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靜蓉,暨南大學中文係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內記憶研究領域中富有代錶性的學者,研究興趣為文化記憶與數字記憶、西方文論與文化研究、比較詩學。著有《抵達生命的底色—老照片現象研究》《懷舊:永恒的文化鄉愁》《文化記憶與身份認同》,主編《記憶》《記憶的十張麵孔》等。
文化記憶研究領域的一部原創力作,趙靜蓉教授的新著,就國傢記憶的生成機製與經典建構、數字時代國傢記憶的危機和未來進行瞭深入探討。
在數字時代,我們如何以及為什麼要記憶?是什麼形塑、建構和控製瞭我們的記憶?媒介的變化,尤其是新媒體技術(網絡、微博、微信等)的齣現,多大程度上改變瞭記憶的形態以及記憶與權力的關係、記憶的儲存和傳播方式?這些是或將是當前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尤其是曆史研究和文化研究的熱點話題。
記憶的主體是每一個鮮活的個體,但國傢通過“自上而下”及“自下而上”的種種方式引導和塑造著個體記憶,從區域、情感、社會、道德等各個方麵影響著個體記憶,從而構成瞭個體記憶的“結構或框架”,並最終形成瞭在文化上具有同質性、在政治上具有統一性、在情感倫理上具有同一性的國傢記憶。
--
從一係列社會和文化現象來看,“國傢記憶”已經慢慢地變成瞭國人日常社會生活中的一個高頻詞和焦點詞。
作為記憶的主體,國傢是集體性的主體,是象徵性的主體,是功能性的主體。集體性在於記憶的結構和框架,象徵性在於記憶的精神和意識形態意義,功能性在於承載形塑和傳承記憶的職能。
在數字時代,國傢記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它麵臨的危機或問題同樣彰明較著。
發表於2024-11-22
國傢記憶與文化錶徵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標籤:
國傢記憶與文化錶徵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