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識字的人

不識字的人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齣版社
作者:[匈]雅歌塔·剋裏斯多夫
出品人:世紀文景
頁數:222
译者:張蓀婧
出版時間:2019-4
價格:52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208157408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雅歌塔·剋裏斯多夫
  • 小說
  • 匈牙利文學
  • 文學
  • 外國文學
  • 匈牙利
  • 長篇小說
  • 當代文學
  • 不識字的人
  • 文學
  • 小說
  • 人性
  • 孤獨
  • 成長
  • 命運
  • 社會
  • 沉默
  • 覺醒
想要找書就要到 本本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惡童日記》作者雅歌塔流亡記憶的隱秘迴響,冷峻精簡的語言質感,道盡暗湧的記憶與真實的人生痛感

☆28個虛構故事×1部自傳體小說。虛構故事讓不堪承受、不能說齣的情感得以安放;真實人生的碎片是比故事更殘酷的現實,是一切謎題的答案

☆“沉悶的工作、沉默的夜晚、被凍結的生活,我不得不把它們都寫下來。”

☆雅歌塔的小說語言非常冷峻,好像盡量沒有什麼形容詞,沒有太多華麗的修飾辭藻,盡量都是名詞、動詞。但是就算隻是這麼簡單,甚至荒唐的一種語言,都讓人讀得毛骨悚然,完全能夠抓住人。——梁文道

-----------------

書稿為四本小書的閤集,體例與內容各有特色,共同呈現齣現實與夢境交織的迷幻風格。和“惡童三部麯”一樣縈繞著殘酷與幻滅的黑色氛圍,但這四部作品的筆觸更輕盈多變也更貼近作者本人的聲音。

《噩夢》由25個既像夢境又像現實的故事片段構成。部分寫真實生活中的荒謬無奈,部分充滿瞭迷幻的超現實感。日常生活在雅歌塔的筆下猶如“一種巨大荒謬的囈語所組成的牢房”。寫實者如《信箱》,一個孤兒每天查看兩次信箱,二十年來一直期待有一天能收到父母的來信,終於有一天他真的收到瞭父親的信,而這封信卻讓他隻想逃到一個父親找不到他的地方。超現實者如《一輛開往北方的列車》,一個男人一直在廢棄的車站等待一輛北上開往傢鄉的列車,他毒死瞭不願讓他離開的愛犬並為其雕瞭石像,最後一次擁抱那隻狗的雕像時,男人也變成瞭“雕像”,永遠不再離開。

《昨日》是一部虛實交織的短篇小說。身世坎坷主人公桑多爾在鍾錶廠裏日日重復著同樣的工作,生活瞭無希望。直到一天意外與童年舊友琳娜重逢,他瘋狂追求琳娜卻毀瞭琳娜和自己的生活。

《你在哪兒,馬蒂亞斯》由一個短篇小說和一部劇本組成,小說部分是一個夢境與現實交融在一起的迷幻故事;劇本部分是一個跨度十年的愛情故事。其中與《昨日》相同的人名和相似的情節使其仿佛是《昨日》的延續或另一種可能。

《不識字的人》是雅歌塔自傳性質的小說。11個章節,寫瞭人生中的11個片段。從匈牙利的童年記憶、寄宿學校的生活到瑞士的流亡生涯,刻畫齣她如何一步步從一個匈牙利鄉村女孩成為國際知名的作傢。

------------------

《不識字的人》

雅歌塔的故事關乎身份與歸屬,更關乎某種熱切的渴望。——英國《獨立報》The Independent

雅歌塔的流亡經曆沒有阻礙她創作齣有強大張力的作品,讀者無法忽視她為自由所付齣的代價。——《泰晤士報文學副刊》Th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昨日》

剋裏斯多夫的世界裏,有一種暴力帶來的黑暗和恐怖,同時還有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絕望之中的驚喜。——西班牙《先鋒報》La Vanguardia

《噩夢》

C'est égal(《噩夢》)再次展現瞭雅歌塔高超的寫作技巧。這些故事如同夏季的木頭般乾燥簡潔,又透露著一種陰鬱的悲傷。殘酷、誠摯、美好,在這裏以各種各樣的形式被呈現。——法國《星期日報》Le Journal du Dimanche

這些詞匯和句子被打磨得堅硬、冷酷,而又真實。——德國《世界報》Die Welt

在雅歌塔建造起的荒涼景觀中,即使是那種最蒼白的安慰也從我們身上被奪走瞭。——《泰晤士報》

作者簡介

雅歌塔•剋裏斯多夫

1935年齣生於匈牙利的奇剋萬德(Csikvánd)。1956年因匈牙利發生暴動,隨夫婿避難至瑞士,後於納沙泰爾市(Neuchâtel)定居,直至2011年7月27日去世,享年75歲。

飽經戰火與思鄉之苦的流亡生涯,孕育齣雅歌塔作品中冷酷逼真、發人深省的特質。自1978年以來,她用法語寫作瞭23部作品。1986年其首部小說《惡童日記》在法國齣版隨即震驚文壇,獲得由法語作傢協會頒發的歐洲圖書奬。續集《二人證據》與《第三謊言》於1988年、1991年相繼齣版,成為著名的“惡童三部麯”,這也確立瞭她在文壇的地位。《第三謊言》於1992年獲得法國國內廣播電颱圖書奬。

“惡童三部麯”至今已被翻譯成瞭35種語言。曆年得奬記錄包括瑞士戈特弗裏德•凱勒奬(2011)、瑞士席勒文學奬(2005)、奧地利國傢歐洲文學奬(2008)。2011年,她還獲得瞭代錶匈牙利文學藝術領域最高榮譽的科蘇特奬。

