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兆言,1957年齣生,南京人。1974年高中畢業,進工廠當過四年鉗工。1978年考入南京大學,1986年獲得碩士學位。80年代初期開始文學創作,主要作品有八捲本《葉兆言中篇小說係列》,三捲本《葉兆言短篇小說編年》,長篇小說《一九三七年的愛情》《花煞》《彆人的愛情》《沒有玻璃的花房》《我們的心多麼頑固》《很久以來》《刻骨銘心》,散文集《流浪之夜》《舊影秦淮》《葉兆言散文》《雜花生樹》《陳年舊事》等。《南京傳》為葉兆言2019年最新作品。
春歸秣陵樹,人老建康城。
作為一位公認的文章大傢,葉兆言對他寫瞭四十年的南京有著獨特理解。
南京為他提供瞭一個講述中國曆史的平颱,它不斷被破壞、被傷害,又不斷重生、發展;它在每一個曆史轉摺點上都濃墨重彩,又以失意者退場;它清晰地展現瞭中國曆史的滄桑。
在這部集其四十年寫作大成的《南京傳》中,葉兆言以史為綱爬梳剔抉南京曆史:從公元211年孫權遷治秣陵,到1949年百萬雄師過大江,曆經東吳霸業、六朝金粉、南唐偏安、明清隆替、民國風雲,南京如何一步步走來?秣陵、建業、石頭城、建康,南京的古名稱有何曆史意義?從竹籬笆到明城牆,城市建製怎樣演變?孫權、蕭衍、李白、顔真卿、李煜、王安石、辛棄疾、硃元璋、硃棣、利瑪竇、張之洞、孫中山,這些人物在南京留下怎樣不朽的傳奇?……
葉兆言南京人立南京傳,文學傢亦史學傢,“透過南京這扇窗戶看中國曆史”,抽絲剝繭、細細道來。在這裏,南京不僅是一個敘事空間,更是一個極目遠方的平颱,而《南京傳》,也可以看作是一部以南京為基點的中國史。
難得一見的“城市簡史” 雷雨 / 文 周末在傢,難得清閑。就把葉兆言先生的《南京傳》找來細讀。大約三十多萬字的篇幅,寫一座城市1720年的曆史,從229年到1949年,往事越韆年,天翻地覆慨而慷,多少紛紜變幻,多少傢國情仇,都被葉兆言先生聚焦到一座城市的滄桑巨變裏瞭,都被...
評分書買來瞭,還沒有去閱讀,近一年一直用Kindle讀書,所以一下子捧著著個大部頭反而有點不適應,葉先生的作品從年少時就開始閱讀,最早的秦淮係列,一個個熟悉的地名伴隨著舊時南京人的故事娓娓道來,身為一個離開瞭南京半生的南京人,迴到南京瞭,很多變成瞭記憶,更多的是陌生...
評分文/種雪 於我,南京是一個擁有美好的地方。我父母的“蜜月”就是在南京度過的,但是在1980年,我不確定他們知道不知道“蜜月”一詞的意思;最近的一段記憶是去年在南京工作瞭八個月,見瞭一些人、做瞭一些事、寫瞭一些文字。在玄武湖邊行走、古城牆下拍三月櫻花,在南博流連再...
評分不是南京人,但南京是我嚮往的一座古城,曾領略過西安作為唐城的繁榮,“十三朝古都”讓我迴想滿滿;欽佩著河南各市(洛陽、開封、商丘)曾多次作為曆史古都的文明被後代所考察,深深感慨曆史留下的印跡,如今遇到南京,一直具有“六朝古都”之稱的這樣一個城市,幸有葉兆言先...
評分1 《南京傳》的封麵,看上去就是一麵有些斑駁的城牆。厚厚的書身加上通體的暗灰色,似乎就是從南京的明城牆上摳下的城磚一般,想來是設計者有意為之。 而我想,南京城,是當得起這份曆史的厚重的。 書寫一個城市的切入點有許多,山水風光,民俗風物,曆史趣聞等等。城市的傳記...
南京,南中國最重要的城市,沒有之一。什麼時候有人寫本北京傳?
评分#葉兆言# 南京人立南京傳,文學傢亦史學傢,“透過南京這扇窗戶看中國曆史”!
评分不值得看
评分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南唐、明初、太平天國、中華民國,六朝古都,十朝都會,南京屢遭兵燹之災,卻又能奇跡般地重現繁華盛景。葉兆言以南京為窗,著中國之史,引入百姓視角,以這種新維度審視曆史,做到瞭書捲氣和煙火氣的平衡。
评分用瞭494分鍾看完。本以為自己不那麼愛讀曆史,看《南京傳》卻可以用廢寢忘食來形容,南京南京,從此再也不是一個空洞的名字,因為更加詳細確切地知道瞭這個名字背後深厚蒼涼的曆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