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纔,北京大學中文係、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古典文獻學和中國古代文化史,著有《清代書院與學術變遷研究》、《中國古代文化史》(閤著)、《古典文獻學基礎》(颱著)等。
明代中葉至清末是我國傳統農業文明的最後發展階段。本冊主要講述明清時期中國傳統農業、手工業、科學技術的繼承發展與商品經濟的進步,以及在西方工業文明衝擊之下,中國近代工業的起步與傳統社會觀念的變革,展示瞭中華文明從農業文明走嚮工業文明的艱難曆程。
發表於2025-01-07
傳承與新變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標籤: 資料 明清史 明清 文化 工具書 國學 曆史地理 曆史
有啥意義呢?
評分2017.8.10 傳承與新變 甘薯,馬鈴薯,玉米都對中國移民和中國人口的增長有重大作用是肯定的,稍有明清史常識的人都能做齣一個顯而易見的判斷,如果沒有美洲作物在中國的廣為普及,清代的人口奇跡斷不會超過2億。總之,這套書普及讀本很淺顯易懂,當做看課本瞭,沒有那種論證繁復,精深博大的感覺,各位,慎買之!
評分有啥意義呢?
評分平平。
評分這種通史類的讀本都是全麵的介紹通俗性讀物 如果要想瞭解細緻的東西還是要分類閱讀專業的書。不過有一些觀點還是很好的。比如在第一章農業方麵 雖然整個16-19世紀我國的工業文明遠遠落後於西方資本主義社會。但同時我國的農業文明也得到瞭充足的發展 畢竟人口從1億多到嘉道時的4億多 能養活這麼多人口除瞭紅薯玉米等食物的輸入。也和土地的開墾 政策的誘導分不開
傳承與新變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