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水微澜(汇校本)

死水微澜(汇校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现代作家李劼人,一八九一年生,原名李家祥,笔名老懒、抄公、菱窠等,属兔,四川省成都市人。17岁考入四川高等学堂分设中学、中学期间亲历保路同志会运动。22岁于《晨钟报》发表处女作《游园会》。23岁后任泸县、雅安县政府教育科科长,《四川群报》主笔、编辑,《川报》社长兼总编辑,少年中国学会成都分会书记,《少年中国》编译员,《星期日》周刊主编。1919年赴法国留学,在巴黎通讯社和《华工旬刊》任编辑。1924年9月返国,受聘为成都大学教授、预科文科主任,主编《新川报》副刊。1933年,受聘为卢作孚民生公司机械厂厂长。抗战期间曾任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都分会常务理事。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成都文艺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川西人民公署委员、川西区文联筹委会副主席、成都市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市副市长、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四川分会副主席等职。一生主要从事文学创作、法国文学作品翻译、报刊编辑、文学教学等工作。

50年文学生涯中,发表各种著译作品近600万字。主要代表著作有《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3部小说以四川为背景,描写了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前后20年的广阔社会画面。此外还有小说《天魔舞》、《同情》及译作《人心》、《小物件》、《马丹滠娃利》、《萨朗波》、《单身姑娘》等。

从1935年起写了三个连续性的长篇《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第一部),描写辛亥革命前的社会生活。这三部小说都以作者的故乡四川为背景。

一九三六年春,日军飞机轰炸成都,李劼人从城内疏散到郊外沙河堡乡间,后在一菱角堰边建筑了自己以黄泥筑墙、麦草为顶的栖身之所,他在门楣上还题了“菱窠”匾额。菱是一种生在池沼中,根扎在泥土里的草本植物;窠即鸟虫的巢。作家将自己的家以“菱窠”名之,颇有竹篱野舍的逸趣,或许也蕴涵了这位被誉为乡土小说作家植根民间的文学理想。一九五九年,李劼人用稿费将故居翻建成今天这个一正一厢带阁楼的样子。他在此一共生活了二十四年,直至一九六二年去世。其间,他创作了反映解放前夕畸形经济和畸形人性的长篇小说《天魔舞》,修改重版了长篇小说三部曲《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它们以成都为背景,真实而深刻地描写了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前后二十年间广阔的社会生活及历史巨变。一九八六年十月,巴金重访“菱窠”,他曾感喟道,要保护好李劼人的故居,因为,“只有他才是成都的历史家,过去的成都都活在他的笔下。要让今天的旅游者知道成都有过这样一位大作家。”

出版者:四川文艺出版社
作者:李劼人
出品人:
页数:283
译者:
出版时间:1987-11
价格:1.65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小说 
  • 李劼人 
  • 现代文学 
  • 时代 
  • 爱情 
  • 热血 
  • 成都 
  • 中国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农家少女邓幺姑来到天回镇当上了杂货铺的老板娘(蔡大嫂),丈夫蔡兴顺愚钝,被人喊作“傻人”。“罗歪嘴”彪悍豪侠,与邓幺姑你来我往,暗生恋情。因争风吃醋被罗歪嘴赶出天回镇的陆茂林密告罗歪嘴勾结义和团反洋人。四川总督派兵砸封兴顺号,蔡傻子锒铛入狱,罗歪嘴逃得无影无踪。顾天成怀着复仇心理来到乡坝打探罗歪嘴行踪,不想被落难的蔡大嫂所吸引,提出要娶她为妻。为了救出狱中的丈夫,为了儿子的前程,为了情人不再遭追杀,她慨然应允。罗、顾二人争夺蔡大嫂,最后顾胜罗败。她的丈夫蔡傻子自然无法保证她安然地生活下去。因此,对于能有一个可以“保护”她的男人的渴求,也就在蔡大嫂的心中激起了“微澜”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这本书看完了之后第一个联想到的就是林语堂先生的《京华烟云》(Moment in Peking )。之于我一个四川人而言,感觉这本书更贴切的名字应该是“Moment in Chengdu ”。可是不同于写给外国人看的《京华烟云》,在同样的大时代下(清末,义和拳,八国联军侵华),我觉得这本土生土...

评分

评分

好的小说总是包含了很多你一句话概括不了的东西。就作品内涵的丰富性和给人的时代真实感而言,李劼人的《死水微澜》远远地超越了同时代的巴金、沈从文、张爱玲等现在知名作家的作品,同时更是对此前的主张英雄史观、宣扬儒家道德、片面强调人物事件而忽视民俗文化的历史小说的...  

评分

有人说李劼人是中国的“左拉”,左拉的书我没读过,不好置评。也许李劼人真有模仿左拉的嫌疑,但至少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你很难找到像李劼人一样的作家。李劼人是一个异数,不同于那个时代任何一位中国作家,他远离整个现代文学文坛独自生长,自开自落,在无人之处暗吐芬芳,你...  

评分

这本书看完了之后第一个联想到的就是林语堂先生的《京华烟云》(Moment in Peking )。之于我一个四川人而言,感觉这本书更贴切的名字应该是“Moment in Chengdu ”。可是不同于写给外国人看的《京华烟云》,在同样的大时代下(清末,义和拳,八国联军侵华),我觉得这本土生土...

用户评价

评分

同前。看这书可以比较不学术地了解四川……比较学术的话,至少那本茶馆是不够的

评分

挺有味道的。

评分

翻开此书时,并没有对这篇三十年代的长篇小说抱有什么期望,谁知水平之高令人惊艳。小说采取双主线、多支线的叙事结构,四川的风景、风俗如画卷铺开,地方色彩极为鲜明。最引人注目的是,作者将古老的潘金莲模式裹上时代的糖衣,作为袍哥的西门庆与作为教士的武松早已为阅读掩埋了踪迹。

评分

好多土超哥,弯气十足好勇斗狠,狡诈却又机智。

评分

版本尤其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