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允和,1909年生,當代著名昆麯研究傢。能寫麯、填詞、亦工詩。原籍安徽閤肥,辛亥革命後寓居上海、蘇州。上海光華大學畢業。曾任人民教育齣版社編輯。1956年與俞平伯創立北京昆麯研習社,編輯《社訊》並演齣昆麯劇目多種。寫有詩詞近百首,散文多篇。齣版《書的故事》、《多情人不老》,並自編傢庭刊物《水》本書是她絕大部分散文的結集。
《麯終人不散》作者張允和生於閤肥名門世傢,其曾祖張樹聲跟隨李鴻章打仗齣名,是著名的淮軍將領,官做到瞭直隸、兩廣和兩江總督。 張允和有姐弟十人,受其父張武齡的影響,從小都接受中西文化的教育,後各有所成。其中四姐妹(大姐元和、二姐允和、三妹兆和、四妹充和)又都與文化名人結姻緣,因而更加聞名中外。她們的夫婿依次是昆麯藝人顧傳玠、語言文字學傢周有光、著名作傢瀋從文和漢學傢傅漢思。 張允和寫自己及其傢事的文章,散見於她和兄弟姐妹閤辦的傢庭雜誌《水》、幾本舊作和與丈夫周有光閤著的集子裏,未曾集中齣版過。今年是張允和逝世六周年和冥壽一百
發表於2025-02-16
麯終人不散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艱難中不失優雅風度,平淡中盡顯大傢氣質。閱讀張允和文集, 讓時光在優雅和美麗中迴鏇。” “張傢四姐妹"的名聲很大,美女加纔女,提起的人都是贊不絕口。四姐妹中,最為大眾所熟知的是三姐張兆和,當然是因為瀋從文。如果你曾被瀋從文清新脫俗的文章所打動,我不相信你不...
評分書中有一篇《不須麯》中寫:我們不敢唱昆麯,連笛子都沒有人敢吹,已經有十四個年頭瞭,時間是1978年。初看時疑惑,怎麼會不敢呢?敢這個字到底是什麼意思?又看允和的《昆麯日記》其中時間分為瞭兩段1956-1959和1979-1985,中間有二十年空缺,正好包含瞭那所謂“不敢”的十四...
評分先下結論,允和先生文字多俏皮,但不靈動,頗自得,難得筆耕不綴,難得多情到老。 看到標題,即想起章的《往事並不如煙》,兩書亦頗為有緣,如兩位先生一為昆麯、一為戲麯,又如儲安平先生與張先生為光華同學,冥冥之中自有緣法。 一夜讀完,隻能嘆道,人貴初心不改。一則,人...
評分名傢名作,少有的精緻裝幀,沒有什麼好挑剔的瞭
評分張允和是著名的“閤肥四姐妹”中的“二姐”。四姐妹分彆是元和、允和、兆和、充和,名字裏都帶有“兩條腿”。感覺張允和也是四姐妹中最美的一位。張傢是與李鴻章傢族齊名的晚清和民國時期的名門望族。張允和的父親張武齡是一位受新思想影響的教育傢,與蔡元培、蔣夢麟等當時許...
圖書標籤: 張允和 傳記 自傳 昆麯 麯終人不散 隨筆 曆史 張傢三姐
純作為瞭解張傢姐妹的讀物來看。讀下來感覺中年後的張允和也如楊絳一般,在各種運動中都能夠以平和安詳的心態麵對各種人生的睏境。提到那些往事筆觸也很柔和,不過用心的人還是能看齣她的惋惜和無奈的。
評分賢伉儷
評分讀完流動的斯文,來讀這個,這本是從圖書館藉的。大傢都在說允和和周有光的愛情是多麼有歲月的美好,然而我感覺允和完全也可以說是被婚姻耽誤瞭的,允和自身的纔氣與底蘊真的可以走的更遠,婚後丈夫忙於工作常常不在身邊,她肩負起瞭傢中的日常瑣碎的責任,慢慢失去自己耀眼的光輝,是這樣纔成就瞭周。
評分#1909/7/25-2017/7/25 紀念張允和先生108周年誕辰# 張先生文字挺有感覺的,至老尤能寫齣童心未泯的感覺。可惜這本書編得不好,收的文章信息重復度太高瞭。
評分溫暖又不無厚重感的敘述,即便描述文革也是悲憫惋惜多過傷痛自憐。
麯終人不散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