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紹】
柳宗悅(1889—1961),日本著名民藝理論傢、美術傢。1913年畢業於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文科部哲學科。在研究宗教哲學、文學的同時,對日本、朝鮮的民藝産生瞭濃厚的興趣,並開始對之進行收集、整理、研究。於大正十五年(1926),與富本憲吉(1886—1963)、河井寬次郎(1890-1966)、濱田莊司(1894-1978)聯名發錶《日本民藝美術館設立趣旨書》。1936年創辦日本民藝館並任首任館長,1943年任日本民藝協會首任會長。齣版有《工藝之道》《日本手工藝》等著作。1957年獲日本政府授予的“文化功勞者”榮譽稱號。
【譯者介紹】
石建中,江蘇省南通市人。長期從事日本語言、文學、藝術的研究、翻譯與教學工作,在國內外報刊發錶相關文章數十篇。主要譯著有《色彩設計初步》、《民藝論》等。
張魯,江蘇省南京市人。南京博物院館員。曾先後就讀於南京藝術學院設計藝術係、日本國士館大學,留學期間曾遊曆日本及歐洲各大博物館、美術館。主要從事傳統手工藝的研究以及設計與製作,並注意融會現代元素。譯著有《日本手工藝》等。
日本民藝之父柳宗悅,四十年民藝之路的滄海拾珍,喚醒人們對手工藝的尊重與珍惜。黃永鬆、馬可、汪涵傾情推薦!
【編輯推薦】
▲ 日本民藝之父柳宗悅,四十年民藝之路的滄海拾珍,喚醒人們對手工藝的尊重與珍惜
▲ 曆史會有偏頗之時,但對美而言始終公正。民藝之美,將與時光共增其色。
▲ 黃永鬆、馬可、汪涵傾情推薦
【名傢點評】
“物隨人長久,人隨物安定。”美好的造物,讓柳宗悅感動。這份感動,在現在成為一種思念,我想,有思念就會有傳承。
—— 黃永鬆 《漢聲》雜誌創始人
十年前創建無用之始,田野調研的旅行中陪伴著我的就是柳宗悅的著作《工藝文化》。柳宗悅的書為所有人(而不僅是設計師)深入解讀瞭手工日用之物是如何悄無聲息地介入並改變著我們的生命品質……
——馬可 設計師,無用品牌創始人
工藝之道不是可道之道,到最後一定是物我兩忘,是製造者年復一年做齣來的無人觸及的玄妙,是擁有者年復一年用齣來的惟他自知的情分,是一種偶爾會彼此念及到的樸素踏實的溫暖。
—— 汪涵 主持人,作傢
【內容簡介】
本書是柳宗悅先生四十年民藝之路的滄海拾珍。他最早提齣“民藝”概念,著書立說,普及推廣“民藝”的理念;並身體力行,創辦日本民藝館,收集整理民間器具,用畢生精力保護發揚日本傳統手工藝。四十餘年中,柳宗悅先生及其同仁走過瞭一個無比漫長而艱辛的曆程,而他的民藝理論與實踐,對於今天我們本土手工藝傳統的守護與傳承,亦有啓發。在清貧與靜寂中,竟然可得到任運無礙之三昧。
“工藝,我所鍾愛的世界,在這裏已浸淫許久。日復一日生活於其中,與所有的器物已經成為一傢。行路的手杖上記有“同行二人”,工藝就是漫長旅途的同行者。隻有每日都能夠與之同甘共苦,纔能安心地遨遊在這世界之中。信仰的生活也是犧牲的生活,要用一生來侍奉。”
發表於2024-12-25
民藝四十年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柳宗悅一個重要的思想在於通過對工藝之美的贊頌,對抗所謂大傢、名器。在尋常之物裏,在每日的使用中,沉默而自然之美,緩緩流露。這樣的美,同樣有美的高度與深邃,同樣接近於神性。 常有段子論者,說東方不尊重創造者,佳作往往沒有作者留名雲雲。但人類文明的價值,確實不能...
評分我們的未來是新的,但過去,何嘗不是新的?這樣的提問,既低調,又震撼。 在那些無知無智的、甚至談不上技巧的生産者及其無名的作品中,柳宗悅發現瞭一種宗教式的信仰之美、對生活與生存的信仰。製作、使用與觀賞,無不在一種無語無識的狀態下釀造美,生活就這樣達到一種無為...
評分在景德鎮的第二天, 上午去“陶最”買瞭一隻青花蓮花陶藝杯, 一個蓮花香座, 以及先生在一塊殘缺的素坯上畫瞭青花的“莊周夢蝶”, 我在背麵畫瞭“喬峨眉Ciao EMei睜開的眼睛和微閉的唇”。 “陶最”的櫥窗是我們“不說”房的姊妹窗。 去瞭樂天陶社, 看見瞭那個美國陶藝傢作...
評分柳宗悅一個重要的思想在於通過對工藝之美的贊頌,對抗所謂大傢、名器。在尋常之物裏,在每日的使用中,沉默而自然之美,緩緩流露。這樣的美,同樣有美的高度與深邃,同樣接近於神性。 常有段子論者,說東方不尊重創造者,佳作往往沒有作者留名雲雲。但人類文明的價值,確實不能...
圖書標籤: 日本 日@柳宗悅 設計 @譯本 藝術 美學 生活美學 理想國
某夜讀到《收藏之辯》時,非常感動於文字的真誠,共鳴中有寂寞。
評分某夜讀到《收藏之辯》時,非常感動於文字的真誠,共鳴中有寂寞。
評分日本民藝美學奠基之作。物我無執,將一切托付予自然,美油然而生。
評分某夜讀到《收藏之辯》時,非常感動於文字的真誠,共鳴中有寂寞。
評分某夜讀到《收藏之辯》時,非常感動於文字的真誠,共鳴中有寂寞。
民藝四十年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