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俗史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浙江民俗史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浙江民俗史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著者简介

陈华文,男,1959年生,浙江省武义县人。

1984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现供职于浙江师范大学文传学院(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1996年评为副教授,2000年破格晋升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梁祝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理事,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团委员,金华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广西民族学院客座研究员,江西中国民俗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义乌职业技术学院文秘专业委员会主任兼职教授。

主要从事民俗学、民间文学、文化学的教学与研究,出版有《民俗文化学》、《丧葬史》、《文身:裸体的雕刻》、《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合著)、《文化学概论》等著作5部,另有参与编选编著的著作多部,发表论文70多篇。《试论文身图式》、《民俗文化学》获第8届和第9届浙江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丧葬史》获首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三等奖,《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与人合作)获广西第七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另外还有多项成果获各种奖项。

一、主要学术兼职

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梁祝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理事;   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浙江省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浙江省婚姻法学会理事;   金华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

二、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民俗学、民间文艺学和文化学方向教学研究。

三、主要论著(包括编著)

1.《 武义县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3月( 特约编辑)   2.《世界儿童文学大辞典》,希望出版社,1992.6月(参编)   3.《中国民间文学大辞典》,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6月(参编)   4.《畲族民间故事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8月(合作)   5.《文身:裸体的雕刻》,上海文化出版社,1997.9月   6.《民俗文化学》,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11月   7.《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8月(第一副主编)   8.《丧葬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11月   9.《文化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9月   10.《民间文学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参编)   11.《婚姻习俗与文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   12.《汉族民俗史·秦汉魏南北朝》卷(合著),学林出版社2004年   13.《民间丧葬习俗》(合著),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2008年再版   14.《丧葬史》(插图新版)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   15.《浙江民俗史》(合著),杭州出版社2008年   16.《吴越丧葬文化》,华文出版社2008年

四、主要论文:

