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

变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凌志军,祖籍广东,1953年生于上海,长在北京。十五岁到工厂做工,十六岁做农民,十九岁当兵,二十五岁成为新华社记者。三十岁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三年后获得法学硕士学位。现为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资深记者。

凌志军是当今中国时政作家的代表性人物,被誉为“中国的威廉·曼彻斯特”、当代中国记者的“标杆”。2003年《南风窗》年度人物。他的每一本书都引起巨大反响。他拥有广泛的读者。他在过去十多年间连续出版九部著作,全部进入畅销书排行榜。他的著作还以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

◎2007年出版的《中国的新革命》,被境内外媒体和研究机构评为当年“值得记忆的好书”、“年度商业书”、“最佳商业图书”。

◎2005年出版的《联想风云》,入选当年“最佳风云榜”,并获得“2005年度北京地区最佳版权输出图书奖”。

◎2003年出版的《变化》,被中国大陆媒体评为“年度图书”,同时在台湾获得“开卷好书奖”。

◎2000年出版的《追随智慧》,被媒体评为当年“最佳纪实文学”。

◎1998年和同事马立诚合著的《交锋》引起轰动,也引发了激烈争论,成为当年“中国第一畅销书”。

◎1996年出版的《历史不再徘徊》,获得新闻出版署颁发的“优秀图书奖”。

出版者:湖北人民出版社
作者:凌志军
出品人:
页数:352
译者:
出版时间:2008-7
价格:39.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216055307
丛书系列:凌志军文集
图书标签:
  • 历史 
  • 凌志军 
  • 中国改革 
  • 社会 
  • 政治 
  • 变化 
  • 中国研究 
  • 社会现象研究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变化:1990-2002年中国实录》是一本描述变化的书。1990-2002年里,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不知不觉中经历了这种变化;今后,我们还将经历更大的变化。在作者笔下,1990-2002年中国的格外引人入胜之处,不是在于她的轰轰烈烈,而是在于她的平淡从容;不是在于她的崇尚伟大精神,而是在于她开始关注普通人的需要;不是在于她的伟人风范和英雄辈出,而是在于一代新人已经长大。对变革的期待取代了对历史的崇拜,进而成为我们国家的主流。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这本书记录了中国从1990-2002的重大事件,而这段时期正是我从刚上初中到大学毕业的时期,所有的事件我都亲身经历过、或者从新闻联播里头见识过。 不得不说,这书是有历史价值的,说是中国的《光荣与梦想》也不过分。  

评分

这本书记录了中国从1990-2002的重大事件,而这段时期正是我从刚上初中到大学毕业的时期,所有的事件我都亲身经历过、或者从新闻联播里头见识过。 不得不说,这书是有历史价值的,说是中国的《光荣与梦想》也不过分。  

评分

中国少有真正合格的记者。凌志军能算一个。这本书很好看,文字深沉痛切而不乏幽默,叙事丰富且少为人知,作者的技艺,在于把握敏感的尺度。在中国现实语境所能允许的范围内,作者做到了最大限度的详尽真实。而且我从中分明读到了《万历十五年》那种起时代风云于青萍之末的大手...  

评分

《中国历史永恒的主题》这一章节里面,说的那位大人物是哪一位?邓力群还是胡乔木? 既然是写历史,还有什么好避讳的呢? 都什么时候了,何必呢!现在关心这些的肯定是没多少人的了,还不让大家清楚!  

评分

这本书记录了中国从1990-2002的重大事件,而这段时期正是我从刚上初中到大学毕业的时期,所有的事件我都亲身经历过、或者从新闻联播里头见识过。 不得不说,这书是有历史价值的,说是中国的《光荣与梦想》也不过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写得有点零散,像是在随意的聊天。可惜,我对他们谈论的那个时代印象不深,感受不深。不过值得一读。

评分

太散了,作者写的太随心所欲,时间线有点乱,有些事情也有头无尾,不过好在时代感很强,而且敢写。

评分

从孔网上买的,物超所值,1990至2002,正好对应我的中学大学岁月,边读边回想,历历在目。作者裁剪精当,多取裁于影响人们生活的事件,读罢才知道当代史中的起伏不定,改革开放以来的思潮反复,知道中国一路走来的不易,二十多年前的事情,竟恍如隔世。在不平静的日子里,我辈已步人中年,往前看,有何启示与助益?也许这才是最重要的。

评分

太散了,作者写的太随心所欲,时间线有点乱,有些事情也有头无尾,不过好在时代感很强,而且敢写。

评分

我毫不否认这本书几次让我有鼻头一酸之感,而它所带来的对其所有读者,乃至一大批作者(以吴晓波蜀黍为首)的影响力完全是无与伦比的,但这并非一本值得这么高分数的书。或者说我对它的叙事方式既同感又反感。作为一本体现变革的“启蒙”书,作者除了无数生硬的过渡之外,更让人感觉难受的是那种与你讲故事的方式——对,正是这种邻家“消息人士”对你吹牛逼的叙述方式。变化的体现是以事实为魂的,而事实让人觉得靠不住,这可不是什么好滋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