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元元,男,生於1984,大學畢業後從事瞭10年媒體工作,做過記者、編輯、新聞評論員,從2014年開始尋訪西南聯大的老校友,聽他們講述往事,並且將之記錄下來,希望給世人留下一份精神財富。
這是一本很好的人物紀實,一份難得的珍貴史料。作者視角獨特,選擇瞭采訪時滬上還健在的西南聯大老校友,通過傾聽這些已耄耋之年的親曆者講述他們的人生經曆和對曆史的真實感受,從不同側麵再現瞭當年西南聯大的人和事,以及時代的變遷。這本書豐富瞭目前已有的關於西南聯大的史料,也構成這一研究領域裏不可或缺的文獻,還通過許多曆史的細節傳承瞭愛國、奮鬥、篤學等優秀民族精神。
因抗日戰爭爆發,1937年11月1日,由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私立南開大學在長沙組建成立的國立長沙臨時大學在長沙開學。由於長沙連遭日機轟炸,1938年2月中旬,經中華民國教育部批準,長沙臨時大學分三路西遷昆明。1938年4月,改稱國立西南聯閤大學。從1937年到1946年,西...
評分在讀這本《不問西東:西南聯大在滬校友訪談錄》之前,我試著迴憶自己究竟從何時對西南聯大産生好奇心的,也許是在瀋從文、汪曾祺兩位先生的文章中,也許是梅貽琦先生的日記裏,還有鄧嫁先、陳寅恪、馮友蘭、梁思成等一連串聞名於世的人物位列其中,讓我驚嘆這到底是一個怎樣神...
評分因抗日戰爭爆發,1937年11月1日,由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私立南開大學在長沙組建成立的國立長沙臨時大學在長沙開學。由於長沙連遭日機轟炸,1938年2月中旬,經中華民國教育部批準,長沙臨時大學分三路西遷昆明。1938年4月,改稱國立西南聯閤大學。從1937年到1946年,西...
評分在讀這本《不問西東:西南聯大在滬校友訪談錄》之前,我試著迴憶自己究竟從何時對西南聯大産生好奇心的,也許是在瀋從文、汪曾祺兩位先生的文章中,也許是梅貽琦先生的日記裏,還有鄧嫁先、陳寅恪、馮友蘭、梁思成等一連串聞名於世的人物位列其中,讓我驚嘆這到底是一個怎樣神...
評分在讀這本《不問西東:西南聯大在滬校友訪談錄》之前,我試著迴憶自己究竟從何時對西南聯大産生好奇心的,也許是在瀋從文、汪曾祺兩位先生的文章中,也許是梅貽琦先生的日記裏,還有鄧嫁先、陳寅恪、馮友蘭、梁思成等一連串聞名於世的人物位列其中,讓我驚嘆這到底是一個怎樣神...
大都是不為人知的校友,既算是口述曆史,也算是訪談,聽人講故事挺好的。有一些是插班生,有些是旁聽生,有些是聯大二代。這種作品算是一種搶救,就像紀錄片二十二那樣,從裏麵能窺見曆史。比如當時抗戰的情況,老師同學的關係。比如大四的男生體檢閤格就去當兵,裏麵提到去印度走駝峰航綫,在印度當翻譯。看瞭之後少瞭些睏擾,明白以前人年輕的時候一樣有睏惑,比如換專業換學校體育掛科畢業找工作糊口之類,大傢大體都會經曆類似的人生經曆和睏惑。現在對馬約翰教授印象蠻深的,還有訪談裏麵都說陳岱孫教授總是西裝革履很帥、雲南龍王龍雲,張奚若對政治係學生說的話,化學係教授曾昭掄帶學生去考察植物還有化石。可能我看得有點多,也不一定是這本書裏麵的,地質係的學生個個體育好。
评分大都是不為人知的校友,既算是口述曆史,也算是訪談,聽人講故事挺好的。有一些是插班生,有些是旁聽生,有些是聯大二代。這種作品算是一種搶救,就像紀錄片二十二那樣,從裏麵能窺見曆史。比如當時抗戰的情況,老師同學的關係。比如大四的男生體檢閤格就去當兵,裏麵提到去印度走駝峰航綫,在印度當翻譯。看瞭之後少瞭些睏擾,明白以前人年輕的時候一樣有睏惑,比如換專業換學校體育掛科畢業找工作糊口之類,大傢大體都會經曆類似的人生經曆和睏惑。現在對馬約翰教授印象蠻深的,還有訪談裏麵都說陳岱孫教授總是西裝革履很帥、雲南龍王龍雲,張奚若對政治係學生說的話,化學係教授曾昭掄帶學生去考察植物還有化石。可能我看得有點多,也不一定是這本書裏麵的,地質係的學生個個體育好。
评分這年頭見到這樣的故事不容易,作者像在進行搶救式挖掘。動人的故事,應該被記得的曆史,感謝作者的用心。祝作者越來越帥,求親簽????
评分記實的訪談錄,很珍貴的曆史資料
评分讀過好幾遍瞭 總得錶示一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