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志军,1953年生,人民日报社主任记者、编辑。1986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获法学硕士学位。十多年来,以主要精力从事中国经济改革尤其是农村经济方面的调查与写作,遍访20多个省市区的乡村和城市。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农村经济变革大趋势》、《中国农村改革》、《瞬间与历史》等。
《凌志军文集:历史不再徘徊》(人民公社在中国的兴起和失败)所叙述的人民公社的历史,是20世纪中国乃至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凝重的一幕。作者是职业记者,为完成此书耗时七年。书中以人民公社二十七年来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为中心,真实地记录了人民公社产生、发展、终结的过程,描绘了人民公社历史上各种各样的人物;通过农村的历史透视当代中国的历史,通过农村的改革透视社会主义运动的改革,并作出颇有见地的分析。
初读这本书时,感觉很不舒服。大概是因为我已经很久不读文学作品的缘故吧。如果说这是一本纪实书甚或历史书,——嗯,我不是很清楚纪实作品是如何定义的,但是总觉得不能如此羞辱历史吧。 读完第一章或者第二章的时候,我终于想到这个作者的语言风格有点象黄仁宇。作为历史学...
评分时光如水。 过年后,转眼又近清明。如此匆迫。岁月无敌,我等皆是败兵。 断断续续地读完了凌志军《历史不再徘徊》。这是本讲人民公社历史的书。大凡七十年代生人,可能在小时候还能听到“人民公社”这个词。至于八十年代生人,想必是疏隔了的。我属于前者,对这一...
评分在2008年“改革开放30年”铺天盖地的宣传声势之中,“小岗村”十三村民甘冒杀头之罪,歃血为盟签下的包产到户责任书再一次被人们提起,比之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份责任书更能代表30年前的改革动力——来自于底层走投无路的以身试法,而非是上层的冰层解冻。 不少学者将“包产到...
评分在2008年“改革开放30年”铺天盖地的宣传声势之中,“小岗村”十三村民甘冒杀头之罪,歃血为盟签下的包产到户责任书再一次被人们提起,比之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份责任书更能代表30年前的改革动力——来自于底层走投无路的以身试法,而非是上层的冰层解冻。 不少学者将“包产到...
评分这本书回答了我长久以来的一个疑问:那就是为什么农民能够忍受饥饿和死亡?或者说,他们宁愿饿死也不愿在一个没有竞争和奖惩的组织里生产? 这本书不是编年体,也不是纪传体。也许是资料太过丰富,显得有些罗嗦,时常出现反复,大事件往往与小细节不协调地穿插在一起,显露出当...
作者似乎是著名记者?文笔挺好,有时代感,相较吴晓波强很多(吴晓波现在天天出垃圾书真是看得蛋疼
评分公社为了解决粮食问题,统销统购,汲取。
评分十分人祸
评分了解历史变革和斗争,历时7年写就。唯一觉得缺憾的是,全书的结构有点松乱。
评分十分人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