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图书馆藏国立中央研究院史料丛编(全九册)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国家图书馆藏国立中央研究院史料丛编(全九册)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国家图书馆藏国立中央研究院史料丛编(全九册)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著者简介

本书收录国立中央研究院各年度报告、职员录、院士录、章程,以及下属各研究所工作报告、年报,包括《国立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三十一年度工作报告》《国立中央研究院组织法及筹备经过》《国立中央研究院院士录》《国立中央研究院十九年度总报告》《国立中央研究院首届评议会第一次报告》等,共50余种。


国家图书馆藏国立中央研究院史料丛编(全九册) 电子书 图书目录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2-25

国家图书馆藏国立中央研究院史料丛编(全九册)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国家图书馆藏国立中央研究院史料丛编(全九册)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国家图书馆藏国立中央研究院史料丛编(全九册)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喜欢 国家图书馆藏国立中央研究院史料丛编(全九册) 电子书 的读者还喜欢


国家图书馆藏国立中央研究院史料丛编(全九册) 电子书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出版者: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作者:刘桂云、孙成蕊 选编
出品人:
页数:5400
译者:
出版时间:2008-09
价格:4,500.00
装帧:精
isbn号码:9787501337699
丛书系列:民国文献资料丛编

图书标签: 近代史  历史  Z8目录文摘索引合集  近现代  工具书  学术史  史料  G文科教体   


国家图书馆藏国立中央研究院史料丛编(全九册)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描述

第一冊

國立中央研究院章程 民國間鉛印本

國立中央研究院組織法及籌備經過 民國間鉛印本

國立中央研究院概況:民國十七年六月至三十七年六月

南京,國立中央研究院,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鉛印本

國立中央研究院十七年度總報告(上)

國立中央研究院文書處 編

南京,國立中央研究院總辦事處, 民國十七年(1928)鉛印本

第二冊

國立中央研究院十七年度總報告(下)

國立中央研究院文書處 編

南京,國立中央研究院總辦事處, 民國十七年(1928)鉛印本

國立中央研究院十八年度總報告

國立中央研究院文書處 編

南京,國立中央研究院總辦事處,民國十八年(1929)鉛印本

第三冊

國立中央研究院十九年度總報告

國立中央研究院文書處 編

南京,國立中央研究院總辦事處,民國十九年(1930)鉛印本

第四冊

國立中央研究院二十年度總報告

國立中央研究院文書處 編

南京,國立中央研究院總辦事處,民國二十年(1931)鉛印本

第五冊

國立中央研究院二十一年度總報告

國立中央研究院文書處 編

南京,國立中央研究院總辦事處,民國二十一年(1932)鉛印本

國立中央研究院二十二年度總報告

國立中央研究院文書處 編

南京,國立中央研究院總辦事處,民國二十二年(1933)鉛印本

第六冊

國立中央研究院二十三年度總報告

國立中央研究院文書處 編

南京,國立中央研究院總辦事處,民國二十三年(1934)鉛印本

國立中央研究院二十四年度總報告

國立中央研究院文書處 編

南京,國立中央研究院總辦事處,民國二十四年(1935)鉛印本

國立中央研究院二十六——二十八年度總報告

國立中央研究院文書處 編

南京,國立中央研究院總辦事處,民國二十八年(1939)鉛印本

國立中央研究院工作報告:民國二十四年十一月

國立中央研究院 編

民國二十四年(1935)鉛印本

國立中央研究院工作報告:民國三十年十月

國立中央研究院 編

民國三十年(1941)油印本

國立中央研究院工作報告:民國三十一年十月

國立中央研究院 編

民國三十一年(1942)油印本

國立中央研究院工作報告:民國三十二年九月

國立中央研究院 編

民國三十二年(1943)油印本

國立中央研究院工作報告:民國三十三年

國立中央研究院 編

民國三十三年(1944)油印本

第七冊

國立中央研究院工作報告:民國三十四年

國立中央研究院 編

民國三十四年(1945)油印本

國立中央研究院工作報告:民國三十五年二月

國立中央研究院 編

民國三十五年(1946)鉛印本

國立中央研究院工作報告:民國三十六年二月

國立中央研究院 編

民國三十六年(1947)鉛印本

國立中央研究院三十一年度工作考察總評報告(中央氣象局附後)

