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曼·黑塞(1877-1962),德国作家,诗人。出生在德国,1919年迁居瑞士,1923年46岁入瑞士籍。黑塞一生曾获多种文学荣誉,比较重要的有:冯泰纳奖、诺贝尔奖、歌德奖。爱好音乐与绘画,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每部作品都探索个人对真诚性、自我认知和灵性追求。主要作品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东方之旅》《玻璃球游戏》等。
故事发生在一战刚结束时,世界尚且留存着混乱的秩序,人们的内心惶惑不安,不知该如何与自由相处。克林索尔,这位在光阴流转中努力把握生命意义的画家,借由黑塞之手,成为了求索者的化身。在这个由战争撕扯然后被重重抛下的世界,克林索尔与他的朋友们——中国古代诗人李白、杜甫等人,以及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伙伴,一起寻找内心的安宁,并试图通过艺术来解答生活的疑问。
透过这本书,我们不仅能见证赫尔曼·黑塞对生命、艺术和自由的探索,更能看到他如何用一部中篇小说,将个人经历与时代洪流融为一体,展现独特视角下的精神世界。
曾听过一个脱口秀演员说,她常常在碰到天灾人祸或者痛苦尴尬的时刻,内心有一个声音说:快,这个可以做段子!这么糟糕的事情说出来肯定能响! 我时常觉得表达者就像夜莺,要将玫瑰的刺顶进自己心房,以心脏泵出的血液供养,且用尽全力在失魂的孤月下高声歌唱,才能把不成章法的...
评分文前建议:阅读张佩芬译本 [黑塞文集(全10卷)] 阅读是比较个人化的体验,读书如果说有目的,那么我是希望在书中能够寻找到共鸣或启发。而黑塞给我更多的是共鸣,对生的迷茫、少年的彷徨、灵与肉的矛盾...... 在我阅读了多本黑塞的作品后,我总认为黑塞是一个十分率直的写作者...
评分 评分 评分. 那儿,矛盾对立寂灭之处,即是涅槃。挚爱的渴望之星,依然向我灼灼燃烧。(黑塞) ~~~ 《克林索尔的最后夏天》 作者:赫尔曼·黑塞 出品方: 果麦文化 . 我们的夏天刚刚开始,我们的夏天仿佛结束。 . 黑塞写下这本小书时,自克林索尔的夏日闪耀,已经过去十年。 在1929年夏日即...
还好
评分喜欢黑塞的文字,他用细腻的文字记录了别样的夏天。
评分总是会被黑塞的文字所吸引,在这样一个夏天,一个告别的夏天,充满了光芒,诱惑与魅力。
评分总是会被黑塞的文字所吸引,在这样一个夏天,一个告别的夏天,充满了光芒,诱惑与魅力。
评分黑塞——李白,要我具体解释形而上究竟是什么意思,我也说不出个三四,但显然这个多用于哲学范畴的词汇,反而被黑塞用以去深究李太白与他的朋友杜甫。 读的过程中由于文化差异,文风总忽而感到不伦不类,就好似原先读翻译腔的外文名著被颠倒过来一般,倒反天罡,有趣有趣。 前些日子看到说《道德经》被广为翻译成多国语言,被外译版本数量仅次于《圣经》。四书五经、唐诗宋词,随着近年国家强势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各国学文化经典无不叫人与有荣焉。既然是研究李太白,那么不由想到一句话,愿跨过时空送予你: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