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德侯 1942年12月7日出生于慕尼黑。
1961-1969年在科函授生 、波恩、巴黎、台北、海德堡等地学习东亚艺术、欧洲艺术、汉学、日本学。
1969年以《清代的篆书》论文获海德堡大学东亚艺术史博士,随后至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修学。
1975-1976年供职于柏林国立博物馆、东亚艺术博物馆,1976年在科隆大学任教授,同年执教于海德堡大学东亚艺术史系,任系主任兼艺术史研究所所长,1978年任哲学历史学院院长。
雷德侯还是德国东方学会会长、柏林学术院院士、德意志考古研究所通讯员、海德堡学术院院士、英国学术院通讯院士。曾任剑桥、芝加哥、台湾大学客座教授或特约研究员。
其主持的展览有紫禁城的珍宝、兵马俑大军,日本与欧洲,中国明清绘画等。著《米蒂与中国书法的古典传统》、《兰与石——柏林东亚艺术博物馆藏中国书画》,《万物》于2002年获列文森图书奖。
2005年9月7日,雷德侯因对亚洲艺术史的贡献荣获巴尔赞奖。
发表于2024-12-22
米芾与中国书法的古典传统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标签: 书法 艺术史 雷德侯 艺术 米芾 海外中国研究 海外汉学 文化
《米芾与中国书法的古典传统》附录部分则详细整理米芾有关晋代书法的论述和晋代书迹的源流。中国书法的赓续取决于强大而稳定的古典传统。这一传统并不排斥书法家的个人风格。而书法家对传统的经典作品各有所解,形成了中国书法的“风格结构的综合体”。其中,以二王为代表的晋代书法是这一传统的渊薮所在。有关晋代书法的评定,众口不一,最值得重视的当属褚遂良(596-658)、米芾、赵孟頫(1254-1322)和董其昌(1555-1636)。其中影响之大非米芾莫属。在作者看来,在中国书法的古典传统中,米芾所掌握的关于晋代书法的知识起到了筛子的作用。《米芾与中国书法的古典传统》即围绕这一基本看法展开讨论,这些讨论廓清了中国书法史学研究中的晦黯之处。作者在艺术史训练、汉学知识方面的精湛造诣使他在分析问题时左右捭阖,我们仿佛在谛听他坐在三角琴前弹奏古乐,妙音袅袅,弥漫着古典的庄严和典雅。
现在看来,米芾之于晋人书,恰似昭明太子之于古诗十九首啊。读附录看米芾和猪队友们互坑,笑得停不下来。宋人真是,太可爱w 被打包卖来卖去的王维: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评分还可以 比较扎实。但也就是个梳理。
评分米芾对褚遂良爱的那么一往情深,我都怀疑米芾是不是褚遂良转世投胎的!
评分聊备一格。大致也能反映出海外汉学家研究的艰难……即使通过重重阅读难关也依然会迷失在错综复杂(动机失纯)的史料中。作为资料汇总差强人意,比较有帮助的是参考文献部分(学术规范),尤其是附录提供了中文原始文献的英译。
评分德国人做学问真是严谨得可怕,光看那几十页的引用和图表就无人能及,而且这是在研究另一种文化啊,是中国一般民众都不懂的文化啊。老外的书看多了,越来越相信留下来的高古书画靠谱的其实没多少件。
米芾与中国书法的古典传统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