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陣內秀信 じんない ひでのぶ
建築史家,法政大學名譽教授。本系列套書的編輯委員之一。因義大利城市史研究的功績,獲頒「義大利共和國功績勳章軍官勳位」,以及羅馬大學名譽學者。著有《東京的空間人類學》(獲三得利學藝獎)、《威尼斯──水上的迷宮都市》(講談社,一九九二)、《前往南義大利!地中海都市與文化之旅》(講談社,一九九九)、《義大利都市的空間人類學》(弦書房,二○一五)、《水之都威尼斯:持續性發展的歷史》(法政大學,二○一七)。
審訂、導讀者簡介
王維潔
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專長西洋建築史、建築理論,著有《方舟之石:基督教堂千禧之演》、《場所之石:南歐廣場的歷史──由古典希臘至巴洛克》、《路康建築設計哲學》等書。
譯者簡介
李雨青
台灣大學學士、首都大學東京碩士,曾旅居日本多年。目前從事出版、翻譯工作,為內容力有限公司特約譯者。譯有《大日本.滿洲帝國的遺產》、《素顏的孫文》、《袁世凱》(以上為八旗出版)、《中國霸權的論理與現實》等,共譯有《湯德章:不該被遺忘的正義與勇氣》。
发表于2024-11-22
義大利‧海洋城市的精神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标签: 海洋史 历史 世界史 意大利 城市史 日本 日本史学名家 阵内秀信
「海洋」是陸地的屏障,卻也是催生交流的通道!
推動中世紀地中海史發展的,正是掌握海上商業貿易的城市!
從海洋望向城市――看 威尼斯/阿瑪菲/比薩/熱那亞
如何透過海洋貿易,獲得堪比帝國的影響力!
從港口、塔樓等地中海建築的風格,見證海洋城市如何活用東西方文化!
本書以照亮中世紀歷史的四座海洋城市──威尼斯、阿瑪菲、比薩、熱那亞──為主角,深入當地人生活的場域,看見商業貿易興盛、貨物流通的地中海。論述勢力龐大的四大海洋城市如何向東方世界發展,思考海洋城市的生活空間是如何建立,並實際描繪至今依然存在的海洋城市精神。
與陸地城市不同,中世紀南歐的海港城市,例如威尼斯、阿瑪菲、熱那亞,都是必須從海上坐船進入的城市。第一眼停留在人們眼中的城市景象,是從海上望向城市時的畫面。「海洋」對這些城市來說,不是地理的疆界,而是值得向外探索,充滿商機的舞台。
■城鎮是由海洋連接起來的!
海洋不是地理的疆界,而是值得向外探索、充滿商機的舞台
歷史學家一般在描述因港口而興起的城市時,多採用「海港城市」的說法;但作者認為稱這些城市為海港城市,彷彿只是將其當成面臨海洋入口的陸地;相較之下,本書更想將這些因海上貿易而繁榮、透過與海洋的相繫而創造出獨特文化的中世紀義大利海港城市,稱為「海洋城市」。
這些「海洋城市」穿越了漫長的時光,它們的港灣至今已逐漸喪失了港口貨物進出的功能,轉化為現代性的觀光用途,然而最初這些城市興盛起來的關鍵,正是因為「城鎮是由海洋連接起來的」。因此,該將城市視為海洋的一部分,用更宏觀的角度,從海洋視角來重新思考城市。
■「興亡的世界史」系列中,唯一以「城市」為主角描繪的世界史
義大利的海洋城市,如何透過海洋貿易獲得堪比帝國的影響力?
在本書提到的眾多海洋城市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四周被水環繞的威尼斯。羅馬帝國滅亡後,歐洲受到「蠻族」入侵,進入了中世紀黑暗時期,城市衰退成為農村社會。威尼斯人生存的地方因為飽受來自北方的匈奴人、哥德人威脅,不得已只好委身突出於岸邊的潟湖小島。結果沒想到此一地理位置剛好讓威尼斯能夠透過海洋與拜占庭帝國的康士坦丁堡貿易,自此接上了東方自古以來繁榮的貿易路線。威尼斯強大的商業實力,讓它從中世紀之後有將近一千年的時間,得以保有自由與獨立,而不受其他大國控制。
義大利引以為傲的四座海洋城市,除了威尼斯之外,還有阿瑪菲、比薩與熱那亞,這四座城市的船隻分別馳騁在中世紀的地中海上,彼此競爭與合作,寫下了難以遺忘的海洋貿易史。從歷史的發展脈絡來看,這些海洋城市透過商業貿易,扮演著帶領歐洲社會復甦的領頭角色。想了解中世紀的地中海貿易盛況,從「城市史」的角度出發,更能釐清當時的發展脈動。
■跟隨作者的導覽,漫步在充滿地中海風情的古老城市
從建築結構中解讀出不止西方文化,還有各種東方文化層層交疊的結果
