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勒里·奎因(Ellery Queen),推理小说史上一个非凡的名字,实指弗雷德里克·丹奈(Frederic Dannay,1905—1982)和曼弗里德·李(Manfred Lee,1905—1971)这对表兄弟作家。他们的创作时间长达半个世纪,作品多达数十部,全球销量约计两亿册;他们曾五获埃德加·爱伦·坡奖;他们的四部“悲剧系列”和九部“国名系列”作品被公认为推理小说史上难以逾越的佳作;他们于1941年创办的《埃勒里·奎因神秘杂志》(EQMM)成为劳伦斯·布洛克、迈克尔·康柰利等推理大家起飞的平台,迄今仍是最专业、最权威的推理文学杂志之一;他们出资设立“密室研讨小组”,定期与约翰·狄克森·卡尔、克雷顿·劳森等推理大师交流、切磋;他们成就的不仅仅是自己,更为成就推理小说的黄金时代书写了浓墨重彩。
发表于2025-02-25
The Tragedy of Z (Ipl Library of Crime Classics)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读这本书的时候,不断的有一个感觉:强弩之末,是不能穿鲁缟 作为悲剧系列的第三部,奎因有点走下坡路的意思了。这本书在情节上远逊于X和Y。但是它依然保持了严密的逻辑推理过程,所以还是一部好书。 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替一个嫌疑人辩诬,第二个部分是找出真的...
评分读这本书的时候,不断的有一个感觉:强弩之末,是不能穿鲁缟 作为悲剧系列的第三部,奎因有点走下坡路的意思了。这本书在情节上远逊于X和Y。但是它依然保持了严密的逻辑推理过程,所以还是一部好书。 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替一个嫌疑人辩诬,第二个部分是找出真的...
评分读这本书的时候,不断的有一个感觉:强弩之末,是不能穿鲁缟 作为悲剧系列的第三部,奎因有点走下坡路的意思了。这本书在情节上远逊于X和Y。但是它依然保持了严密的逻辑推理过程,所以还是一部好书。 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替一个嫌疑人辩诬,第二个部分是找出真的...
评分作为一个推理小说家埃勒里·奎因非常注重推理逻辑的严密性和对读者的公正性,XYZ中除了Y稍有牵强外,XZ的读者都能在知道真相后充满彻悟之情,并处于深深地后悔之中——为何自己未能早一步探彻真相,事实和细节都那样公平地摆在作者和读者的面前。 但必须要指出的是,埃勒里·...
图书标签: 推理 文学 美国 经典 推理小说 小说 原版 Novel
由一位女性仰慕者的角度来说一起连环杀人案。最后对年轻求爱者的拒绝部分,写得颇调侃。案子平平无奇,动机也总是预后才知,对罪犯在紧急状态下会畏罪潜逃这点设计,结合之前升职通知上的两个印痕来做心理分析,倒是很恰当的。最后从27人中排除26人的场面颇好看,但实际lane的推理很多步都比较牵强,好看有余,却不能多经推敲。但这也可以说是老绅士故意做给典狱长看的。再次强调,动机部分扣星,无现代刑侦模式的凶案现场扣分,文字和结构都是俏皮且无憾的。
评分由一位女性仰慕者的角度来说一起连环杀人案。最后对年轻求爱者的拒绝部分,写得颇调侃。案子平平无奇,动机也总是预后才知,对罪犯在紧急状态下会畏罪潜逃这点设计,结合之前升职通知上的两个印痕来做心理分析,倒是很恰当的。最后从27人中排除26人的场面颇好看,但实际lane的推理很多步都比较牵强,好看有余,却不能多经推敲。但这也可以说是老绅士故意做给典狱长看的。再次强调,动机部分扣星,无现代刑侦模式的凶案现场扣分,文字和结构都是俏皮且无憾的。
评分由一位女性仰慕者的角度来说一起连环杀人案。最后对年轻求爱者的拒绝部分,写得颇调侃。案子平平无奇,动机也总是预后才知,对罪犯在紧急状态下会畏罪潜逃这点设计,结合之前升职通知上的两个印痕来做心理分析,倒是很恰当的。最后从27人中排除26人的场面颇好看,但实际lane的推理很多步都比较牵强,好看有余,却不能多经推敲。但这也可以说是老绅士故意做给典狱长看的。再次强调,动机部分扣星,无现代刑侦模式的凶案现场扣分,文字和结构都是俏皮且无憾的。
评分由一位女性仰慕者的角度来说一起连环杀人案。最后对年轻求爱者的拒绝部分,写得颇调侃。案子平平无奇,动机也总是预后才知,对罪犯在紧急状态下会畏罪潜逃这点设计,结合之前升职通知上的两个印痕来做心理分析,倒是很恰当的。最后从27人中排除26人的场面颇好看,但实际lane的推理很多步都比较牵强,好看有余,却不能多经推敲。但这也可以说是老绅士故意做给典狱长看的。再次强调,动机部分扣星,无现代刑侦模式的凶案现场扣分,文字和结构都是俏皮且无憾的。
评分我们一起读书。
The Tragedy of Z (Ipl Library of Crime Classics)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