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志军,祖籍广东,1953年生于上海,长在北京。十五岁到工厂做工,十六岁做农民,十九岁当兵,二十五岁成为新华社记者。三十岁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三年后获得法学硕士学位。现为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资深记者。
凌志军是当今中国时政作家的代表性人物,被誉为“中国的威廉·曼彻斯特”、当代中国记者的“标杆”。2003年《南风窗》年度人物。他的每一本书都引起巨大反响。他拥有广泛的读者。他在过去十多年间连续出版九部著作,全部进入畅销书排行榜。他的著作还以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
◎2007年出版的《中国的新革命》,被境内外媒体和研究机构评为当年“值得记忆的好书”、“年度商业书”、“最佳商业图书”。
◎2005年出版的《联想风云》,入选当年“最佳风云榜”,并获得“2005年度北京地区最佳版权输出图书奖”。
◎2003年出版的《变化》,被中国大陆媒体评为“年度图书”,同时在台湾获得“开卷好书奖”。
◎2000年出版的《追随智慧》,被媒体评为当年“最佳纪实文学”。
◎1998年和同事马立诚合著的《交锋》引起轰动,也引发了激烈争论,成为当年“中国第一畅销书”。
◎1996年出版的《历史不再徘徊》,获得新闻出版署颁发的“优秀图书奖”。
发表于2025-02-08
变化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该书记录了那段巨大变革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无论是否经历过那段青涩、刺痛、动荡岁月都应该读一下这本书。书里面有一个个多姿多彩的人生、一件件滚滚向前的社会时间,读书的时候感觉都历历在目。经过多年之后回忆当时自己读书心情,现在的我还感觉五味杂陈、回味无穷。
评分出生在1992年的我,算是中国1990—2002年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人。虽然对幼时的一些社会现象有深刻的印象,但是因为所具备的历史经验相当缺乏,不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所以一直没有形成系统的认知。《变化——1990-2002年中国实录》一书给我呈现了一个独特而又清晰的视角,让我对...
评分这本书记录了中国从1990-2002的重大事件,而这段时期正是我从刚上初中到大学毕业的时期,所有的事件我都亲身经历过、或者从新闻联播里头见识过。 不得不说,这书是有历史价值的,说是中国的《光荣与梦想》也不过分。
评分我是1990年出生,90后第一代~ 或许我们这一代直到懂事时一直以为世界本来就应是这样,中国本来就应是这样。电视中的斑斓多彩、网络中的纷繁复杂,似乎一切都是现成的。读罢此书,才知道也仅仅就在几年或十几年以前,我们这个社会曾有过的蒙昧与贫瘠,以及每一个渴望变革...
评分风物长宜放眼量 ——读《变化:1990年—2002年中国实录》 对往事的追忆和记录一直是我们中国人的强项,故我们历史学问极为发达,有关历史的书籍车载斗量,不可胜数。历史是由时间来限定的,1990年已经成为历史,2002年也同样成为历史。当你回首刚刚...
图书标签: 历史 凌志军 中国改革 社会 政治 变化 中国研究 社会现象研究
《变化:1990-2002年中国实录》是一本描述变化的书。1990-2002年里,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不知不觉中经历了这种变化;今后,我们还将经历更大的变化。在作者笔下,1990-2002年中国的格外引人入胜之处,不是在于她的轰轰烈烈,而是在于她的平淡从容;不是在于她的崇尚伟大精神,而是在于她开始关注普通人的需要;不是在于她的伟人风范和英雄辈出,而是在于一代新人已经长大。对变革的期待取代了对历史的崇拜,进而成为我们国家的主流。
从孔网上买的,物超所值,1990至2002,正好对应我的中学大学岁月,边读边回想,历历在目。作者裁剪精当,多取裁于影响人们生活的事件,读罢才知道当代史中的起伏不定,改革开放以来的思潮反复,知道中国一路走来的不易,二十多年前的事情,竟恍如隔世。在不平静的日子里,我辈已步人中年,往前看,有何启示与助益?也许这才是最重要的。
评分一年前想读,这学期开学借的,现在终于看完了…搁置又拾起的诱因是,被上司要求整理百年中国史,实在是抓耳挠腮,那天下午例会又莫名集体膜了半个多小时,历史不补不行啊。这本书写得真蛮有意思的,看完尤其是对三代领导班子加深了一些了解。选择的重大社会历史时刻也挺有代表性的,可惜不能面面俱到~ 回看过去的那些年,你会感觉有些时间就像历史坐标一样,好清晰啊,可是真的身处在每个时刻里,又说不出个所以然了,好迷人啊。
评分2010-07-28 12年共和国史 &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评分政治启蒙书,看完后对如何观察和理解国家舆论有了一个概念
评分社会百科~
变化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