”间所存在的文化精神、思想内涵与单纯技艺的差异。从人文、物态规律进行审视,入情入理地指出了“清、微、澹、远”的鼓琴之道,在喧嚣繁闹的社会生活中,对调整人们身心安适所能起到的有益作用。通过对诸多琴学疑虑的回答,力求帮助读者从“道器”与“乐器”,琴道和技艺的细微处去比较、体味、领略“琴道”中所蕴藏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深内涵。全书行文质朴率真,字里行间每每可见撰者对琴道所爱之深,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受之切,动情处赤心难得,憨直处坦荡可嘉!
-----------------------------------------------------------------------------
涤去尘虑、万事离心,做一个真正的琴道知音,一起走进那超越古今的七弦琴的美妙世界!
在这喧嚣热闹的时代,多一位古琴知音,便多了一份清凉和宁静;多一人学琴,红尘浊浪中便也多了一股纯彻的清流。
古琴者,实为中华古圣先贤留于后世之妙器,对于人生修养、养性修身、立命进德有莫大助益,其松沉旷远的音色、舒缓简淡的曲调以及宁静庄重之仪容,其中所蕴藏的古朴宁静的意境,传达着静远淡逸的气息,能唤起恬淡悠远的回忆,令人返于原始本然之故乡,这对于紧张而焦虑的现代人实在是非常重要、弥足珍贵。
1.近几年国内兴起一场古琴热,许多古琴文化感兴趣的读者不计其数,了解古琴、学习古琴不仅成为一种高雅的时尚,也成为现代都市人释放压力、修身养性的重要方式;
2.作者知识渊博,对古琴文化、工艺、典故都能熟练掌握运用,本书叙述风格通俗易懂,趣味横生,兼具知识性、趣味性,是古琴爱好者、传统文化爱好者的优秀入门作品;
3.作者1996年即从名师吴兆奇先生学琴,现为金陵著名古琴家,吴门琴派代表,桃李满园,业内知名度高。
古琴之道,在于养心。一曲琴音,悠远空灵。 古琴,虽是一种乐器,却并不在于娱乐,而更偏向文人雅士之爱好。它与读书一般,使人修身养性,不急不躁。古琴与其他乐器不同,它没有埙声那般凄凉,也不似古筝那般绵长。如同远古高音一般,是一种空灵且悠长古音。会让人想到竹林、流...
评分 评分乐器是相通的。虽然不是练古琴的,但是对于西洋的乐器和我们中国的古琴也是有相通之处的。所以,每每看到古琴,也会有种别样的亲切,尤其在看过《国家宝藏》唐代古琴“彩凤鸣岐”后,因为在浙江博物馆亲眼目睹过过这把古琴的风采,自然又对古琴的隽秀和悠扬琴声又多几分好感。...
评分古琴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丝弦乐器,琴乐最能体现中华文明的精华,在世界音乐史上,很少有一种乐器,从过去弹奏到今天,又将从今天弹奏到未来。当未来已来时,我们更多地被现代化的乐器所迷离,忘记了音乐的传统的道术。 关于音乐的词语,我想应当是“高山流水”,把个人的小宇宙...
评分曾经,在一个古学老师的引导之下,济济一堂的成年家长们,闭目听了一首古琴曲《太极》。 那种体验无法表达。只能说,表面之下的平静,掩盖着内心的放松大哭。 只可惜结尾不美,大师只是推销一种播放古琴曲的设备。后面来了大段大段的广告。旁边的家长们便在淘宝上搜过类似的播...
琴修开始的后面部分写的特别好!受益!
评分琴修开始的后面部分写的特别好!受益!
评分琴是天地宇宙的缩影,琴是文人四事之首,琴是君子必备的载道之器,翻开这本科普读物,你将了解不一样的古琴。
评分琴是天地宇宙的缩影,琴是文人四事之首,琴是君子必备的载道之器,翻开这本科普读物,你将了解不一样的古琴。
评分古琴=人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