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其姿,巴黎高等社會科學研究院歷史研究所博士,現任中研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臺大歷史係兼任教授。她的研究興趣主要是中國近世社會文化史,曾發錶論文多篇載於國內外學術期刊及論文集裡;亦曾編譯《年鑑史學論文集》(1989)一書,及翻譯史學論文多篇。
善會及善堂是明清社會的新現象,它們不屬宗教團體,也不屬某一傢族,而是由地方士紳商人等集資、管理的長期慈善機構。這些慈善組織興於十六世紀末期的明代,盛行於清代,甚至民初仍有不少傳統善堂仍在運作,本書研究重點則在十九世紀中期以前的歷史。它們遍布全國,由清代各方誌看來,幾乎全國各省均有,是清代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其重要性及社會意義是不容忽視的。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社會新現象,其中滲透瞭複雜而具體的文化因素,我們必須全麵地瞭解此現象,不但從客觀的社會經濟角度去探索善堂的成因,也要從施善者的主觀角度去分析善堂的功能與性質,從而深入瞭解明清時代的社會文化。因此本書所要探討的問題之一,就是透過民間慈善組織發展的歷史,看社會經濟改變與價值改變的關係;另一課題是公共範圍的問題,並探討中國有無「福利國傢」的傳統。
本書除追溯明清慈善組織的淵源,描述其組織型態、主要活動外,並探索這個新歷史現象與明清社會經濟及思想發展的關係。希望為明清社會描繪一幅較活潑的關係,糾正一般人對中國傳統社會的刻闆概念。
發表於2025-02-05
施善與教化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中國古代人做慈善還是跟傳統有關係,不完全是經濟利益上的一種施予,不過現在這種情況已經很少瞭,畢竟我們進入瞭新時代,不過很多時候我們的思維無法擺脫過去古代的習慣,這點極其有意思和值得探討。 這本書有一種一望幾百年的感覺,古代的真實情況真是讓人五味陳雜,人生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最近因為一友人寫瞭篇這書的書評,引起我拿起這書的興趣。翻開夾在書中的小票,書竟然是2013年於北京萬聖書店購入,一放在書架便是5年。感謝那位朋友讓我想起這書,該篇評論見: [https://zhuanlan.zhihu.com/p/31345074] - 好,這一次的閱讀經驗,不算非常理想。或許是因為...
圖書標籤: 慈善 社會史 海外中國研究 教化 明清史 社會和文化史 近現代史 社會學
二十年後還是覺得儒生化十分有啓發啊
評分二十年後還是覺得儒生化十分有啓發啊
評分二十年後還是覺得儒生化十分有啓發啊
評分????
評分佩服
施善與教化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