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屏球,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1960年12月出生于安徽铜陵县,1983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1996年获博士学位,曾任街道扫盲班与中文学教师及杂志社编辑工作,1990年开始从事高校教学工作,从1996年至1999年在复旦大学担任教学与研究工作,曾任中国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导。于2000、2006年赴韩国、日本讲学各一年。1999年9月任韩国釜山大学中文系专任教授,2011年回复旦大学任教。长期关注士人精神史与文学情感与语言表达的问题,最近研究兴趣多集中于文本形态、传播方式与文学关系研究,推崇史证与哲思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发表于2025-01-22
梯航集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标签: 域外汉籍 东亚史 书籍史 海外汉学 东亚 2018
近年来,海外所藏汉籍日渐受到学界关注。与20世纪初学人的研究不同,今人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不仅仅是为了收集稀见孤本残篇以补本土的不足,更主要是想藉汉籍在异国流传之事考察中土文化输出的历史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与其他地区相比,日藏汉籍是一个极有特色的领域。首先,不同于英美各大图书馆只是在近代才进行大规模收藏,汉籍在日本已有较长的流传历史,很多经典在日本有自己独特的承传史。同时,长期以来,汉籍已成为日本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一直被使用的求知读物,而不仅仅是作为收藏品为少数人所用。其次,文化环境不同,观念不同,我弃他取,一些俗世文献得到了较好的保存。如唐代张鷟《游仙窟》,自开元年间传入到日本后就一直流传下来了,但在中土却因其内容低俗,为士大夫所不齿,各类官私书志不记,失传多年。其他还有很多小说、戏曲、禅家文献的原始版本,也多存于日本,其因也是因为这类书籍长期不为中土士大夫关注。再次,文化的扩散与传承有其偶然性,此亡彼存,此轻彼重,在在皆是。本书带你揭开仙山秘藏的面纱,看一下中日文化背景差异下下典籍流传的不同面貌。
本书是一部学术论文集。收录了中日知名学者关于日藏汉籍的学术论文26篇。内容涉及经史子集各领域。日藏汉籍与我们国内传承的典籍相比,有如下特点:一是日藏汉籍多存古本,中国本土古籍在流传过程多有以新替旧的倾向,印本替代抄本,新出版本替代旧版,如《文选》六臣注流行,独立的五臣注与李善注则不存,《史记》三家注本替代了原有的“集解本”,多是如此。日本对中土文化的接受有时间上的差异,后出新版与原版在时间上常有上百年的差异,因此,一种汉籍传入后,往往因其古老性而获得正宗地位,始终能以原貌流传,不易被后出本所替代,如金泽文库本《白氏文集》抄卷,原初就是慧萼在会昌四年抄回到日本,其后虽有各类明刊本、朝鲜刊本传入,但是,并未动摇本书在学府的权威地位,它也因此而得保存唐卷原貌。其次,文化环境不同,观念不同,我弃他取,一些俗世文献得到了较好的保存。如唐代张鷟《游仙窟》,自开元年间传入到日本后就一直流传下来了,但在中土却因其内容低俗,为士大夫所不齿,各类官私书志不记,失传多年。其他还有很多小说、戏曲、禅家文献的原始版本,也多存于日本,其因也是因为这类书籍长期不为中土士大夫关注。所以,近代自杨守敬以来,日藏汉籍多为中土学者所重,形成了一个学术热点。现在看来,经过前辈学者近一个世纪的掏掘,大规模的发现绝本与孤本之事可能已经不多了,但是他山之石可以攻我之玉,尤其是古代日本学人关于汉籍的著录、节录、引用、改用诸事尤其值得关注,这对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古代东亚文化体的建构,意义更大。有鉴于此,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于2016年12月召开了日藏汉籍中日学术研讨会,从各个层面展示了这一学术领域有待拓展的学术空间,并推动中日学者进行了较有成效的交流。现将会议论文结集出版,以飨同好。
多是資料整理,缺乏立論。
评分異文研究,大有可為,
评分即便具备发现新材料的眼光,也要有能驾驭材料的本事。在这两者上,自己还差的远呢。赞一下快过年了还在勤奋工作的京东小哥
评分多是資料整理,缺乏立論。
评分多是資料整理,缺乏立論。
梯航集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