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鐵軍,1951年5月生於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西南大學、福建農林大學、南京農業大學、浙江財經大學等高校特聘教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六、七屆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傢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商務部、民政部、國傢林業草原局、國傢糧食局、北京市、福建省等省部級政策專傢和中國農業經濟學會副會長。先後承擔多個國傢級重大、重點課題,擔任國傢、多個省部級重點項目首席專傢。獲得國務院授予的“政府特殊津貼專傢”證書、農業部科技進步一等奬、“CCTV年度經濟人物奬”、“中國環境大使”稱號、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一等奬、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奬(人文社會科學)二等奬等省部級以上奬勵。
工業文明飛速發展帶來嚴重的生態危機和農業睏局,農業睏境和人類文明的齣路在哪裏?答案是:工業文明嚮生態文明轉型,産業化農業嚮農業可持續迴歸。
以人類文明發展受氣候變遷影響為主要研究內容的竺可楨假說破題,以最新的“浙江人”考古發現為重要依據,從宏大的曆史和地理視角論述瞭氣候變遷、各大洲地理環境的差異對於農業多樣性起源的深遠影響。全書不僅對於農業發展的演進過程進行瞭係統地梳理,對於近代以來世界農業發展模式三分天下的格局進行瞭詳細的闡釋,更從國際比較的視野介紹瞭國內外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豐富經驗。
發表於2024-11-23
從農業1.0到農業4.0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從農業1.0到農業4.0:生態轉型與農業可持續》 2022-14 民以食為天,農業是承載整個社會的基礎産業,隻有土地中産齣瞭足夠多的糧食,纔能解放更多的勞動力來從事其他産業,可以說,社會的繁榮離不開農業科技的革新。生態農業無論從政治正確上,還是從可持續上來說無疑都是正確...
評分 評分《從農業1.0到農業4.0:生態轉型與農業可持續》 2022-14 民以食為天,農業是承載整個社會的基礎産業,隻有土地中産齣瞭足夠多的糧食,纔能解放更多的勞動力來從事其他産業,可以說,社會的繁榮離不開農業科技的革新。生態農業無論從政治正確上,還是從可持續上來說無疑都是正確...
圖書標籤:
在普通書籍裏打五星,學術類書籍裏打四星
評分得到聽書 溫鐵軍教授的答案是:工業文明嚮生態文明轉型,産業化農業嚮農業可持續迴歸。 其實,解決農業問題,不隻是解決吃飯問題,還關係“國本”。 這不是在刻意誇大。溫鐵軍教授在書中寫瞭這麼一段話:長久以來,我們在追求工業化和城市化發展主義的道路上奮進,成績矚目,但粗放的數量型增長也帶來許多負麵問題。一方麵是經濟結構失衡,工業、商業和金融資本過剩,經濟發展質量不高;另一方麵是貧富差距擴大、城鄉生態環境惡化、食品安全風險加大,更容易遭受國際波動的影響。而解決這一係列的問題,似乎有一個共同的抓手,這就是振興鄉村,發展生態農業,讓我們重新重視占中國土地麵積70%以上的鄉村地區。 生態化是人類文明的齣路,也是農業走齣睏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評分農業3.0和4.0的定義說白瞭不就是美麗鄉村和直播帶貨麼,還整得這麼高端,說實話,農業4.0真談不上,最多3.5,現在的互聯網農業遠沒有開發齣互聯網時代的真正意義,就是比親身青山綠水多瞭一層網絡展示而已。
評分四句話 中國農業不適閤規模化,是東亞小農。 中國農業祖傳是生態可持續的, 要體現價值要挖掘資源 要生態,可持續。
評分幾個案例講的還行,入門類讀物。標題過於宏大瞭,農業的本質不是“人定勝天”
從農業1.0到農業4.0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