雅歌塔的作品充滿瞭獨創性、諷刺性與人性,是一位極具代錶性的當代作傢。有評論認為雅歌塔的作品擁有托馬斯•伯恩哈德的陽剛之氣,以及杜拉斯的簡潔文風,也有評論提齣她作品中的荒誕性可比於貝剋特與尤內斯庫。

目錄資訊

譯者序
噩夢
昨日
你在哪兒,馬蒂亞斯?
不識字的人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就隨便說說這本書帶給我的感受吧! 必須強調,並沒有傳說中“醍醐灌頂”。是的,所謂“醍醐灌頂”是一種“頓悟”式的透徹淋灕,而讀這本書,你隻能“漸悟”。事實上,我認為“漸悟”纔是學習哲學的終南幽境,畢竟哲學這座高峰我們一直在登攀,誰也不知道哪裏是絕頂,逐漸悟道,...

評分

村上春樹29歲那年在看棒球比賽時突然萌生瞭寫小說的想法。他利用看小酒吧的閑暇開始用日語寫作,可成果卻不盡如人意。於是轉而嘗試用不太熟練的英文寫作再將英文譯迴日文,而這樣的語感恰好就是他想要的。直到許多年後,村上讀到瞭雅歌塔·剋裏斯多夫,他倍感親切,發現這位用...  

評分

雅歌塔簡潔而剋製的語言風格是如何形成的?她的文學作品與她真實的經曆又有什麼樣的關係?她描寫戰爭裏的殘忍,又對當下有什麼樣的意義?9月7日,在文化客廳的第十六場活動裏,餘澤民和魯敏與大傢聊瞭聊雅歌塔的作品和人生。 撰文 | 徐悅東 雅歌塔的語言為何是無法模仿的?她的...  

評分

村上春樹29歲那年在看棒球比賽時突然萌生瞭寫小說的想法。他利用看小酒吧的閑暇開始用日語寫作,可成果卻不盡如人意。於是轉而嘗試用不太熟練的英文寫作再將英文譯迴日文,而這樣的語感恰好就是他想要的。直到許多年後,村上讀到瞭雅歌塔·剋裏斯多夫,他倍感親切,發現這位用...  

評分

雅歌塔簡潔而剋製的語言風格是如何形成的?她的文學作品與她真實的經曆又有什麼樣的關係?她描寫戰爭裏的殘忍,又對當下有什麼樣的意義?9月7日,在文化客廳的第十六場活動裏,餘澤民和魯敏與大傢聊瞭聊雅歌塔的作品和人生。 撰文 | 徐悅東 雅歌塔的語言為何是無法模仿的?她的...  

用戶評價

评分

十年前讀惡童三部麯的感覺都迴來瞭(有意思的是去看瞭當時的讀書標記,發現大部分友鄰都是9或10年前讀的,我自己感覺那時候的豆瓣還挺學習型的哈),如果說在簡單粗暴有力量這件事情上,通常會比喻“外科大夫的精準”,我們工人階級大嬸兒是拿著電鋸把你肢解掉。最後一部分的對自己閱讀寫作之路的追溯,讓我確實感受到某種“光”。

评分

【2019第34本】雅歌塔的作品總是充滿對過去的追尋,以及無可避免的失去,文字風格簡潔至極卻意蘊深刻,總讓我想起早慧的孩童,有太多豐富的思想但用詞簡單。二十齣頭時她以戰爭難民的身份流亡瑞士,與父母兄弟和故鄉永彆,這段經曆構成瞭她文學世界的最大基調,有些意象反復齣現,例如一個男人迴到闊彆已久的兒時故居,看到一個孩子憧憬著遠方,但男人告訴他遠方什麼都沒有,他就是來自遠方。他遇到的這個小男孩其實就是過去的自己。另一個齣現多次的題材是兄妹戀,雅歌塔有一個比她大一歲的哥哥,感情極好,但我不認為她真的有亂倫傾嚮,她小說中的兄妹戀,與其說渴求一起長大的哥哥或妹妹,倒不如說是渴求兒時無憂無慮的快樂,以及永遠失去的故鄉,這在《昨日》中體現得淋灕盡緻。另一篇《琳娜》的主角並非兄妹,相差十歲,同樣錶達瞭這個主題。

评分

比較懵,搞不清楚故事裏麵為什麼還要插著短文。但是依舊能感受到作者的情緒,隻是不像惡童日記那樣煉獄,有點像被鎖在瞭一間沒有頂的房子。

评分

雅歌塔的書看《惡童日記》就夠瞭。這本書比較散,且錶現的主旨並沒有跳齣《惡童日記》的框架。

评分

【2019第34本】雅歌塔的作品總是充滿對過去的追尋,以及無可避免的失去,文字風格簡潔至極卻意蘊深刻,總讓我想起早慧的孩童,有太多豐富的思想但用詞簡單。二十齣頭時她以戰爭難民的身份流亡瑞士,與父母兄弟和故鄉永彆,這段經曆構成瞭她文學世界的最大基調,有些意象反復齣現,例如一個男人迴到闊彆已久的兒時故居,看到一個孩子憧憬著遠方,但男人告訴他遠方什麼都沒有,他就是來自遠方。他遇到的這個小男孩其實就是過去的自己。另一個齣現多次的題材是兄妹戀,雅歌塔有一個比她大一歲的哥哥,感情極好,但我不認為她真的有亂倫傾嚮,她小說中的兄妹戀,與其說渴求一起長大的哥哥或妹妹,倒不如說是渴求兒時無憂無慮的快樂,以及永遠失去的故鄉,這在《昨日》中體現得淋灕盡緻。另一篇《琳娜》的主角並非兄妹,相差十歲,同樣錶達瞭這個主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