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瑾
自由撰稿人。本科畢業於浙江大學新聞係,2010年於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獲理學碩士學位。2013年起成為Lonely Planet內容策劃、中文作者,參與瞭近20本旅行指南,包括《甘肅和寜夏》《四川和重慶》《新疆》,以及《菲律賓》《北歐》等,同時為多傢媒體撰稿。旅行十餘年,足跡遍布亞、歐、美三十餘國,對陌生和未知始終抱有好奇心與探索欲,喜歡所有不切實際的東西和人。
紀韓
曾短暫服務於聯閤國計劃開發署(UNDP),後因機緣巧閤成為一名程序員,隨時在旅行者、攝影師和量化金融工程師間搖曳不定。內心常泛起對未知世界的嚮往,隻有在路上的時光纔能安分守己。曾作為LonelyPlanet中文作者參與齣版有《西南自駕》《經典攝影旅程》,不定期為多傢媒體供圖。對微型車輛有著異乎尋常的熱愛。
2015.09~2016.08,兩人自駕一輛中國牌照的小車,環遊瞭亞歐25個國傢和地區。
本次旅程分為兩個階段:
•2015年9月從中國上海齣發,至2016年1月到達英國牛津(所駕車輛製造工廠),即“由亞入歐”之旅;
•2016年3月從英國牛津齣發,至2016年8月到達中國新疆(本書作者齣生地),即“由歐入亞”之旅。
本書是作者自駕遊曆亞歐25國的經曆,講述從西伯利亞、斯堪的納維亞、英倫三島到地中海沿岸、中東、高加索、中亞,尋找與遇見的關於人、物、典禮、飲食的故事。作者以觀察者與體驗者的身份,試圖揭開某個宗教、民族、手工藝等等的一角麵紗,有些成功、有些失敗,其中有的是真實的失望與感動。在文字之外,輔以攝影,力圖講好亞歐旅行中最重要的事:尋找與遇見。
早前讀完瞭《隻有尋找和遇見》,一直想著該寫點兒什麼,卻遲遲下不瞭筆。可能是我作為後輩,嚮來對這位嚴苛(於己於人)的姐姐有喜愛之情;也可能是我從2015年開始跟著他們的公眾號2Lunatics“雲穿越”瞭歐亞大陸,對某些人物和故事已經熟悉——總之,閱讀的過程更像是對旅程的...
評分LP風格的一部旅行記錄片,可能每人的看點不同吧,我覺得對於類似計劃進行洲際自駕的朋友來說可能會略有失望,內容也有些碎片化瞭。前期準備工作尤其是簽證申請的規劃以及遇到的睏難、旅途路綫的選擇過程(我相信作者思考過很多路綫,文中為什麼最終選擇書中的路綫沒有進行敘述...
評分最近,號稱兩個“瘋子”的青年旅行傢黎瑾、紀韓,為讀者帶來瞭他們的旅行文學處女作《隻有尋找和遇見—兩個“瘋子”一輛車的亞歐自駕》。這本由中國地圖齣版社齣版的旅行文學作品,繼續在該社多年精心耕耘的旅行文學讀物中,彆具一格,耐人尋味。 敢於在書名中,自稱瘋子的旅行...
評分這是一本文字並不多但是可以放慢速度細細品讀的亞歐自駕遊記。需要做的隻是,每讀完一個章節之後放下書,在腦海裏想象他們所描繪的人、物、場景,感受他們所擁有的經曆。 他們所經曆的仿佛不僅僅是331天亞歐大陸自駕的探索和冒險,描繪的更像是一段人生 — 兩個默契的人,帶著...
評分LP風格的一部旅行記錄片,可能每人的看點不同吧,我覺得對於類似計劃進行洲際自駕的朋友來說可能會略有失望,內容也有些碎片化瞭。前期準備工作尤其是簽證申請的規劃以及遇到的睏難、旅途路綫的選擇過程(我相信作者思考過很多路綫,文中為什麼最終選擇書中的路綫沒有進行敘述...
喜歡作者旅途中遇到的人和他們的故事。
评分記住土耳其????烤????瞭
评分4.27慢書房分享會 一對“瘋子”情侶一年自駕遊的見聞體悟。旅程隻做兩件事:尋找和遇見。現代化、全球化的衝擊更讓他們珍視傳統物件的記憶,並在世界趨同時從曆史和未來的視角思索更深的含義。 好喜歡這樣的記錄方式,個人見聞與書影故事交融,在浪漫主義消失的過程中尋找浪漫,像堂吉訶德那樣。
评分文字太像飛機上的旅行雜誌瞭,實在提不起興趣,很難看下去,附送的小冊子倒是很實用
评分一下午 在學校圖書館新添置的軟沙發上 枕著窗外的細雨看完瞭 其實旅行並不隻包含美好吧 像作者這樣和先生兩個人花瞭一整年的時間旅行二十幾個國傢的勇氣 真的不可多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