民國三十一年(1942)油印本

國立中央研究院三十三年度工作成績考察報告

民國三十三年(1944)油印本

國立中央研究院首屆評議會第一次報告:民國二十六年四月

國立中央研究院文書處 編

南京,國立中央研究院總辦事處,民國二十六年(1937)鉛印本

國立中央研究院首屆評議會第二次報告:民國二十七年五月

國立中央研究院文書處 編

南京,國立中央研究院總辦事處,民國二十七年(1938)鉛印本

國立中央研究院院士錄:第一輯

民國三十七年(1948)鉛印本

國立中央研究院院職員錄:民國十八年度

民國十八年(1929)鉛印本

國立中央研究院院職員錄:民國二十一年度

民國二十一年(1932)鉛印本

國立中央研究院院職員錄:民國二十二年度

民國二十二年(1933)鉛印本

國立中央研究院院職員錄:民國二十三年度

民國二十三年(1934)鉛印本

第八冊

國立中央研究院院職員錄:民國二十四年度

民國二十四年(1935)鉛印本

國立中央研究院院職員錄:民國三十六年二月

民國二十六年(1937)鉛印本

國立中央研究院第二屆評議員候選人參考名單

民國間鉛印本

國立中央研究院人員錄三十七年度

民國三十七年(1948)鉛印本

國立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概括:民國十八年八月

民國十八年(1929)鉛印本

國立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概括:民國二十年五月

民國二十年(1931)鉛印本

國立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概括:民國二十四年三月

民國二十四年(1935)鉛印本

國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二十一年度總報告

民國二十一年(1932)鉛印本

國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二十二年度總報告

民國二十二年(1933)鉛印本

國立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所二十三年度報告

民國二十三年(1934)鉛印本

國立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所二十四年度報告

民國二十四年(1935)鉛印本

國立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所二十九年度報告

民國二十九年(1940)油印本

國立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所三十一年度報告

民國三十一年(1942)油印本

國立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民國三十一年度事業計畫

民國三十一年(1942)油印本

國立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年報(第一號)

國立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 編

民國三十七年(1948)鉛印本

國立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年報(第二號)

國立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 編

民國三十八年(1949)鉛印本

國立中央研究院首屆評議會第五次年會化學研究所報告:民國二十九年度

民國二十九年(1940)油印本

國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二十年度總報告

民國二十年(1931)油印本

國立中央研究院院務月報:第一卷第一期

民國十八年(1929)七月鉛印本

第九冊

國立中央研究院院務月報:第一卷第四、五、六、八、十期 第二卷第六、九期

民國間鉛印本

國立中央研究院博物院籌備處概況:民國三十一年二月

民國三十一年(1942)鉛印本

前 言

中央研究院是民国南京政府时期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于一体的国家最高学术研究机关。1927年5月,由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议决成立筹备处,推蔡元培、李石曾、张静江等为筹备委员,初隶属于大学院,1928年4月,成为独立的学术研究机构,由国民政府特任蔡元培为院长。同年6月正式成立。

中央研究院的成立是中国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结束了中国没有国家科学院的历史,标志着中国现代有系统的科学研究事业的开端。该院自1928年6月成立至1949年初史语所、数学所等少数机构迁往台湾,在大陆存续发展20年,大致经历了3个时期:

抗战前9年为创建发展时期。中央研究院建院之初,仅有理化实业、心理、地质调查、社会科学和观象台等少数几个研究机构,至1935年,先后在南京、上海等地设立地质、天文、气象、社会科学、物理、化学、工程、历史语言、心理和动植物等10个研究所,研究人员、图书数据和仪器设备不断充实,各项学术事业日形进展,成就显著。1935年,设立评议会,发挥指导、联络和奖励学术研究的职能。这一时期是中央研究院在大陆发展最快、最为顺利的时期。

抗战8年为曲折发展时期。抗战军兴,中央研究院正在发展的各项学术事业被迫中断,研究人员艰难跋涉,辗转西迁,总办事处和研究所分散于重庆、昆明和桂林等地,研究经费和人员大幅裁减,仪器、设备和数据匮乏。研究人员在此艰难困苦中坚持研究,促进了西南后方学术研究的发展,为抗战作出了贡献。1940年3月,院长蔡元培逝世于香港,评议会选举朱家骅、翁文灏、胡适3人为院长候选人,最终由国民政府任命朱家骅为代理院长。抗战后期,随着国内外形势好转,研究环境有所改善,中央研究院着手筹备数学、医学和体质人类学研究所,并将原动植物研究所分立为植物、动物两个研究所。1945年1月,又依据新修订的组织法,将社会科学、工程、心理三研究所分别改称为社会、工学和心理学研究所。

