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一八八一年-一九三六年):浙江紹興人。原名周樹人,字豫山、豫亭,後改名為豫纔。一八九八年離開故鄉考進南京江南水師學堂;後又轉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的礦路學堂。1902年初畢業後被選派赴日留學,先是學醫,後為改變國民精神,棄醫從文。1909年八月迴國。毛主席評價他是偉大的無産階級的文學傢、思想傢、革命傢,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也被人民稱為“民族魂”。“魯迅”是他一九一八年發錶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作品有小說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編》;敞文集《朝花夕拾》、《野章》.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且介亭雜文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等。
《讀名著·學語文:朝花夕拾》中的文章,記述瞭魯迅從童年生活到青年時求學的不同階段的過程,追憶那些難以忘懷的人和事,抒發瞭作者對往日親友和師長的懷念之情。這lO篇文章基本上是以時間為順序的,從《狗·貓·鼠》到《父親的病》這7篇,以及《瑣記》的第一部分,記述的是魯迅在故鄉紹興的生活。魯迅的童年生活,我們可以在《阿長與 》和《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有清晰的瞭解。
我們可以在《阿長與(山海經)》和《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清晰地瞭解到魯迅的童年生活。在《阿長與(山海經>》一文中,作者對保姆阿長媽媽的迴憶是感人至深的。阿長是一個普通的鄉下婦女,“懂得許多的規矩”。她讓“我”在正月初一的清早給她祝福、、吃福橘等,錶達的是一個生活在底層的婦女對美好生活的最質樸的願望。但是童年的“我”十分痛恨她對自己的嚴格,特彆是在“我”頑皮的時候。但是,這怎麼都掩飾不瞭她對“我”的愛,她給“我”講故事,讓“我’,知道她“偉大的神力”。特彆是後來,並不識字而且把“山海經”說成是“三哼經”的長媽媽,卻為作者買來瞭他一直渴望得到的繪圖的《山海經》。文章不僅展現瞭“我”對長媽媽的懷念,而且也從側麵揭示瞭長媽媽的堅忍。她給彆人當保姆,沒有自己的孩子,生活在底層,卻仍然保持著對生活和周圍人的愛。
而《瑣記》、《藤野先生》和《範愛農》等篇,展示的是更為廣闊的社會生活的畫麵。《瑣記》記述瞭魯迅在南京、日本以及迴國後的部分經曆,記錄瞭青年的魯迅為瞭尋求救國的真理而闊步前進的足跡。作者對於在南京學堂的迴憶,讓我們看到瞭封建頑固勢力的反動嘴臉,改良派軟弱無力、不可能成功的實質。魯迅先生棄醫從文的原因和過程,在《藤野先生》中作瞭清楚的交代。魯迅鄙視東京留學生中那些醉生夢死、守舊頑固的清朝派遣的奴纔們,獨自去仙颱學醫瞭。學醫期間,在“幻燈片事件”中,魯迅受到瞭強烈的刺激,痛感醫學不可能救治當時的中國,從此棄醫從文,投身於新文化運動,積極參加民主主義革命。作品在夾敘夾議中,也對反動、守舊勢力進行瞭抨擊和嘲諷。
發表於2024-12-28
朝花夕拾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標籤: 中國文學
朝花夕拾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