1.《试论民俗学的分类法》,《浙江民俗》1983.3期   2.《略论民俗与民俗心理》,《华东师大学生优秀论文集》1984.4月   3.《民俗生活论》,《民族文化》1984.5期   4.《试论民俗在〈红楼梦〉中的地位》,《浙师大学报》1985.3期   5.《从“义妇”故事到爱情悲剧》,《浙师大学报》1987.3期   6.《论民俗、民间文学对儿童价值观念形成的影响》,《浙师大学报儿童文学研究专辑》1987年   7.《民俗心理初探》,见《当代中国民俗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10月   8.《吴越民族“断发”习俗之我见》,《民间文艺季刊》1989.3期   9.《古代冠礼的一种变异──庆号习俗》,《东南文化》1990.1~2期   10.《一组古老的文化符号》,《浙师大学报》1990.3期   11.《古老的文化因缘──畲族“赤 郎”习俗与洞房经比较研究》,《民间文学论坛》1990.4期   12.《“洞房经”:文化的神话──温 黄平原洞房经习俗的思考》,《东南文化》1990.4期   13.《“洞房经”研究》,《民间文艺季刊》1990.3期   14.《传统童话的文化贡献》,《浙师大学报》1990.4期   15.《司马迁的民俗观》,《民俗研究》1991.1期   16.《变异:在于适应文化》,《浙师大学报·儿童文学专辑》1991年   17.《论陈亮的文风与词风──兼论陈 亮词风形成的原因》,《浙师大学报》1992.1期   18.《女性的骄傲──简论畲族机智人物故事》,《民族文学研究》1992.1期   19.《论民俗本质──再论民俗是一种 独特的生活方式》,《民俗研究》1992.2期( 笔名陈力)   20.《吴越“断发文身”研究》,见《吴越民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月   21.《吴越“文身”习俗研究──兼论“文身”的本质》,《中国民间文化》1992.3期   22.《“洞房经”的仪式及其象征研究》,见《 浙江民俗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8月   23.《“长毛杀妖多多杀”》,广东高教出版社1992.9月   24.《吴越文身习俗研究》,《东南文化》1992.6期   25.《生育禁忌研究》,《浙师大学报》1993.3期   26.《论高校校园文化》,《浙师大学报》1993.3期(合作)   27.《“断发文身”──一种古老的成人礼俗及其标志的遗存》,《民族研究》1994.1期   28.《黄大仙传说研究》,见《民间文学集成研究》新华出版社1993.12月   29.《拓展一个新领域》,《中国民间文化》1994.1期   30.《黄大仙信仰历程及对文学的影响》,《上海道教》1994.2期   31.《黄大仙考》,《上海道教》1994.3期   32.《黄大仙研究》,《中国民间文化》1994.3期   33.《走向祭坛──文身的神秘性与严肃性研究》,《中国民间文化》1994.4期   34.《试论两兄弟型故事产生、传承的动因》,《浙师大学报》1995.4期   35.《试论文身的源起文化功能》,《广西民院学报》1996.2期   36.《简论文身的审美动因》,《浙师大学报》1996.3期   37.《七夕的形成与变异探》,《广东民俗》1996.1.2期   38.《威颜千古今犹在》,《广西民院学报增刊》1996.6月   39.《试论文身图式》,《东南文化》1996.4期   40.《将谓偷闭学拜年──中国惧内笑话研究》,《中国民间文化》1996.12月   41.《建设一种新观念》,《中国民间文化》1996.12月   42.《论丧葬习俗的等级制》,《北师大学报增刊》1996.12月   43.《论魏晋南北朝的风俗趋向及特征》,《浙江师大学报》1997.6期   44.《浅论中国丧俗中的墓地及其选择》,《广西民院学报》1998.1期   45.《在生存与再生之间》,《浙江师大学报》1998.4期   46.《上海人形成略论》,《广西民院学报》1999.1期   47.《叙述与文化:在表层和隐义之间》,《民族文学研究》1999.1期   48.(韩文)《叙述与文化:在表层与隐义之间--畲族螺女故事概述》,《韩中日说话比较研究》 亚细亚说话学会(韩)崔仁鹤编著1999.2   49.《迷失的孝道:中国厚葬之风透视》,《民间文化》(原《民间文学论坛》)1999.2期   50.《传统是一种血液--论民间文学与儿童文学的关系》,《浙师大学报》1999.4期   51.《政府办节的民俗学思考》,《民族艺术》1999年增刊(《人民日报》99/11/22、《广西民院学报》00/1等转摘观点)   52.《论宋代城市民俗及对后世的影响》,《浙江师大学报》2000年5期收入《民族艺术》1999年增刊   53.《重构传统:〈清明上河图〉与宋代娱乐习俗的开发》,《八婺文化探微》湖南文心出版社,2000年6月   54.《论民俗文化传播涵化的动因》,见《比较民俗论》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0年8月   55.《论民俗文化圈》,见《广西民院学报》2001.6期   56.《钟敬文与杭州中国民俗学会的活动及历史地位》,见《广西民院学报》2002.1期。   57.《丧葬:生存者的信仰文化》,《中国民俗学会年刊》2002年7月。   58.《传统的回归:“成人礼”的现代意义》,《民俗学刊》2002年4月。   59.《失落的光荣:后三套集成时代的民间文学》,《守望民间》2002年7月。   60.《文化教育:文化民族性与个性化的有效方式》,《浙江师大学报》2002年5期。   61.《论吴越丧葬文化的区域性特征》,《广西民院学报》2003年3期。   62.《茶文化:一种极具开发潜能的旅游资源》,《茶·茶文化·旅游》2003年10月。   63.《关注人类的最终归处》,《民俗研究》2004年1期。   64.《论典籍、诗文与传说的交错互动》,《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5期。   65.《论吴越丧葬文化的改革与对策》,《民俗研究》2005年4期。   66.《形式变化与观念守恒》,《民族文学研究》2006年第3期   67.《殡葬改革与农民利益》,《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68.论肢体语言的民俗性》,《浙江师大学报》2006年第3期。   69.《人类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广西民大学报》2007年第1期。   70.《民国初期的社会变革与民俗文化的改造》,《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71.《细节变异与地方认同:年文化的一种存在方式》,《文化遗产》2007年第1期(创刊号)   72.《论浙江民俗的演变轨迹及其特点》,《民俗研究》2008年第2期

