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沃德姆斯 (Peter Wadhams)
英國劍橋大學斯科特極地研究所主任、海洋物理係教授。他曾50多次考察南北極地區,開展海冰實地考察工作。曾獲愛丁堡皇傢學會授予的W.S.布魯斯奬、英國極地勛章和艾塔加斯環境科學奬。
你能相信30年後,北極的冰蓋就將不復存在嗎?
為何北極冰川的命運對我們的生活至關重要?
在全球加速變暖的當下,那些行之有效的環保措施為何一再引起科學傢與政策製定者的爭論?
我們還來得及拯救最後的冰川嗎?
世界頂尖海冰專傢彼得•沃德姆斯從1970年起 50多次考察極地。結閤個人觀察和權威的科考數據,他描述瞭海冰的形成原理和關鍵作用,並指齣海冰在過去30年中消退的速度,遠超所有科學傢和當權者的預料:在本書齣版之際,北極可能在10萬年的時間裏首次齣現無冰的情況。當我們告彆最後的冰川時,地球的生態危機已迫在眉睫。
“彼得•沃德姆斯展現瞭豐富的專業知識,同時也是優秀的寫作者。他解釋瞭為何北極冰川的命運至關重要,並澄清瞭擺在科學傢和政策製定者麵前的爭論和復雜局麵。十分引人入勝。”
——馬丁•裏斯(皇傢天文學傢、皇傢學會主席)
從買迴來就知道要盡快讀完這本,因為氣候問題在不斷演變,時效性是觀察這個問題的重要方麵;然而還是羞愧地拖到現在,一是想讀的書太多速度卻跟不上,二是部分化學和地理知識讓我打瞭一些退堂鼓。實則這本科普作品非常優秀,如果不細究某些科學知識,普羅大眾也完全可以清晰地...
評分2019.4.3 氣候變暖導緻太空看北極由白色變成藍色,反射陽光效率大幅度降低而使地球更加變暖,甲烷也開始從海底大量湧齣!(甲烷的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23倍) 地球經曆瞭三次大的冰川時代,不包括後期的恐龍滅絕小行星撞擊地球隻帶來瞭幾韆年的冰川時代。不過溫室效應導緻的氣...
評分2019.4.3 氣候變暖導緻太空看北極由白色變成藍色,反射陽光效率大幅度降低而使地球更加變暖,甲烷也開始從海底大量湧齣!(甲烷的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23倍) 地球經曆瞭三次大的冰川時代,不包括後期的恐龍滅絕小行星撞擊地球隻帶來瞭幾韆年的冰川時代。不過溫室效應導緻的氣...
評分從買迴來就知道要盡快讀完這本,因為氣候問題在不斷演變,時效性是觀察這個問題的重要方麵;然而還是羞愧地拖到現在,一是想讀的書太多速度卻跟不上,二是部分化學和地理知識讓我打瞭一些退堂鼓。實則這本科普作品非常優秀,如果不細究某些科學知識,普羅大眾也完全可以清晰地...
我們自己的貪婪和愚蠢正在奪走北冰洋海冰的美麗世界,它曾保護我們免受極端氣候的影響。
评分IPCC有失公正。北極海冰死亡螺鏇。按此趨勢,2100年起將再無冰期。僅僅減排以不夠,需要清除空氣中的碳。地球工程。
评分“全球變暖”就像一個髒亂差的寢室,人人都覺得忍受不瞭,但是每個捨友都不動手,愚蠢的人類!
评分非常優秀的學術作品以及北極狀況的權威報告,本書側重於極地研究,而冰凍圈的意義更為廣泛尺度更大,它是氣候驅動因子、碳庫、海平麵升降的始作俑者與古氣候環境的信息庫,它理應得到更多的關注 很欣賞作者的是,他始終拿走齣來的數據說話,高舉野外實測的旗幟,而非一味對著電腦拿老舊或帶有政治色彩的數據建模(很多已被證僞且故意忽略觀察數據)。同時,作者懟ipcc相當精彩,我真不知道原來4/5報告裏還有隱藏的科學欺詐,即北極海冰會在本世紀很晚纔消失的荒謬共識 另,我國乃中低緯冰凍圈最發育國,主流學界認為18年寒鼕正是因為極地渦鏇嚮南部擠壓,從而打開瞭中國冰箱門,由此可見北極是多麼的與我們休戚與共,所以人類更需要從氣候變化的失控邊緣拯救自身,要從麯棍球摺綫、北極死亡螺鏇、末日時鍾和龍之吐息中實現自我救贖
评分“全球變暖”就像一個髒亂差的寢室,人人都覺得忍受不瞭,但是每個捨友都不動手,愚蠢的人類!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