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現實主義小說
——理性的心理隱秘Psychological realism
精神分析小說
——弗洛伊德的文學側麵Psychical analysis
意識流小說
——坐看思緒之河流淌Stream of consciousness
荒誕心理小說
——西西弗斯神話的現代敘事Absurd psychology
愛情心理小說
——丘比特的雙箭Love psychology
變態心理小說
——扭麯瞭的人性哈哈鏡Abnormal psychology
心理小說:通嚮心靈的後花園
人的內心是一個永恒的秘密,從人類萌發自我意識的那天便開始,曆經巫術、宗教、哲學、文學和科學的審視,流經古代、中世紀、文藝復興的曆史長河,直到今天,依然未被完全解開。人們把這個秘密叫做“心理”(psychology),在拉丁文裏的意義則更為直觀——靈魂學說。19世紀以前,心理學的研究夾雜在對哲學和神學的研究中,在混沌狀態下不自覺地進行著。中國古代醫學,古希臘羅馬的樸素唯物主義和基督教神學都對人類的“心”,“心靈”,“意識”和“人性”等心理學問題做過研究和討論;古希臘哲學傢亞裏斯多德的《論靈魂》一書,幾乎涉及到瞭心理學的一切領域。
科學心理學的誕生,是以1879年德國心理學傢馮特在萊比锡大學建立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為標誌的。馮特發錶他的《生理心理學》和建立他的實驗室之前,心理學就像一個流浪漢,時而敲敲生理學的門,時而敲敲倫理學的門,時而敲敲認識論的門。1879年,它纔確立為一門實驗科學,有瞭一定的活動領域,有瞭自己的名稱。一百多年來,心理學的研究方法手段日益多樣化,所涉及的方麵滲透於各個領域,成為現代生活中人們最廣泛涉及的主題。
德國美學傢弗裏德蘭德說:“藝術是一種心靈的産物,因此可以說任何有關藝術的科學研究必然是心理學上的,它雖然可能涉及其它方麵的東西,但心理學卻總是它首先要涉及的。”在藝術的各個領域中,文學與心理學的關係密切程度,可以說是首屈一指。心理與文學産生碰撞的過程,與心理學發展的過程幾乎同步。西方文化傳統中嚮來更加關照個人的命運,於是心理描述一直以來都是文學傢著筆甚密的部分,19世紀之前的西方文學傳統中,人物的心理描寫是文學作品重要的創作手段。從18世紀啓濛運動、感傷主義到19世紀浪漫主義興起以後,錶現情感或心靈的文學作品開始為大眾所接受,如法國思想傢盧梭的《新愛洛綺斯》,法國作傢司湯達的《紅與黑》,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他們的著作中揭示人物內心世界的方法不盡相同,但都如同手執手術刀一般冷靜地剖析人物的靈魂。
在長達一個多世紀的的發展過程中,心理小說大緻經曆瞭三個階段:心理現實主義,精神分析小說和意識流小說。19世紀中後期的西方,工業革命的推動,社會變革的深入,已經為理性的現實主義過渡到非理性的現代主義打好瞭路基。兩個時代交替導緻瞭心理現實主義的産生,現實主義作傢開始嚮心理學領域邁進。心理現實主義的作品,明顯還具有傳統小說的種種特徵,比如情節結構的清晰,主人公依然身處與理性時代。不同的是,作品中對人物心理的刻畫,已經遠遠不止是一種手段,而上升為塑造人物的絕對材料。美國作傢亨利•詹姆斯是這一時期重要的代錶。詹姆斯的傢學淵源深厚,父親老亨利•詹姆斯是一位宗教哲學傢,哥哥威廉•詹姆斯則是一位著名的哲學傢和心理學傢、實用主義哲學和意識流心理學的創始人,這無疑影響瞭詹姆斯的文學創作。他後期的作品如《鴿翼》、《使節》和《金碗》,精緻細微地描繪瞭主人公對周圍環境和人物的各種內心感受與心理變化,使故事情節在人物的內心活動中自然展開。此外美國的喬治•霍桑,俄國的屠格涅夫,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及法國的司湯達,福樓拜等作傢,也都是心理小說創作的開拓者。19世紀前現實主義的沉重嚴謹的文學傳統已經浸入到這些大師的血液之中,他們對人性清醒認識,已經超越瞭現實主義的邊界,為之後現代派小說開啓瞭一盞探照燈。
直接運用心理學理論解釋文學或者指導文學創作實踐,源於19世紀末期心理學重大發展階段。美國文學批評傢恩•艾德爾曾這樣說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文學和心理學日益抹去瞭他們之間的疆界,精神分析學則直接結齣瞭文學創作的纍纍果實。”在所有心理學理論中,精神分析學說是與文學關係最為密切的一支,其對現代文學的影響,不亞於進化論之於現代生物學的影響。
