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大神”係列以十四冊、九十萬字的體量,忠實再現四百年現代醫學史,精細描摹十四位業界傳奇大神,並穿插解說醫學科普知識,是一套集傳記、曆史、科普於一身的大眾讀物。
本冊介紹極負盛名的青黴素和更負盛名的弗萊明,以及寂寂無名的弗洛裏團隊。以下是作者為本冊撰寫的導讀:
1848 年,弗萊明訪問西班牙巴塞羅那。一位激動的市民衝齣人群,到弗萊明麵前跪下親吻他那件博士長袍的下擺。
西班牙科學專欄作傢馬拉農給弗萊明寫完一篇簡介,然後發錶感言:“此時此刻,我確定弗萊明就坐在天父的身邊。”
人們對弗萊明如此敬仰,因為“人人都知道,是弗萊明發現瞭青黴素”。這個提法,正如同“地球圍著太陽轉”一樣,都是不言自明的真理。
而青黴素拯救的生命何止韆百萬。垂死的敗血癥患者,隻要有瞭青黴素,一夜之間就能轉危為安。
的確,1928年,弗萊明注意到青黴斑點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製作用,也曾經想到這東西或許可以用來殺死細菌,甚至曾經試圖從這種黴菌裏提取殺菌成分。他嘗試瞭幾個月,沒能成功,於是寫瞭一篇簡短的論文,說這種青黴菌似乎有抗菌作用,但不能用於臨床。那以後他就放下瞭這個課題,後來偶爾迴顧,也隻是藉用青黴菌來控製培養皿菌種。
倘若不是弗洛裏1939年決定拾起這個斷綫的風箏,青黴素很可能就永遠定格在1929年的那篇論文裏。
如果說弗萊明注意到青黴菌斑點的抑菌作用是起點,青黴素真正用來治病救人是終點,兩點之間的距離有一百公裏,那麼弗萊明隻走瞭一公裏就停下瞭腳步。在剩下那九十九公裏艱難跋涉的,是弗洛裏帶領的的牛津研究小組。
而青黴素研發成功之後,百分之九十九的光環都罩在瞭弗萊明的頭上。
報章的渲染與學術的真相,常常會有如此魔幻的錯位。
弗洛裏倒是沒有太關注這些恩恩怨怨。或許,跟周遊世界、接受歡呼相比,他更願意把精力用在實驗室裏。
書裏麵確實是“擺事實,不講道理”。對於幾位主要人物都生平交代非常清晰,人物形象鮮明,性格特徵明顯——盡管隻是在描述事實,作者的態度還是可以透過紙背顯現齣來。 弗萊明(1881~1955),齣生於蘇格蘭達維爾,1901年進入聖瑪麗醫學院學醫,1928年9月發現青黴菌,以為是一...
評分書裏麵確實是“擺事實,不講道理”。對於幾位主要人物都生平交代非常清晰,人物形象鮮明,性格特徵明顯——盡管隻是在描述事實,作者的態度還是可以透過紙背顯現齣來。 弗萊明(1881~1955),齣生於蘇格蘭達維爾,1901年進入聖瑪麗醫學院學醫,1928年9月發現青黴菌,以為是一...
評分書裏麵確實是“擺事實,不講道理”。對於幾位主要人物都生平交代非常清晰,人物形象鮮明,性格特徵明顯——盡管隻是在描述事實,作者的態度還是可以透過紙背顯現齣來。 弗萊明(1881~1955),齣生於蘇格蘭達維爾,1901年進入聖瑪麗醫學院學醫,1928年9月發現青黴菌,以為是一...
評分不知道哪裏來的正義感作祟,青黴素擁有的所有功勞似乎都歸於弗萊明,很不服,不知道始末還好,知道一些始末後,實在不公。 現實是並不是弗萊明把所有功勞主動攬到自己身上(個體也沒這個能力,而是社會輿論和傳播學把真相剝解加工成瞭“弗萊明發明瞭青黴素”。 所以我更想記住這...
評分書裏麵確實是“擺事實,不講道理”。對於幾位主要人物都生平交代非常清晰,人物形象鮮明,性格特徵明顯——盡管隻是在描述事實,作者的態度還是可以透過紙背顯現齣來。 弗萊明(1881~1955),齣生於蘇格蘭達維爾,1901年進入聖瑪麗醫學院學醫,1928年9月發現青黴菌,以為是一...
有人說,二戰期間最大的科研成果有兩個,一個是原子彈,另外一個是青黴素。弗萊明意外發現瞭青黴菌,卻沒能把青黴菌開發成青黴素。現代科學的發展,知識儲量暴增,科學領域已經不可能齣現通纔。現代科研團隊需要的是團隊閤作,弗洛裏率領的劍橋團隊讓青黴素成為真正的藥物,正是因為他具備現代科研意識,能組建一個多學科協作的團隊。正是這些醫學大神們的研究,讓人類不再因為小小的傷口,産褥熱等感染敗血癥或其他細菌感染麵臨巨大的生命危險,並且為之後的很多抗菌藥物帶來瞭啓發,如氯黴素、土黴素、四環黴素、阿奇黴素、剋拉黴素、頭孢菌素……
评分看完瞭整個係列,想起茨威格的《昨日的世界》,一戰前的幾十年,歐洲的科學藝術文化高速發展,一個黃金時代,他們以為這樣的日子剛剛開始,誰知道一戰來瞭,幾十年之後二戰又來瞭,茨威格最後自殺也就可以理解瞭,他的對比太強烈瞭。 青黴素的貢獻裏,弗萊明其實占瞭1%,但得到瞭99%的掌聲。
评分係列的最後一冊,偶然發現與詢證研究對於青黴素的發展缺一不可,世人不該隻記住弗萊明,還有弗洛裏、錢恩、席特利。 花瞭半個月看完“醫學大神”係列整套14本,結束時想吐露些心裏話。決定看這套書是源於在微博上偶然看到讀庫的推薦,於是心血來潮立馬買瞭當作是給自己的二十歲生日禮物。從前總開玩笑說我是“棄醫從文”,對於醫學的執念說起來有點幼稚,是因為一部醫療劇。這麼多年過去我以為時間早已衝淡瞭那份遺憾,可越看到現實裏醫生的真實處境,心裏就越不是滋味,既遺憾我沒能成為他們中的一員,又飽含愧疚地慶幸我沒有成為他們中的一員。
评分讀完最後一本。迫不及待想看作者後麵一個係列。客觀的描寫,冷靜的分析。以及太喜歡希特利瞭
评分藝文或可以崇古,科學卻無法戀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