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馬蒂亞 森(Amartya Sen),1959年在英國劍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其後先後在印度、英國和美國任教。1998年到英國劍橋大學三一學院任院長。森在西方和印度早負盛名,1998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奬。阿馬蒂亞?森是一位富有道德精神的經濟學傢,堅持主張經濟學應與倫理學相結閤,以服務於人類正義。代錶作有《貧窮和飢荒》《論經濟不公平》等。
印度是一個極端多樣化的國傢,擁有眾多不同的追求,大相徑庭的信仰,判然有異的風俗和異彩紛呈的觀點。《慣於爭鳴的印度人》一書分直言與異議、文化與交流、政治與抗爭、理性與身份四部分內容。本書對於理解和利用印度豐富的爭鳴傳統,對於消除各種與階級、種姓、性彆及社群有關的不平等現象,對於南亞次大陸的和平事業,都是至關重要的。收入本書的這些關於印度的文章,是在過去十年間撰寫的,而其中約半數則是在過去數年間完成的。第一編的四篇文章概述印度爭鳴傳統的性質、範圍和重要意義。第二編中的文章論述交流在文化的發展與理解中的作用。第三編涉及剝奪或匱乏的政治問題(貧睏、階級和種姓分裂、性彆 不平等),也涉及印度和巴基斯坦發展核武器導緻的次大陸人類安全風險。最後一編的主題是推理在印度人認同中的作用。
發表於2025-02-25
慣於爭鳴的印度人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從學生時代看過少量的社會學、社會心理學領域的書之外,我已經很久沒有關注過這一領域的著作、思想瞭。 這些年來,一直執著於個人名利的奔忙,甚或自命崇高與清靜,關注的多的,雖多涉有文史哲等思想領域,也多為個人修為與內心觀省的東西。其行其狀,不過拘節於個人中心範圍...
評分之前的很多評論總提到民主,這讓我覺得親愛的們你們看書是不是隻看瞭第一編?是,這本書與民主的關係不可分割,中文的標題也譯得相當局限,“慣於爭鳴的印度人”。不知道哪位大師翻的,我看的西語版,而這本書被譯為瞭”當代印度“,但在正文部分譯者翻譯得還是相當符閤原文的...
評分隻看瞭譯本序,譯本序就是個悲劇。雖然森有著“窮人的經濟學傢”、“經濟學的良心"等稱號,但他也不可能和譯者一樣傻到支持最低工資法案吧?我忍著往後看,譯者還真坦率,直說自己是經濟學的外行。不知道這是心直口快呢,還是免除讓他煩惱的爭論的簡單方法。外行也得有...
評分http://www.zhongguosixiang.com/thread-2760-1-1.html
圖書標籤: 印度 南亞 人類學 阿瑪蒂亞森 南亞研究 2018 曆史3-南亞 曆史2-亞洲-南亞
中文版太過晦澀,零星的洞見,難以挽救糟糕的閱讀體驗,尤其是最後三章。
評分從曆史和文化角度迴顧印度發展和政治格局 立意深刻 但畢竟還是西方視角 試圖證明印度曆史裏的民主和懷疑論的種子 這個論證的齣發點在中國人看來可能是有些難以理解的 或許印度現在缺的根本不是民主 是集權
評分按需。
評分非常中肯的關於印度的文章結集,和奈保爾的印度三部麯尤其是《百萬叛變》比起來,森具有非常濃厚的自由民族主義色彩,畢竟他人生的兩頭都在印度,而不是一個終身的移民。但他們二人關於印度的論點並沒有衝突,也都論述瞭泰戈爾和甘地的衝突。印度從來不是一個鐵闆一塊的帝國,多元共存是曆史的必然,反而是英國殖民之後的民族主義和獨立以及分裂讓這塊土地上形成瞭以宗教為歸旨的實體國傢。它是現代殖民的産物,所以森願意去曆史中找尋未來發展的可能。(研究生時去北大聽森的講座,他參與創辦瞭那爛陀大學。)
評分從曆史和文化角度迴顧印度發展和政治格局 立意深刻 但畢竟還是西方視角 試圖證明印度曆史裏的民主和懷疑論的種子 這個論證的齣發點在中國人看來可能是有些難以理解的 或許印度現在缺的根本不是民主 是集權
慣於爭鳴的印度人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