弗洛伊德齣生於摩拉維亞一個猶太商人之傢,他4歲時隨傢人遷居維也納,並在那裏完成瞭傳統的德國小學和中學教育。17歲弗洛伊德考入維也納大學醫學院,並在1881年取得學位。之後他結識瞭布雷爾醫生。布雷爾有個女病人叫做安娜•歐,錶現齣嚴重的歇斯底裏癥狀,癱瘓、記憶缺失、精神頹廢、嘔吐、惡心以及視覺和言語的紊亂等。在催眠治療過程中,布雷爾發現在催眠情況下通過對病人的多次談話,啓發疏導,病人能夠把把病囈中所說的話、所想的一切往事,毫無保留地說齣來。經過分析,這些都是患者以往的痛苦記憶。這些往事一直被密封、被壓抑,很難迴想起來。但當病人在催眠狀態中說齣來以後,便解除瞭病癥。弗洛伊德對這一新方法也很感興趣,並用於治療自己的病人,也收到很好的效果,這種方法後來他們叫做“談話療法”或“疏導法”。根據這一方法所獲得的結果,弗洛伊德與布雷爾閤寫瞭《關於歇斯底裏的研究》一書,於1895年齣版,精神分析學說從此正式問世。1908年,在“心理學星期三聚會”的基礎上,他成立瞭維也納精神分析學會,1910年發展為國際精神分析協會。他迅速蜚聲全歐,並被邀赴美講學,精神分析學說震動瞭醫學界,並迅速為文藝界所樂道。
精神分析學通過對語言、意象和暗喻的分析把人類的深層動機和人類的特定活動聯係起來,拓展瞭心理小說的內容與技巧,後來弗洛伊德的追隨者,另一位心理學大師榮格當時這樣評價精神分析學說將對文學藝術産生的推動力:“心理學與文學的某種內在聯係,以及龐大而缺少深度的心理學即將對文學領域侵吞。”正如榮格所說,精神分析理論甫一問世便得到瞭當時許多作傢的注意,而那時這一理論還被正統的心理學界所不齒,被認為是“異端邪說”。
精神分析學說基本命題之一的“無意識”理論和“性本能衝動”,它們打破瞭理性主義主宰人們思維和行動的傳統,認為人潛在的意識和性格在人的行為中起到瞭決定作用。這對於洞察人的精神世界和深層意識具有新的意義,並且正好與現代主義小說的目標相一緻。於是無論是後來的意識流小說,荒誕派小說,還是其他形式的心理小說,無不被深深打上瞭精神分析的烙印。
心理小說在精神分析理論下繼續前進,意識流小說的産生也就水到渠成。意識流小說是心理小說進入20世紀後的一次自我突破,它大大拓寬瞭主人公心理世界的寬度和廣度,從完全清醒的意識狀態到莫可名狀的感官印象、潛意識、幻覺、暗示與夢魘。意識在頭腦中的流動是瞬間的,跳躍性的和碎片化的,意識流小說就力圖用文學再現這種瑣碎卻蘊含生命豐富意義的片斷靈光,它自由自在地流暢,不受時序性和邏輯性的禁錮,於是也往往充滿怪誕不羈的風格。意識流小說的創作量豐富,名傢名作迭齣,以至於成為文學史上的一個獨立的文學流派,英國的弗吉尼亞•伍爾夫的《黑夜與白天》,美國的威廉•福剋納的《喧囂與騷動》,法國的馬塞爾•布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以及愛爾蘭的詹姆斯•喬伊斯的《尤利西斯》,卡夫卡《變形記》,都是意識流小說赫赫有名代錶作。
意識流小說是20世紀心理小說的典型,它來勢凶猛,蔚為大觀,後期卻因文學技巧的革命過於激進而走嚮極端,與現實生活徹底隔絕,在近40年時間裏就自然而然地解體瞭。這期間以及之後的日子裏,心理分析依然是心理小說一個不可捨棄的創作手段,英國作傢D.H.勞倫斯的《虹》,美國作傢海明威,法國作傢弗朗索瓦•莫裏亞剋的《蝮蛇結》,俄國作傢納博科夫的《普寜》均是運用心理分析手法創作的優秀作品。
現在,心理小說已經不再被嚴格地劃分類彆,各種創作方式被適時地運用,心理小說作傢們力圖達到一種社會現實和心理現實的平衡。創作手段的流變豐富瞭小說閱讀者的欣賞層次,但卻永遠要追隨一些永恒的人類情感母題。心理小說是對現代人心靈世界的探險,它提供瞭比傳統小說更多、更內在的靈魂奧秘。
美國學者約翰•霍夫曼說:“小說是一種對心理學理論的補充,通過研究小說,我們可以對心理學理論體係有更多地瞭解,而通過研究心理學理論,我們則可以對小說有更多的理解。”文學與心理學都在努力試圖探尋人類的存在與實現、心靈與道德問題的答案,它們必將比肩走到一起,對人復雜的精神世界不斷地探尋。本書便是基於這樣的理念,將32位心理小說傢的32篇名作,按照曆史形態和內容題材歸類,並在每篇前附有對作傢和作品的導讀,期望以文學與心理學作為鋪路的卵石,指引讀者踏上一條通往人類心靈後花園的小徑。
發表於2025-02-08
開花的猶大樹——世界心理小說大觀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標籤: 心裏、精神&意識流 美國文學 哲學 不知
世界小說節選,纔看瞭兩篇。
評分雖然沒有把每一篇都看完,但覺得還是挺不錯的。記得有篇講暖房..
評分雖然沒有把每一篇都看完,但覺得還是挺不錯的。記得有篇講暖房..
評分世界小說節選,纔看瞭兩篇。
評分稀裏糊塗花瞭好幾年看完瞭
開花的猶大樹——世界心理小說大觀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