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华苓(1925-),美籍华裔女作家。湖北应山(现更名为广水)人。一九四八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一九四九年抵台湾定居并从事创作,曾任《自由中国》半月刊编辑,台湾大学、东海大学副教授。一九六四年,由于“《自由中国》停刊”事件,聂华苓离开台湾,应聘至美国爱荷华“作家工作室”工作,致力于世界文化交流。一九六七年和丈夫安格尔创办“国际写作计划”组织,每年邀请世界各地的作家、诗人前往爱荷华大学进修创作。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长流》;中篇小说《葛藤》;短篇小说集《翡翠猫》、《一朵小白花》、《聂华苓短篇小说集》、《王大年的几件喜事》、《台湾轶事》;散文集《梦谷集》、《黑色、黑色、最美丽的颜色》、《三十年后——归人札记》;其他作品《爱荷华札记》、《沈从文评传》、回忆录《三生三世》等。部分作品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发表。其代表作品为《桑青与桃红》,被列入亚洲小说一百强之中。
发表于2025-02-09
三生影像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本书写到1991年为止。这一年,聂华苓的丈夫Paul倏然去世。 那之后的10来年,生活似乎是老样子,很生动,很丰富。但于她,似乎没有了太多关联,“没有Paul的日子,回想起来,一片空白。不写也罢。”书末的跋中,聂华苓说。 此书前2/3部分,看得我内心叹服。生于旧家族,混...
评分聂华苓是我很早就听说的一名作家,是因为她主持的“国际写作计划”。她写的文章只是看过在《南方周末》上的几篇文章,没有很深的印象。这次在豆瓣上无意中看到有人提到聂华苓的《三生影像》文笔太好了,遂决定买来看看。这一看不得了,长达五百多页的书,又让我手不释卷的...
评分最早知道聂华苓,是因为“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这样的一个跨文化的国际交流,竟然是一个柔弱女子发起支撑的。 厚厚的一本书,图文并茂,沧桑的照片,细腻的文字,道出了一段段俱往矣的故事。 北伐,军阀混战,抗日,国共战争,绿岛,《自由中国》,台湾的一群自由主义知识分...
评分最早知道聂华苓,是因为“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这样的一个跨文化的国际交流,竟然是一个柔弱女子发起支撑的。 厚厚的一本书,图文并茂,沧桑的照片,细腻的文字,道出了一段段俱往矣的故事。 北伐,军阀混战,抗日,国共战争,绿岛,《自由中国》,台湾的一群自由主义知识分...
评分摘1: 印象深刻的是Paul写的“当我死的时候” 不要带纸巾, 不要带手绢, 不要哭泣。 在那一视同仁一尘不染的日子, 放一把冲天炮, 冲向俯视的蓝天, 大叫:Paul Engle上路啦。 邀请铜铃叮当的山羊, 那谷仓上的山羊, 摇着铜铃翘着一把胡子的山羊 捏着鼻子 咩咩的地叫: Pau...
图书标签: 聂华苓 传记 当代 图书馆 个人史 2012
难以卒读。有一种简单而过分的情感,于时局及历史都过多依赖感官,难怪见到内地改革开放经济甲亢景象后,深受鼓舞,而没能立时看出深层弊端。文字亦无美感。
评分信息量也太他妈大了。
评分比较感兴趣的是每个年龄阶段都用相应口吻的写法
评分难以卒读。有一种简单而过分的情感,于时局及历史都过多依赖感官,难怪见到内地改革开放经济甲亢景象后,深受鼓舞,而没能立时看出深层弊端。文字亦无美感。
评分比较感兴趣的是每个年龄阶段都用相应口吻的写法
三生影像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