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台湾女性文学开山人。191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1921年随父母返回台湾,1923年又随父母迁居北京。1948年回到台湾,开始文学创作。1967年创办《纯文学月刊》,1968年创立纯文学出版社。提出“纯文学”的概念,提倡不含政治及商业目的的文学创作。1994年荣获“世界华文作家协会”及“亚华作家文艺基金会”颁赠的“向资深华文作家致敬奖”,1998年荣获“第三届世界华文作家大会”“终身成就奖”。
其自传体长篇小说《城南旧事》,1999年获第二届五四奖“文学贡献奖”,德文版获瑞士 “蓝眼镜蛇奖”。
代表作有《城南旧事》《春风》《晓云》等。
发表于2025-04-03
城南旧事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童年的离骚。 《城南旧事》一个让人迷得发紧的名儿,林海音女士独步文坛三十多年的经典作品。同名体裁无论电影音乐,都如梨爪雪印,弥散着茶香四溢,却始终昏黄的调调。 平常的冬夜,再次回味林海音女士的文字,小雅轻诵,质朴中见飘逸,充满风景画般的写意。叙事亦没有波澜...
评分一直以来我都认为,阅读是需要心境的,在什么样的年纪读什么样的书,倘若你觉得一本书不好,很有可能是你没有读懂它,或许再过一些年来读,会疑惑于自己当年的不以为然。对于我来说,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早已是耳熟能详,可是曾经在书店无数次的翻开它,却从来也提不起阅读的...
评分《城南旧事》这本书的经典程度,那是毋庸置疑的。不过一直无缘细读,小时候的教材也不是人教版的,于是拖到现在才有机会读完全本。不过读书本来讲得就是机缘,而且书中有些东西,是要自己有一番经历才能真正体会的。 作者林海音在序言中曾提及自己那段无忧无虑,令人怀念的...
评分《城南旧事》这本书的经典程度,那是毋庸置疑的。不过一直无缘细读,小时候的教材也不是人教版的,于是拖到现在才有机会读完全本。不过读书本来讲得就是机缘,而且书中有些东西,是要自己有一番经历才能真正体会的。 作者林海音在序言中曾提及自己那段无忧无虑,令人怀念的...
评分图书标签: 小说 回忆 林海音 中国文学 自传 北京 隨筆 只读第一部分就够了
《城南旧事》是台湾文学祖母级人物林海音久负盛名的自传体小说,全书以孩童澄澈的视角,追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北京城南的往事。
书中通过英子用童稚的眼睛洞察世间的悲欢离合,用纯净的心灵感受人情冷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勾勒出人们心底永不泯灭的纯真与善良。而对老北京人事风物的种种描写,又反映出一个时代的历史风貌。有极强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两者相结合,使《城南旧事》成为公认的乡愁文学力作。满纸淡淡的哀愁与诗意,感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
《城南旧事》于1999年入选《亚洲周刊》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获第二届五四奖“文学贡献奖”,德文版获瑞士颁赠的青少年文学 “蓝眼镜蛇奖”等诸多奖项,成为畅销数十年的不朽文学经典。
北平和台湾都是,热闹又悲伤
评分19书8。19夜看完了第一遍《城南旧事》,几个小故事,语言很平实,却感人至深。冬阳-童年-骆驼队,写骆驼;惠安馆,写疯子;我们看海去,写小偷;兰姨娘,写弃妾;驴打滚儿,写宋妈;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写父亲。不同的人或物,共同的离去。文字写到这份上,返璞归真,了不起!20看完了《城南旧事》第二遍北平漫笔,第三遍冬青树,也很好,但稍逊于第一编。里面提到了金受申《老北京的生活》,陈鸿年的《故都风物》。查了一下,都是好书,有机会看。几十年过去,城犹在,人不同了。
评分得以在这本书里看到爷爷奶奶那辈人所处的童年时代,也是我怀念家人的一种方式。谢谢爷爷奶奶给了我美好的童年,也谢谢这本书让我看到他们的童年。
评分因为没有去过北京,对北京这座城市没有什么好感,所以关于旧时的北京并没有什么感受。倒是林海音在做先生所见所闻的小故事倒是挺感动的
评分小时候听妈妈提起过《城南旧事》,看书前一直以为是虚构的,看了才知道是真人回忆改编。每每看这种随笔散文,便不禁感慨文字的力量。自述、口述历史,没有文字的记录,历史便只是历史书上干巴巴的描述。
城南旧事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