要造訪海洋城市,必得乘船由海路接近港口,先用宏觀視角觀察廣場,接著以微觀視角分析巷弄之中的建築物構造,逐步發掘出隱藏在城市中、卻又清晰可見的歷史紋理。作者在書中帶領讀者穿梭在義大利海洋城市的街道中,親身將自己對這些城市的認識,藉由導覽的方式娓娓道來,從空間與歷史的交會,解讀由多元文化型塑的城市歷史。
中世紀的地中海世界,除了受到羅馬、拜占庭的影響,伊斯蘭世界的先進文化也透過港口傳入了歐洲。這些具有「個性」的海洋城市,正是希臘和伊斯蘭文化的融合之地。文化的揉合以及不同時間建造的各類型建築形成的「時間錯置」,形塑出獨特的城市風格,而海洋城市的建築也因為與東方的交流,培育出特有的精神與美感,這正是該地的建築為何會充滿歷史魅力的原因。
■從貿易之城蛻變為觀光勝地,海洋城市的魅力完全不受時間限制
活用地理條件與文化遺產,以全新面貌打造新風貌,寫下新歷史
本書帶領讀者回到歷史的現場,翻轉陸地的視野,在中世紀的情境中取徑「海洋」,看見商業貿易興盛、貨物流通的地中海。在當時的地中海上,各個海洋城市國家的船隻縱橫航行著,例如繁華的水上城市威尼斯、建築在斷崖上宛如立體迷宮的阿瑪菲等等,它們憑藉著商業實力,成為地中海的經濟中心。
海洋城市的歷史,也並非終結於中世紀。它們經過文藝復興、巴洛克時代,依舊站在歷史舞台的聚光燈下:威尼斯設置了「國際水都中心」此一符合威尼斯形象的國際機構,進行世界水岸城市的研究交流。阿瑪菲因為其海洋城市經驗所培育出帶有濃郁伊斯蘭色彩的異國情調,而受到來自北方歐洲人的關注,成為上流人士喜愛的觀光勝地。比薩打造出氣派的造船廠,同時興建了理想城市範本的外港利佛諾。熱那亞在保存古老港口周邊歷史建築的同時,還加入了嶄新的設計,以大膽的創意成功重建,不但主辦了G7峰會,還獲選為歐洲文化首都。
■《義大利.海洋城市的精神》能夠帶給台灣讀者什麼啟示?
現今成為觀光重鎮的義大利海洋城市,早在中世紀便透過海洋商業貿易,獲得堪比帝國的影響力。甚至在談到中世紀的歷史時,威尼斯好比今日的倫敦、紐約一樣,是全球的經濟中心。這些曾經在地中海呼風喚雨的城市是如何發揮坐擁海洋的優勢、最終又為何沒落,值得台灣省思。
本書的啟示是:
台灣是個海島國家,地理位置正好位在東海上的十字路口,是相當重要的海洋交通樞紐。台灣的海洋性與開放性一點也不比中世紀時期的威尼斯遜色,也同樣成為多元文化的薈萃之地。台灣應像義大利的海洋城市一樣,充分利用自身的先天優勢,才能在周邊各大國之間獲得足以自保、甚至向外發展的實力。
■來自日本講談社的全球史鉅獻
《蒙古帝國的漫長遺緒──後蒙古時代與世界史的重新構圖》屬於日本講談社紀念創業一百週年,所出版的「興亡的世界史」套書第10卷。這套書的出版是希望跳脫出既定的西歐中心史觀和中國中心史觀,用更大跨距的歷史之流,尋找歷史的內在動能,思考世界史的興衰。八旗文化引進這套世界史的目的,是本著台灣史就是世界史的概念,從東亞的視角思考自身在世界史中的位置和意義。
本书以城市史的海洋环境构成的模式书写着中世纪意大利各大海洋城市的兴起,与近代以海港勃兴为城市的海港城市不同,意大利的海洋城市主要是靠海洋贸易为生,尤其是中世纪时期意大利的威尼斯、拿波里南侧的阿玛菲、比萨、热那亚、莫诺波利和加里波利,甚至是没入希腊的克里特岛、纳夫帕克托斯和纳夫普利翁为代表的城市,主要承接西方与伊斯兰各大帝国之间的贸易及其文化传播特征。
评分题材感兴趣
评分这本书比较像在旅游城市当地买到的那种游览手册,当然有一些学者特别是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专业性不是很强,技术性也不知何在,很多分析不过是蜻蜓点水。另外,我刚到意大利读书的时候,对他们的乡土意识很有感,觉得地方史也是个颇有意思的题材,现在却又重新觉得不免琐碎且多生事端。到头来我毕竟还是中国人。
评分以威尼斯为花、阿马尔菲为茎、比萨与热那亚为叶,加里波利与莫诺波利不过是取蜜辛劳的小蜜蜂罢了。笔法近似游记,走马观花,侧重于城市结构,疏忽了历史事件,终不及盐野七生的《海都物语》写得妙趣横生。
评分本书以城市史的海洋环境构成的模式书写着中世纪意大利各大海洋城市的兴起,与近代以海港勃兴为城市的海港城市不同,意大利的海洋城市主要是靠海洋贸易为生,尤其是中世纪时期意大利的威尼斯、拿波里南侧的阿玛菲、比萨、热那亚、莫诺波利和加里波利,甚至是没入希腊的克里特岛、纳夫帕克托斯和纳夫普利翁为代表的城市,主要承接西方与伊斯兰各大帝国之间的贸易及其文化传播特征。
義大利‧海洋城市的精神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