战后3年多为复员终结时期。抗战胜利后,中央研究院接收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北平人文科学研究所等日伪研究机构。总办事处和各研究所陆续复员东还于南京、上海两地,筹备中的体质人类研究所因经费不充,人才难觅而中止,人员器材并入历史语言研究所。数学研究所于1947年在上海正式成立,医学研究所则因所聘研究人员多未到职而继续筹备,又在九华山兴建数理化研究基地,拟将数学、物理、化学3所集中于南京。1948年,中央研究院举行院士选举,召开院士会议,完成国家学院体制建设,扩充研究人员,诸多研究工作正待实行。然而,随着内战愈演愈烈,国民党在军事上节节败退,淮海鏖兵,中央研究院着手南迁。1948年底,历史语言研究所和数学研究所迁往台湾,其它未能撤走的研究机构在南京、上海解放后,先后被军管会接管,中央研究院在大陆的命运至此终结。

在民国内忧外患频仍政局动荡的社会背景下,中央研究院集中了当时中国许多一流学者。他们披荆斩棘、筚路蓝缕,在现代科学的诸多领域进行了艰辛探索和开拓,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学术成就,推动了国家学术事业的发展。

在自然科学领域,地质研究所对长江中下游苏、皖、浙、赣和南岭山脉地层、构造和矿产进行了奠基性的调查研究。如考察中国东部火山岩及海岸变迁,研究宁镇山脉构造和地史,发现庐山及中国南部第四纪冰川,并创立了地质力学等理论。动、植物研究所在桂、黔、滇、赣、皖、闽及渤海、黄海和南海东沙等地采集大量动植物标本。动物研究所初期主要进行动物分类学研究,后着重于鱼类生物学、昆虫学、寄生虫学、原生动物学和实验动物学研究。植物研究所主要从事高等植物分类学、藻类学、真菌学、森林学、植物生理学、植物形态学、植物病理学和细胞遗传学等研究。工学研究所侧重于钢铁、陶瓷、玻璃、棉纺织品的制造和研究,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抗战期间,工学研究所应战时之需,研制弹簧钢、特殊玻璃仪器、光学玻璃和内燃机等,服务于抗战。物理研究所主要从事电学、磁学和光学研究,制造教学仪器。化学研究所主要从事分子光谱、性激素、中药化学成分、化学玻璃性质及平阳矾矿、海州磷矿等研究。气象研究所在气候预报、气候学、地震观测及地磁测量研究等方面多所建树。天文研究所先后建立紫金山和凤凰山两个天文台,观测变星、彗星、太阳黑子及日食等天体方位和形态,从事理论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研究,编纂国历摘要及国民历,编算天文年历。心理学研究所主要从事人脑、动物神经生理、工业心理和胚胎行为发展研究。数学研究所在数论、抽象代数、级数论、微分几何学、拓扑学和数理统计研究上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医学研究所筹备处主要从事神经肌肉系统、橘霉素之抗异生素、营养及酵素化学研究。

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历史语言研究所分历史、语言、考古和民族学四组。历史学组主要从事上古史、中古史和近代史研究,致力于史料编订与整理,如明清内阁档案的编刊、居延汉简的整理和明实录的校勘,以及文籍校订和金石研究等。语言学组以汉藏语言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汉语方言的调查与整理、汉语史、汉藏语言比较研究。考古学组进行了安阳殷墟、豫北周墓、山东城子崖、敦煌汉唐遗址、遗迹等发掘与研究,阐明了龙山文化地位,整理殷墟出土的甲骨、铜器及陶器,在殷历、祀典、工艺等项研究方面皆有创获。民族学组对东北赫哲族、西南苗、傜、高山、羌、戎等民族进行文化、体质及人种分类调查与研究。社会研究所初设法制、经济、民族、社会四组,社会调查所并入后,主要从事经济史、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国际贸易、银行、金融、财政、人口、统计、行政和社会史研究,抗战时期在战时经济、战时损失、沦陷区经济及国民收入的调查与研究方面多所作为。

