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曦原,1963年生于四川省内江市。1984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后又就学于纽约语言学院和外交学院。大学毕业后曾志愿去陇南山区锻炼三年,担任过乡镇企业厂长、副镇长。1987年后在甘肃省文化厅 国家物价局工作。1992年调入外交部,后曾在中国驻美国纽约总领事馆工作三年,现供职于外交部政策研究司。著有《中国远古文化》(1995年)。
本書係《紐約時報》對華報導選編,起迄年代為一八五七年一月至一九一一年十月。這一時期的中國,正經歷著「千年未有之變局」,從獨立自主的東方老大帝國淪為「東亞病夫」,傳統的帝制和士大夫政治走向終結,軍事、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產生了蛻變,人民承受著無與倫比的巨痛。《紐約時報》以當時中國人還未具備的近代眼光和技術,即時、全面、連續地觀察和記錄了這段歷史,內容涉及內政、外交、國防、文化、社會生活、革命及華僑等方面,構成了一部具有獨特視角的中國近代史。
近期在读一本《帝国的回忆》,这本书是1854年1月至1911年10月期间《纽约时报》对晚清报道和新闻评述的选编。在我看来,其独特的视角和眼光弥足珍贵。近些天,我都是每天睡前读一些章节,之后掩卷,在沉思中入睡。 书中选用文电的形式包括快讯、新闻专稿、特写、述评和...
评分近期在读一本《帝国的回忆》,这本书是1854年1月至1911年10月期间《纽约时报》对晚清报道和新闻评述的选编。在我看来,其独特的视角和眼光弥足珍贵。近些天,我都是每天睡前读一些章节,之后掩卷,在沉思中入睡。 书中选用文电的形式包括快讯、新闻专稿、特写、述评和...
评分尽管根据“国情”,这样一本选编《纽约时报》的新闻和评论的书,必然会有很多删节,但能看到当年外国人视角的第一手资料,还是很有价值的。尤其是关于当时的社会、文化记述,和一些反映欧美对中国看法的文字,相当不错。 现在这个当代中国版的一大硬伤是,一些人名常用字可能...
评分这是读的第一本罗胖推荐的书。随着年龄的增大,对于罗的一个观点特别感同身受,就是“时间的力量”。很多看起来稀松平常的事情,一旦加上时间的维度来衡量,坚持下去,最终就会质变为令人惊叹的奇迹。 14年春节后,久等《罗辑思维》视频节目不更新,不详的预感最终被证实,一...
评分读史明智,是每一个读书人内心的渴望。大哲培根曾经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固然主旨是宣传读书的益处,强调读得每一种好书都能使人裨益,但其将”读史使人明智“放在第一位,我认为不是随意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