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繡鳥》後記
《刺繡鳥》收錄詩作共四十五首,橫跨七年的時光。聖經時代,「七」是一個完整的數目。作為第一本詩集,一次階段性的總結,這個數目字似乎不無深意。我的第一首詩寫成於大學一年級上學期——充滿瞭興奮、失落、好奇、焦慮的二零零零年。我一直相信自己屬於小說,需要敘述的強度和時長來整理所思所感。在有限的寫作時間裡,絕大部分都放在小說創作上,寫詩僅屬於偶發性事件。特別在情感跌蕩的時刻,詩更是自我治療的「特效必理痛」,迅捷見效。年輕的日子特別容易受傷,詩亦寫得較勤。「尚未誕生時序的年代」、「編織翅膀的日子」兩輯收錄的詩作,幾乎全部皆為二零零零年至零三年的作品,風格和形式都處於一種極不穩定的狀態,卻是那個學習年代的珍貴情感記錄。
香港詩人梁秉鈞寫道:「時事的轉摺,世情的起伏,令人聚首懷思,默哀的時候,若感演唱會的輕忽不足以錶達憂戚,謾罵的口號不足以體會我們的深沉,那時就總覺得:還是需要詩的。在我們尋找方法深入地錶達麯摺的感情和思想時,就總覺得還是需要詩的。」當我益發無力直率地呈露自己的感覺,甚至逐漸告別年輕,我開始體會詩的深沉和麯摺。「穿越消逝的光影」、「在暗夜裡滑翔」是二零零三年以後的作品。我開始自覺地探尋詩歌的藝術,嘗試寫一些與遠方人事有關的詩,擺脫一種過分自我的寫法,進而思考自己與世界的複雜關係。有些人要求詩真實地反映作者的生活、情感,經常從詩作裡尋找與作者身影重閤之處。經過文字的扭麯和變形,誰敢說那些經驗還保留瞭原初的模樣呢?我的詩並不迴避虛構人物、地方和情節,有時更把寫小說的技術用於詩創作之上。麵對弄虛造假的詰問,我隻能夠說,最為虛構的形式往往盛載瞭最為真實的情感體驗。
這段時期齣現瞭幾首處於「轉摺期」的詩,分別是〈給我所看見與看不見的亞富汗婦女〉和〈黑雨過後的某一個下午〉。前者是我第一次以詩來探索別人的聲音,後者則是在旅行後寫成的;博物館或紀念館把歷史壓縮於一時一地,迫使人直麵殘暴的歷史。如何清醒地哀悼、抒情而不濫情、考究自我和他人的距離,成為「穿越消逝的光影」念茲在茲的主題。「在暗夜裡滑翔」由生活點滴積纍而成,一針一線,縫起瞭研究院歲月獨自滑翔的軌跡。
以文字為針線,以詩藝為針法,詩就成瞭織綿屏風上的刺繡鳥。在我的理解裡,必然是一幅蘇繡。
中國刺繡分為四大派:湘、蘇、蜀、粵。當中我偏好繡工精細,色彩雅潔的蘇繡。蘇繡源自江蘇,歷史悠久,注重運針變化,講究「平、齊、細、密、勻、順、和、光」,務求達到「和色無跡、均勻熨貼、絲樓分明、毛片輕盈鬆快」的特色,是故所繡之鳥精巧亮麗,百羽韆光,栩栩如生。
把絲綢編成的鳥放在手上,觸手的滿是溫柔軟鍛。我鍾愛亮麗的意象、綿長的句子、舒緩的節奏、幽靜的氣氛、傾訴的語調……最初寫詩的時候寫得很快,後來卻越寫越慢,部分作品更一改再改,字斟句酌,務求在技術上臻至完美。
可是,典麗的刺繡從來不是真實的鳥,也不可能在天空裡飛翔。無怪乎張愛玲在《茉莉香片》裡說:「繡在屏風上的鳥——悒鬱的紫色緞子屏風上,織金雲朵裏的一隻白鳥。年深月久瞭,羽毛暗瞭,黴瞭,給蟲蛀瞭,死也還死在屏風上。」真正的鳥需要一種野生的生命力量,敢於展翅飛往意想不到的地方,以分段側翻的特技剋服氣流的阻礙。那樣的詩需要敏銳的心靈、冒險的精神、深沉的生命感悟、時日的歷練與蘊釀。最重要的是,在這個藝術難以生存的城市裡,堅持著寫下去。
寫詩的日子不算很長,要感謝的人卻有許多。無論是創作或研究,樊善標老師都是我的師傅。從老師身上,我深深體會到自覺性對藝術創作的重要,感謝他為本詩集作序。何杏楓老師的文學概論課讓我認識瞭夏宇、零雨等詩人,至今我在寫詩之時,仍然會翻閱他們的詩集。杜傢祁小姐、鍾國強先生亦予我不少指導,特別感謝鍾國強先生,在百忘裡抽空撰寫瞭一篇評論。這些年來,子謙成為我詩作的最重要讀者之一,他的意見兼具創作人與評論者的角度,甚至說成半個師傅也不為過。 Flora、阿Cin、vivi、琪琪、陳麗興師姐、野人、島主、米安,你們的支持和鼓勵,也是我繼續堅持下去的重要動力。還有悉心照顧我的起居飲食,居功至偉的母親。
我希望有那麼的一天,我的詩從織綿上展起巨大有力的翅膀,展翼高飛。
發表於2024-11-28
刺繡鳥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標籤: 詩 @港版
刺繡鳥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