作为国家最高学术研究机关,中央研究院在从事科学研究的同时,设立评议会,担负起指导、联络、奖励国内学术研究,促进国内外学术合作与互助的任务。该会还履行决定中央研究院学术研究方针;选举院长;受国民政府委托,从事专项学术研究;受考试院委托审查考试及任用人员著作或发明等。评议会历经三届,由当然评议员和聘任评议员组成,集中了院内外众多杰出学者,具有学术上的权威性和代表性上的广泛性。通过召开年会,议决和执行相关议案,行使其职能,其历年重要议案,如首届评议会第一次年会丁文江提出的“促进学术之研究与互助案”,胡先骕提出的“提议呈请政府指拨专款设立国家科学研究补助金案”,第三次年会胡适提出的“调查国内学术研究工作之进一步办法案”,第四次年会提出的“西南各省本院应置永久之研究机关以求文化之平均发展而利内地之开发案”。第二届评议会第二次年会提出的“请本会拟具国家对于科学研究之整个方案送请政府采纳施行案”等。尽管因局势动荡和牵扯部门太多,这些议案并没有全部落实,但是作为国家学术中枢,评议会在决定中央研究院及国家学术研究方针政策,促进国内外学术研究合作与交流等方面仍发挥了重要作用。

评议会的成立和运作,为中央研究院举行院士选举,最终完成国家学院体制建设奠定了基础。抗战胜利后,随着中央研究院等学术文化机关复员东还,中国学术研究呈现出复兴的迹象,1946年第二届评议会第三次年会决定选举院士以健全国家学术体制,经第四次年会确定150人候选人名单,最终由第五次年会选举出81名院士。院士选举及第一次院士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央研究院国家学院体制的最终完成,开中国科学体制实行院士制度的先河,在中国科学史和学术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此次院士选举所坚持的以学术造诣为选举标准和学术独立的原则,树立了学术公正的典范。

此外,中央研究院还与国内其它学术研究机构开展海洋学、地质学、考古学等联合调查和研究;设立国际出版品交换处,办理国际出版品交换事务;筹备中央博物院;参加国际天文、气象观测;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学术组织,派遣学者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出国讲学和留学,这些均促进了中国科学的发展和中外学术合作与交流。

中央研究院集中了当时中国一大批职业科学家,又是培养高层次学术研究人才的摇篮。院长由国民政府特任,综理全院行政事宜。首任院长蔡元培,在政学两界均有崇高威望,创建中央研究院,倡导学院自由,功勋卓著;代理院长朱家骅,学者从政,以政治权势维护、推动中央研究院发展。总干事受院长指导执行全院行政事宜,历任总干事杨铨、丁文江、朱家骅、任鸿隽、傅斯年、叶企孙、李书华、萨本栋皆民国学术精英和学术行政干才。研究所设所长1人,由院长聘请专任研究员担任,如李四光、竺可桢、余青松、吴学周、罗宗洛、傅斯年、陶孟和、汪敬熙、赵九章、张钰哲、王家楫、周仁、姜立夫等,皆顶尖学者,在国内学术界享有盛誉。中央研究院又以兼任研究员、通讯研究员等名义,聘请国内外学者加入,国内学者如苏步青、吴大猷、周培源、曾昭抡、吴宪、童第周、贝时璋、钱崇树、胡先骕、凌鸿勋、胡适、梁思成等,国外学者如葛利普、德日进、钢和泰、高本汉、伯希和、李约瑟等,他们的加盟增进了中央研究院与国内外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扩大和提升了中央研究院的国际学术影响和地位。

中央研究院评议会和院士会更集中了全国学术菁华。评议会除中央研究院院长、总干事和各所所长为当然评议员外,经选举由政府聘任的院内外学者为聘任评议员,如翁文灏、侯德榜、茅以升、秉志、陈垣、赵元任、李济、陈寅恪等,他们参与中央研究院和国家学术研究方针、政策的制定。院士是国家最高学术荣誉,院士构成中央研究院主体。1948年院士选举后,院士会和评议会职能各有分工和侧重,院士和评议员互有交叉,院士职权主要在国家学术层面,而评议会多在中央研究院层面。

总之,中央研究院聚集了民国时期的诸多杰出学者,他们以不同的身份,在中央研究院和国家学术事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国家学术事业发展作贡献。

中央研究院又是培养高层次学术研究人才的摇篮,中国现代许多学者曾在此接受过学术训练,他们大多毕业于国内著名大学,在中央研究院任助理员或助理研究员,后出国留学,并最终成长为各个学科的杰出人才,中央研究院的学术训练成为他们攀登学术高峰的加油站,如朱树屏、张香桐、叶笃正、顾震潮、毛汉礼、刘健康、吴汝康、吴文俊、吴健雄、张滂、陶诗言、丁声树、严中平、郭晓岚、张熙、蔡金涛等人。