五、科研项目

1.《作为人类第一个婚姻规则的成年礼研究》,1999年省教委课题,主持人;   2.《吴越丧葬文化》,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00年课题,主持人;   3.《民俗文化与中学语文教学研究》,浙江省教育规划2005年重点课题,主持人;   4.《浙江民间丧葬信仰文化研究》,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05年重点课题,主持人;   5.《浙江民俗史》,2005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浙江省文化研究工程”重点课题,主持人。   6.《传统节日放假的意义及其如何弘扬的对策研究》,2007年省哲社规划办委托课题,主持人。   7、,《非遗生态保护区对策研究》,2007浙江省文化厅委托课题,主持人。

六、获奖情况

1.《吴越“断发”习俗之我见》(论文)第一届“飞鹰奖”优秀论文奖。   2.《黄大仙研究》(论文)获93-94年度省民间文学理论作品二等奖。   3.《民俗旅游创意论》(论文)获首届(1995年)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国际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4.《试论文身图式》(论文)获95-96年度省民间文艺优秀论文奖(最高奖)。   5.《民俗文化学》(专著)获97-98年度省民间文艺优秀理论著作奖(最高奖)。   6.《试论文身图式》(论文)获省第八届(1999年)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优秀奖。   7.《民俗文化学》(专著)省教育厅(2000年)哲学社科三等奖。   8.《民俗文化学》(专著)获省第九届(2001年)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9.《丧葬史》获首届(2002年)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三等奖。   10.《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2年,参与,排名2)。   11.《丧葬史》获浙江省第十届(2002)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12.《文化艺术教育专业系列教材建设》2004年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参与,排名4)。   13.《文化艺术教育专业系列教材建设》2005年全国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参与,排名4)。

七、近几年为民俗学会所做的工作

1、积极参加中国民俗学会组织的各种学术活动,共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五次,如代表会、中秋论坛、城市遗产保护等;   2、2004年4月在浙江金华市浙江师范大学与中国民俗学会一起主办“民俗、民间文化与保护开发”全国学术研讨会。


浙江民俗史 电子书 图书目录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06-17

浙江民俗史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浙江民俗史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浙江民俗史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喜欢 浙江民俗史 电子书 的读者还喜欢


浙江民俗史 电子书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出版者:杭州出版社
作者:陈华文等
出品人:
页数:396
译者:
出版时间:2008-1
价格:5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758021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社会  浙江  民俗  民俗学  文化  工具书  历史学   


浙江民俗史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描述

本书是一部浙江区域的地方性民俗史,开创了民俗史研究的另一种进入模式和视角。对于浙江的区域生活,本书从整体和区域出发进行独特视角的观察和叙述,而且,也使民俗史研究进入了一个微观观察和整理的时代。该书通过对浙江民俗历史的梳理和审视,使我们更全面也更深刻地了解和认识浙江民众在区域中的生存方式和根据自己的环境所创造的独特的文化形态,更深切地体会到浙江区域民俗与汉民族其他地方民俗和文化的互动、交融和相互影响。

浙江民俗史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浙江民俗史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浙江民俗史 2024 pdf epub mobi 用户评价

评分

颇有谬讹之处。作者纷杂,各章水平高低起伏。

评分

大杂烩。

评分

颇有谬讹之处。作者纷杂,各章水平高低起伏。

评分

颇有谬讹之处。作者纷杂,各章水平高低起伏。

评分

颇有谬讹之处。作者纷杂,各章水平高低起伏。

浙江民俗史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