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振聋发聩的书。核心问题是要回答:为什么科学革命发生在西方而不是中国?关于这个问题,前人的回答大都局限于“西方中心论”。文一教授这本书用硬核的文献资料和逻辑推理作支撑,跳出文化与制度陷阱,采纳“国家竞争体系”这个框架,论证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不是因为缺乏民主自由、理性思维,而是因为长期处于和平富足的大一统环境,缺乏参与国际军备竞赛、商业竞争的意志和“困而知之”压力。这本书,如醍醐灌顶,一语惊醒梦中人,刷新我们认知的,不只是结论,还有过程,以及如何用逻辑去思考问题的方式。每一个人都应该得到这样的启发与觉悟。
整个2016-2017年我都在看金融史,这段经历对我改变很大。从大学时代开始深植于我内心深处的经济学框架遭遇了前所有未有的挑战,很多朦胧想法不断浮现,看似“离经叛道”,但却似乎和这些年遇见的现实在契合中。印象很深的一个场景是,某个深夜,看亚当·斯密时期(1776年前后)...
评分整个2016-2017年我都在看金融史,这段经历对我改变很大。从大学时代开始深植于我内心深处的经济学框架遭遇了前所有未有的挑战,很多朦胧想法不断浮现,看似“离经叛道”,但却似乎和这些年遇见的现实在契合中。印象很深的一个场景是,某个深夜,看亚当·斯密时期(1776年前后)...
评分读完了文一教授的新作《科学革命的密码》,非常震憾和兴奋。我个人认为:这是大历史研究的一个顶尖之作,与汤因比《历史研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贾雷德·戴蒙德的《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等属同一类历史著作,也属同一水准。即使在这一类大历史研...
评分读完了文一教授的新作《科学革命的密码》,非常震憾和兴奋。我个人认为:这是大历史研究的一个顶尖之作,与汤因比《历史研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贾雷德·戴蒙德的《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等属同一类历史著作,也属同一水准。即使在这一类大历史研...
感觉是为了解构“西方中心论”而解构的,毕竟这种解构在当下的语境里一定是更受某种认可的。其实观点不新,同样关注科技史,还是更喜欢张笑宇的《技术与文明》
评分第二部
评分历史上,科技革命内在充满血腥和暴力,其爆发式推动力量来源于战争和军备竞赛。近代欧洲国家竞争就是社会动力学演化的实例。现在,社会需求才能推动科技发展,要与西方充分竞争
评分深受启发。
评分深受启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