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1911-1942),中国女作家。原名张迺莹,黑龙江呼兰人。1930年因反抗封建家庭出走,流浪各地。1933年开始文学创作,同年与萧军合出小说、散文集《跋涉》。次年到上海在鲁迅帮助下发表《生死场》等小说,描写东北农民的悲惨生活和抗日斗争。文笔细腻,抒情色彩浓烈,颇具散文化倾向。抗日战争时期在香港病逝。著有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中篇小说《马伯乐》,小说、散文集《牛车上》等。
1935年上海容光书局初版,鲁迅作序。作品描写20年代初期到九一八事变后哈尔滨附近乡村贫苦农民的苦难生活。既写出了一部分农民的愚昧,以及他们凭着本能的求生欲望在死亡线上的盲目挣扎,也以高昂的笔调写出了日军入侵后人民的觉醒和他们为求生存而进行的英勇抗争。文笔简约,在叙事和写景上有所创新;描写细腻,风格明丽。
电影黄金时代中,一位作家对萧军说,论文学才华,萧红要比你高,萧红完全是靠她的才华去写作,她写的东西是生动的,我们看她的作品,那些形象就像发生在眼前,我们能感同身受。你不一样,你是靠努力才达到这个高度。萧军默然。 这里我先走开话题,说说张爱玲的一个短篇,牛。 ...
评分昨晚看邮箱里企鹅的邮件,里面介绍了《狼图腾》的英文翻译者葛浩文。 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首席翻译家”,这是夏志清的赞誉。葛浩文翻译了老舍、巴金、冯骥才、张洁、莫言、贾平凹、刘恒、王朔、阿来、苏童、毕飞宇等人的数十部作品。 文中有句话引...
评分我不大喜欢读女作家写的书。 书中细腻到骨髓中的情感和断续凄婉到宛如半空残月般的言语叫我对这种书欲罢不能。 我厌恶这种被掉到半空中的感觉。 《生死场》是我第一本接触的女性作家写的书。下一本也是正在读的也是萧红女士的,名字是《呼兰河传》。 读《生死场》时,我的心时...
评分我不大喜欢读女作家写的书。 书中细腻到骨髓中的情感和断续凄婉到宛如半空残月般的言语叫我对这种书欲罢不能。 我厌恶这种被掉到半空中的感觉。 《生死场》是我第一本接触的女性作家写的书。下一本也是正在读的也是萧红女士的,名字是《呼兰河传》。 读《生死场》时,我的心时...
鲜活的人物描写,全篇弥漫着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最底层人民心底最深的哀。
评分说不清的喜欢。
评分不如《呼兰河传》。胡风夸这部小说的地方未必靠谱,批评《生死场》的三点基本可靠。陈思和喜欢这部小说倒也不是强词夺理,但……还是觉得像习作。就算是以萧红的独特风格来衡量,她还可以做得更饱满。1935年整个自由世界都向法西斯俯首称臣,连国民政府都放弃了东三省的时候,关东人民在孤军奋战。这些人可能一生没吃过饱饭,也不知道家国为何物,然而正是这样的民族偏偏无法征服。生死麻木,然而他们并不是野兽,是真正的暴民,为了仅有的爱,他们会和任何统治者搏命。
评分"蚊子似地为死而生的他们现在是巨人似地为生而死了。"(胡风)
评分一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