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勒里·奎因(Ellery Queen),推理小说史上一个非凡的名字,实指弗雷德里克·丹奈(Frederic Dannay,1905—1982)和曼弗里德·李(Manfred Lee,1905—1971)这对表兄弟作家。他们的创作时间长达半个世纪,作品多达数十部,全球销量约计两亿册;他们曾五获埃德加·爱伦·坡奖;他们的四部“悲剧系列”和九部“国名系列”作品被公认为推理小说史上难以逾越的佳作;他们于1941年创办的《埃勒里·奎因神秘杂志》(EQMM)成为劳伦斯·布洛克、迈克尔·康柰利等推理大家起飞的平台,迄今仍是最专业、最权威的推理文学杂志之一;他们出资设立“密室研讨小组”,定期与约翰·狄克森·卡尔、克雷顿·劳森等推理大师交流、切磋;他们成就的不仅仅是自己,更为成就推理小说的黄金时代书写了浓墨重彩。
故事发生在一辆拥挤的电车上。一个男人在车上被杀,所有人都看到男人死去的经过,却没人发现凶手。很多人都有理由憎恨死者,包括死者的合伙人,然而,萨姆巡官得到的线索都指向了死胡同。受邀参与调查的哲瑞·雷恩,一名专以饰演莎士比亚剧作的老演员,宣称知道凶手是谁,却拒绝在没得到确切的证据前指认凶手的身份。一案未解,一案又起:电车上的售票员在回家的渡轮上遇害了!
有的评论家甚至称悲剧系列(X的悲剧、Y的悲剧、Z的悲剧、哲瑞 雷恩的最后一案)是推理小说史上最伟大的作品。读完其第一部《X的悲剧》后,谈谈我个人的感想。首先这是一部纯而又纯的本格派推理小说。整个案件按时间顺序叙述,每个人干了什么,每个线索都交代得很清楚。如果...
评分【联合评测】《X的悲剧》——hd612评 书名:《X的悲剧》 新星出版社2009.1一版一印 评测员:hd612 出版社工作【17/20】: 装帧(5/6) 装帧方面此书采用的色调有些古朴,十分符合经典这一概念。封面上也绘有电车这个与案件有关的事物,虽说我无法得知是不是当时之物,但从...
评分辽宁卫视有一档真人秀节目,叫做《到底是谁》,请几位嘉宾上台,其中一人是电视台的托儿,隐瞒自己身份,伙同主持人虚虚实实地忽悠,并且往往倒打一耙,将观众焦点引向其它嘉宾。总之扑朔迷离,最后一刻才给观众真相。 但是策划出的谎言,难免会有瑕疵。眼尖脑子快的观众,有可...
评分在《波希米亚丑闻》中,我们忠实的老伙计华生医生这样描述了一番他的好朋友福尔摩斯先生: “……福尔摩斯不仅仅是换了装束,连他的表情、他的态度、甚至他的灵魂似乎都随着他所装扮的新角色而起了变化。当他成为一位研究罪行的专家的时候,舞台上就少了一位出色的演员,甚至...
评分莎士比亚说过:我唯一的爱来自我唯一的恨。其实,反之亦然。——题记 或许作者觉得唯有莎士比亚的悲剧喜剧才能与《X的悲剧》的正邪难分、复杂难解差相仿佛,所以才在创作《X的悲剧》的同时创造了哲瑞·雷恩这位退休的莎士比亚戏剧演员形象,在他精彩地破解案件的过程中,也伴随...
匠气、絮叨、简单,故作复杂其实就那么点儿事儿!一个筹谋如此“缜密”的复仇者竟会具名给仇人写恐吓信?为什么侦探小说总刻意把侦探写得古怪、满不在乎、玩世不恭?太装了!
评分我们知道,雷恩先生的耳朵完全聋了,所以他又是如何在易容之后,模拟那个人的声音和语调的?尽管他会读唇术,可是声音是“读”不出来的吧?
评分相当不好看…故弄玄虚装腔作势啰哩啰嗦再加上二十年前的翻译腔,推理也没什么精妙的…“伍德”死的那段用了大段笔墨问“这真的是伍德吗”,根本就是此地无银。只看前后15%都嫌多…… 这是作者那个时代的畅销书?现在这个8.5分太虚了,要拉低一点。
评分一个侦探如果无法阻止罪案发生,那么再严密的推理也是废话
评分这本书里有让人气闷的卖弄和傲慢。不喜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