1949年后,中央研究院留在大陆的研究机构和人员,成为新中国科学研究的主力军。1950年,中国科学院正副院长5人,院长郭沫若、副院长李四光、陶孟和、竺可桢、吴有训皆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的其它21个研究机构也大多以中央研究院研究人员为骨干力量,如赵九章任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吴学周任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周仁任工学实验馆馆长、王家楫任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长,其它研究人员更是不胜枚举,他们中的许多人后来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学部委员)。

迁到台湾的历史语言研究所、数学研究所在艰难中维持,并力图恢复,后在台北南港建立院址。1957年,“中央研究院”召开第二次院士会议,在台湾、北美的10余名院士参加会议。次年第三次院士会议选举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等14人为院士,恢复了在大陆建立的院士制度。时至今日,迁台的“中央研究院”,经过近60年发展,在历任院长朱家骅、胡适、王世杰、钱思亮、吴大猷、李远哲、翁启惠领导和研究人员努力下,已建立了物理、化学、数学、地球科学、生物化学、历史语言、民族学、近代史等31个研究单位,有院士231人。

中央研究院在大陆的20年曲折发展,是民国时期中国科学艰难奋进的缩影。

全面系统地研究中央研究院各研究机构及国家学术体制沿革发展的历史轨迹,总结各门学科取得的学术成就,探讨学术大师们的学术思想和贡献,缅怀他们学术救国的爱国情怀和坚持学术公正的高尚操守,不仅对于深化民国科学史、学术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且能为今天海峡两岸的科学研究提供诸多有益启示和借鉴。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涉足中央研究院研究,有关傅斯年、陈寅恪等学者学术思想和成就、院士选举、院士会议及评议会成立与运作等专题的论文相继发表,但因史料搜集困难,有些论文研究不够深入,中央研究院的许多方面尚无人涉及,全面深入的研究论著还没有问世。这一研究状况与中央研究院在民国科学史、学术史上的地位极不相称。

中央研究院史料大致分两类:一类是档案数据,绝大多数收藏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有3000余卷,原历史语言研究所档案馆则收藏于台北中央研究院。二是中央研究院在大陆时期的各种出版物,又分三种,一是各研究所出版的专业期刊,有专刊、集刊、丛刊、定期刊等。专刊(Monograph)对专门问题有透彻研究而自成体系;集刊(Memoir或Scientific Papers)、丛刊(Contributions from为单独或多篇印行的研究报告或论文;定期刊(Bulletin)又分年刊(Annual Bulletin)、季刊(Quarterly Bulletin)、月刊(Monthly)和周刊(Weekly Bulletin)。二为普通刊物,有总报告和院务月报,总报告(Annual Report)每年一册,主要为各部门年度报告、院务会议记录等;院务月报(Monthly Bulletin of Academia Sinica),每月一册,记载各所所务、来往公牍等。此外,单独出版的专著,称为单刊。

为了推动中央研究院的深入研究,促进海峡两岸共同总结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北京图书馆出版社拟以馆藏数据为主,采取原件影印方式,陆续出版中央研究院相关史料,作为《民国文献资料丛编》一种,第一批影印出版的史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章程、法规等,主要包括中央研究院章程和国立中央研究院组织法及筹备经过。

第二部分为中央研究院及各研究机构概况,有国立中央研究院十七—三十七年度概况、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十八、二十、二十四年度概况、国立中央研究院博物院筹备处三十一年度概况等。

第三部分为中央研究院年度总报告、工作报告、院务月报、工作考察总评报告、首届评议会报告、研究所总报告和年报。

第四部分为各类人员名录,有职员录,院士录、第二届评议员候选人参考名单等。

我们相信随着更多资料的影印出版,中央研究院研究将会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和参与,相关研究也将更加全面和深入。

周 雷 鸣

2008年7月于南京

国家图书馆藏国立中央研究院史料丛编(全九册)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国家图书馆藏国立中央研究院史料丛编(全九册)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国家图书馆藏国立中央研究院史料丛编(全九册) 2024 pdf epub mobi 用户评价

评分

中研院人员组织架构章程各种全在里面了。

评分

中研院人员组织架构章程各种全在里面了。

评分

中研院人员组织架构章程各种全在里面了。

评分

中研院人员组织架构章程各种全在里面了。

评分

中研院人员组织架构章程各种全在里面了。

国家图书馆藏国立中央研究院史料丛编(全九册)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