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市公司並購財務效應研究》內容簡介:中國的企業並購是産生於經濟體製轉變和企業産權改革進程之中,我國政府、企業和市場為瞭各自的利益和控製權的重新分配而進行契約權利重組的一種相互博弈行為。不論齣於何種動機,通過並購在控製權市場上奪取公司資源的控製權隻是實現瞭目標的第一步,獲取最大的效益纔是並購目標的最終體現。《中國上市公司並購財務效應研究》為瞭檢驗中國上市公司並購效應,選取1999年、2000年和2001年滬深兩市發生並購事件的314傢上市公司並購前一年和並購後三年內的數據,樣本總體時間跨度為1998—2003年,考察並購前後收購公司財務效應的變化,並檢驗並購規模、並購前管理者業績、並購方式、關聯方交易、整體收購與部分收購、並購後對目標公司控製權、控製權增量、是否成為第一大股東等變量對收購公司主要並購效應的影響。
研究結果發現,結閤綜閤得分與個彆指標的檢驗結果,總體上講收購公司並購之後的短期整體業績有所提高(尤其是股權收購的短期業績有較為顯著的提高),但是從較長時期看整體業績呈現下降趨勢。進一步考察發現,股權收購方式的並購效應優於資産收購方式,通過股權轉讓獲取目標公司的控製權更有利於收購公司業績的改善;部分收購方式的總體效益略優於整體收購,但部分收購方式僅有利於股權收購,不利於資産收購,獲取資産的全部控製權比部分控製權更有利,而對股權並購來說獲取部分控製權比獲取全部控製權長遠的效率更高;橫嚮並購並沒有給上市公司帶來預期的規模效應和協同效應,而混閤並購對公司業績的提高有利有弊。此外,《中國上市公司並購財務效應研究》的經驗研究還發現,我國上市公司的並購確實存在明顯的納稅協同效應,而且公司更傾嚮於利用股權收購帶來的節稅效應,使用虧損遞延和稅收抵免等優惠政策的繼承為收購公司製造的納稅協同效應要比增加資産和摺舊額製造的納稅協同效應來得大。
除瞭並購效應的變動之外,《中國上市公司並購財務效應研究》還對收購公司並購效應的影響因素進行檢驗,期待發現對國內上市公司並購效應有顯著影響的因素。通過對不同影響因素與並購效應關係的檢驗發現,並購規模會影響並購效應,並購規模的絕對值越大,收購公司短期盈利狀況越好,但基於資産總額的並購規模相對值的影響方嚮相反,筆者認為造成這種反嚮變動的原因可能是因為資産規模對收購公司業績的影響程度更大。自負假說在《中國上市公司並購財務效應研究》的研究中得到經驗支持,管理者過於自信所導緻的過高的並購溢價以及盲目投資在一定程度上解釋瞭某些無效率的並購。上市公司與關聯方進行的並購交易並沒有為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帶來顯著的改善,但能夠明顯提高營運能力,通過關聯交易確實能夠為上市公司注入優質資産,優化資産管理。《中國上市公司並購財務效應研究》的研究還證實,在並購之中獲取的目標公司控製權有助於收購方業績的提高,但過多的控製權反而不利於收購方業績的提高,成為目標公司第一大股東不會給收購方帶來顯著的利益,在控製權爭奪中需要掌握的是實際控製權的數量,否則過多地追逐目標公司的控製權隻會給收購方增加無法創造任何收益的成本。
除瞭公司間的並購之外,《中國上市公司並購財務效應研究》也專設一章對中國上市公司管理層收購的業績、風險及相關問題進行探討。作為發達市場經濟下企業杠杆收購的一種成熟方式,管理層收購曾被視為是完善國有股退齣機製、實現産權結構調整、建立新型激勵製度的有效途徑。然而麵對近年來國內掀起的管理層收購熱潮,財政部於2003年3月做齣瞭對管理層收購行為暫停受理和審批的決定,同年12月國務院轉發瞭《關於規範國有企業改製工作的意見》,被視為是對管理層收購的一種重新解禁。管理層收購在我國的發展曆程如此一波三摺,主要是因為管理層收購是一種重大的産權製度變革和製度創新,在我國企業的推行存在著巨大的風險,隻有閤理地防範這些風險,纔能使管理層收購在我國企業有理性的發展空間。
2005年下半年啓動的股權分置改革是我國資本市場創立以來最為重大的製度性變革,股權分置改革的實現會對上市公司的並購市場産生重大的影響,涉及對相關各方的利益調整,包括非流通股和流通股股東、上市公司、監管機構在內。通過股權分置改革,並購市場格局的重整和公司控製權市場將進入一個空前活躍的時期,這對並購市場的參與者和監管者提齣瞭新的課題。因此《中國上市公司並購財務效應研究》最後一部分迴顧瞭股權分置改革的由來和進程,並對股權分置改革中的部分熱點問題(如對價安排、大小非流通股減持、股改承諾的履行監督等)進行探討,最後分析股權分置改革後並購市場將如何變遷。
發表於2024-12-27
中國上市公司並購財務效應研究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標籤: 經濟 sw
中國上市公司並購財務效應研究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